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浩文
一、傳統(tǒng)教法重視讀
讀是學習語文的有效方法,在中國有悠久的傳統(tǒng),前人總結(jié)了許多“讀”的寶貴經(jīng)驗:“文選爛,秀才半”;“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做詩也會吟”。古代的學校,誦讀之聲不輟,所以有手肘成胝之說。葉圣陶說:“好的文章要多讀,讀到會背”,“有感情的文章,念幾遍就更容易領會”,“長的文章可以挑出精彩的段落來多讀,讀到能背”。由此,可見讀的重要性。
二、更新教法訓練讀
教學中,有些教師沒有引導學生認真仔細地閱讀課文,沒有引導學生在閱讀中積極活躍地開展思維活動,沒有自覺地、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有時甚至挫傷了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盡管語文是一門基礎課、工具課、專業(yè)課,但又是學生最頭疼、最不樂意學的一門課,這是因為教得不得法,讀得少,講得多,每教一課,總是從作者作品、時代背景、字詞語句、段落層次、主題思想、寫作特點等面面俱到,滔滔不絕,生怕少講一個標點就會誤人子弟似的,就是輕視了讀。如此教法,再生動的課文學生也會覺得索然無味,提不起興趣,不愛學習。因此讀得結(jié)結(jié)巴巴,寫錯別字,出現(xiàn)病句,詞不達意,究其原因,就是讀得少,學法不當,致使學習語文花費時間多,效果不好,效率不高。從心理學和認識的觀點看,“興趣”是學會一切知識、掌握所有技術(shù)的起點,語文教學終究要開展默讀、精讀、有感情地朗讀等多種形式的閱讀訓練。只有讀進去,才會產(chǎn)生興趣,有了興趣,才會愛學,才會著迷,才會產(chǎn)生動力,才會把知識學深學透。
三、指導學生認真讀
朱自清的《春》就很適合讀,從讀中讓學生通過字詞句章的內(nèi)容、結(jié)構(gòu)和寫作方法等掌握語文表情達意的工具作用?!洞骸愤x用了春山、春水、春花、春草、春風、春雨等景物,寫出了春光美媚,表達了作者對春天的喜愛之情。以春花為例,作者寫了春花之繁、花色之美、花果之甜、花間之鬧、花類之廣?!疤覙洹⑿訕?、梨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ɡ飵е鹞?,閉上眼,樹上仿佛已經(jīng)滿是桃兒、杏兒、梨兒!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鬧著,大小的蝴蝶飛來飛去。野花遍地,是雜樣兒,有名字的,沒名字的,散在草叢里像眼睛、像星星,還眨呀眨的?!边@段文字中,作者用動詞“滿”“鬧”“遍”“散”和比喻、擬人、排比等修辭方法,從色、香、味幾個方面,由靜態(tài)到動態(tài)的不同角度去寫,非常生動。只有指導學生多讀、熟讀,直到背誦,才能感受作者生花妙筆表現(xiàn)出來的美妙意境,才能體會江南春天風和日麗、山清水秀、草長鶯飛、百花爭艷的迷人風光。
四、情感中的美可以陶冶情操
情感中的美,既能給人以美的享受,也能陶冶人的情操。但是“恨”的情感也是不可缺少的,在語文教學中有著巨大的作用,這一點往往被人們忽視。例如,在一次教學中,教師問學生這篇文章表達了怎樣的情感,學生都默不作聲。提示說:是“愛”還是“恨”,學生齊聲說“恨”。但隨后就有學生問:“恨”也是情感嗎?教師說:“對,恨不但是情感而且是人類情感的重要部分,不然怎會有愛憎分明?”于是,在教學《范進中舉》時,不僅讓學生知道,范進是封建科舉制度毒害下的無數(shù)知識分子中的一個,他的成功,他的發(fā)瘋,很丑陋,也很可憐,更要讓學生痛恨造成這一人物的根源——封建科舉制度。范進的發(fā)瘋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清醒后的范進,他時來運轉(zhuǎn),得到眾人的簇擁,得到張鄉(xiāng)紳的認可,得到了精神和物質(zhì)上的滿足,這才是荒謬的。
綜上所述,在語文教學中,無論對美的事物的愛還是對丑的事物的恨,都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把愛恨的標準和方法明示給學生,才能使學生和作家作品產(chǎn)生共鳴,培養(yǎng)學生健康向上的情操,使學生具備良好的審美情感體驗。這樣的語文課,就不單是讀、寫了,而是學生如何分辨美丑、善惡的思維和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