朱天純
關(guān)于瑞獸的說法太多了。
一、獅子。中國的獅雕從古代作為壓邪鎮(zhèn)魔的瑞獸、佛教鼎盛時充當(dāng)護法的靈獸,獅子含有兆示祥瑞的內(nèi)涵,被視作賴以寄載生活愿望,蔭庇、致福人們的降福靈獸。
二、犼,也稱吼。我們見到的犼,最多的是安坐在華表上面的瑞獸,就是吼。而我在京城看到的立體的犼,是在西黃寺。又名望天犼,傳說是龍王的兒子,有守望習(xí)慣。華表柱頂之蹬龍(即朝天犼)對天咆哮,被視為上傳天意,下達民情。傳說中龍生九子之一。
望天犼是上古時代漢族神話傳說中的一種神獸。根據(jù)中國古代見之于史冊的各種漢族神話故事和流傳于民間大量傳說及歷史文獻記載還原考古的出土文物證實。由于它生性兇猛,四肢強健有力,弓腰挺臀、威武軒昂,前腿直立,后腿左右分開蹲坐,昂首怒吼、有隨時騰躍奮起之勢,全身透著一股震撼人心之豪氣和霸氣。
《偃曝馀談》有載:東海有獸名犼,形如兔,兩耳尖長,僅長尺余。獅畏之,蓋吼溺著體即腐。
三、饕餮?;捐偳对诟鞣N青銅器皿的支腿上方。饕餮是一種存在于傳說、想象中的神秘怪獸。古書《山海經(jīng)》介紹其特點是:其狀如羊身人面,其目在腋下,虎齒人爪,其音如嬰兒。饕餮性好食,故立于鼎蓋。又說,貪食曰饕,故美食家俗稱“老饕”;貪財曰餮。在世上代表人性中的貪欲。
周鼎上的紋飾主要由饕餮紋和云紋所組成,云紋環(huán)繞其周圍。顯然,饕餮神獸在天上,從云層里探出頭,俯看人間。它的身體則藏在云里。不知是否有蛇身或龍身,但是如果在饕餮腦袋后面續(xù)上龍身,那就與后來的標(biāo)準(zhǔn)龍相差不遠(yuǎn)了。
四、神特。嚴(yán)謹(jǐn)講叫特,就是人們所說的四不像。在京城我只在兩地見過,一是白云觀,一是東岳廟。騾身、驢面、馬耳、牛蹄,因此,人稱“四不象”。傳說是一種神獸,具有奇特的功能,據(jù)說人哪兒不舒服,只要先摸摸自己,然后再摸摸它的相同部位,亦可治病。但是嚴(yán)謹(jǐn)一點講,似乎和文中其他的瑞獸還是有區(qū)別的。
因為以上四種瑞獸外形各異,基本被大家所認(rèn)同,所以不多作介紹。而我們熟知的,麒麟、獬豸、貔貅,因為流傳甚廣反而異體叢生,再加上本來就是來自人們的臆想傳說,相同的地方可能有文字記載,而不同的部位,也不能斷定誰是、誰不是。下面,我將我在京城所拍攝的其他幾種瑞獸,排列在這里,請相關(guān)學(xué)者、老師給予指導(dǎo)。同時也為喜歡這類題材的朋友,拋磚引玉,共求甚解。(注:本文部分文字來自百度百科。)
(編輯·宋冰華)
ice7051@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