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濤
2018年上半年北京市寬帶提速成效顯著,多項指標位居全國前列。近日,市經信委網站公布了由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編制的《2018年北京市寬帶發(fā)展情況報告》(上半年)。報告顯示,2018年上半年,北京市50 M及以上固定寬帶用戶占比約為80%,較2017年提升9%。不僅如此,本市100 M及以上帶寬用戶占比約為62%,較2017年提升11%。
這份報告是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根據北京聯(lián)通、北京電信、北京移動、北京歌華有線、北京鵬博士和北京方正寬帶六家運營商共計9 000余名家庭智能終端用戶實際測速數(shù)據分析得出的。
接入速度方面,2018年上半年,北京聯(lián)通、北京移動和北京電信三大運營商的平均寬帶接入速率為80.02 Mbps,居全國第4名;北京市六家運營商測速用戶的固定寬帶平均接入速率為89.28 Mbps,較2017年提升24.47%。
從細分的三個指標來看:2018年上半年,北京市三大運營商的平均首屏呈現(xiàn)時間(也就是瀏覽器顯示第一屏頁面所消耗的時間)為1.11秒,居全國第1名;北京市六家運營商測速用戶的平均網頁首屏呈現(xiàn)時間為1.14秒,較2017年減少了0.24秒。三大運營商的平均視頻下載速率50.79 Mbps,居全國第2名;北京市六家運營商測速用戶的平均視頻下載速率為50.95 Mbps,較2017年提高9.83%。三大運營商的平均文件下載速率為67.91 Mbps,居全國第7名,與2017年全國排名持平;六家運營商測速用戶的平均文件下載速率為76.42 Mbps,較2017年提高28.89%。
帶寬提升了這么多,為什么一些市民家中網速仍然上不去?這份報告披露,測速過程中發(fā)現(xiàn),一些200 M帶寬用戶的平均寬帶接入速率實測數(shù)據僅僅為百兆左右,甚至遠小于百兆速率。經核查發(fā)現(xiàn),家庭光貓、網線質量、網線與電話線共用等問題都會影響上網速率。如果家庭光貓是百兆網口,那么用戶的平均寬帶接入速率肯定超不過百兆。若網線質量不過關或老化嚴重,也會導致數(shù)據傳輸速率下降。此外,普通網線內含8條芯線,如果用戶的電話線占用其中2條芯線,也會一定程度上降低數(shù)據傳輸速率。
對于WiFi信號時好時壞的情況,報告也給出解釋,傳輸距離與障礙物的增加,都會使WiFi信號出現(xiàn)嚴重衰減,從而導致用戶上網體驗變差。實測發(fā)現(xiàn),當用戶的家庭智能路由器(或光貓)放在客廳,但用戶在其他房間上網時,WiFi的接入速率甚至可以衰減到10%~20%。此外,若同一時段存在多個用戶接入家庭WiFi上網,也可能會出現(xiàn)上網擁塞現(xiàn)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