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藝潼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我們學會欺騙生活了。在信息越來越多,選擇也越來越多的當下,許多人卻更加迷茫。那些舊時代的風骨——陳忠實《白鹿原》的堅守、張愛玲的傲人與清冷、葉嘉瑩對詩詞的熱忱……被匆匆擱置,我們陷入了一個怪圈中。
顧城說:“一個徹底誠實的人是從不面對選擇的”。這種誠實,是忠于自己,忠于一份最開始的澄凈。我感受過很多這樣的澄凈,在《月亮與六便士》克蘭德滿屋子迷人的畫中,在八月長安以萬眾矚目的光華學子的身份堅持寫作的行動中,也在羅曼·羅蘭認清生活真相后保持如初的熱愛中。
我們總是在尋找一種能支撐我們走下去的力量,它能撐住我們去接受生活的所有瑣碎。但真正的力量從來都不是向外尋得的,它在我們的身體里,帶著滿身的靈氣,蓬勃而昂揚。
劉瑜說:“向黑暗深處的你伸出手去”。的確,當我們向內心深處尋找,微光也會隨之照耀內心。我們忽視那些小想法太久了,久到它們已經微微潮濕而發(fā)霉。王小波一輩子忠于內心,敢想敢寫也敢做,最終成為一代了不起的作家,以其豐滿的人格征服了許多讀者的心。所有喜怒、得失,終究是歸于自己的。
先問清自己內心,才能理解自己,理解生活,給黑暗中的自己帶去力量。讓我們在任何情況面前都能相信自己能做到、能做好,不會慌張失措,始終保持一種沉靜,給自己一種站在風口浪尖也能野蠻生長的任性與堅定。
猶記得楊絳先生在《我們仨》中寫出的那份無奈與坦然,這也許就是如何在內心深處尋找力量的最好寫照。她與錢鐘書一生坎坷,經歷大起大落,深諳人世沉浮。外界對于她來說,可能更多的是一種痛苦與折磨,但是她走過來了,憑借的,就是心底那份忠于自己的堅持和對生活的熱愛,她寫“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奔词褂H人都已離世,但總有一份回憶和愛值得我們去細細品味,去把當下的生活點亮。對于我們來說,如何尋得真正的力量,可從她的一生中窺見幾點真諦。
我們應該忠于自己,他人與外界終究只是你的背景音樂而已,而你的故事,從來不需要他人來填充。
若是你還記得自己六歲開始閱讀小故事時,文字的奧妙與單純所帶來的感觸,就不要在大家紛紛選擇理科時,動搖你手中正寫下文科兩字的筆。
自己與生活是密不可分的。加繆曾言,“我最尊崇的一種美德就是永不放棄生活,坦然面對生活的態(tài)度”。這種態(tài)度能讓我們離那份力量更近,也離幸福更近。
真正的力量來自于內心深處。往外張望時,不如先忠于自己且熱愛生活。
那份力量正在不息生長,當你垂下目光,看到心房。
(編輯:關曉星)
人真正的力量來自哪里?我們該如何尋得?文章從我們在現實中遭遇的選擇困境出發(fā),提出中心論點——真正的力量來自于內心深處,我們應忠于自己并熱愛生活。觀點明確,思路清晰,論證層層深入,豐富而恰當好處的引證和例證不僅使得文章思想深刻,且文采斐然,體現了作者較強的寫作功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