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第17期
質感是物體本身的固有屬性。有的物體質感突出,視覺效果強烈,有的則平淡不顯眼。不同質感往往能帶給我們不同的視覺感受。而攝影強調的就是視覺效果。因此,質感很多時候都能被我們加以利用。
很多時候,展現(xiàn)質感的攝影作品都能帶給我們較強烈的視覺沖擊,但如果只是簡單地表現(xiàn)質感,缺少令人聯(lián)想的內涵,則未免流于平淡,畢竟我們不是用攝影來記錄物體表面的圖譜。利用質感來烘托、強化作品的主題,才是藝術作品的本質。
01.泥土的芬芳 景松營 攝
干裂的土地已經沒有生命的氣息,但表面的質地和色彩依然美麗,似乎永遠積蓄著孕育新生命的養(yǎng)分。
02.巖石的質感 唐志勇 攝
巖石飽含滄桑的質感和形狀如沉睡千年的巨人,在慢門拍攝的流云下更像穿越時光來到眼前。
03.外面的世界 陸新生 攝
粗糙、暗淡的艙房外皮,襯托著兒童稚嫩光潔的膚質,更烘托出兒童對窗外世界的憧憬和向往。
04.樹干 黃麗萍 攝
樹干斑駁的質感和扭曲的造型如飽含力量之美的雕塑作品一般,又像充滿想象力的藝術家之手。
05.大地雕刻師 陳剛 攝
泥濘的工地,黃色安全帽格外顯眼,映襯出工人不懼艱難去埋頭苦干開創(chuàng)未來的精神力量。
06.脊梁 龐曉勇 攝
烈日下,勞工沾滿灰塵的裸露背脊顯示著謀生的艱辛,繃緊的肌肉充滿力量則又暗喻著對命運的不屈,令人動容。
2018年第18期
法國思想家伏爾泰提出了“生命在于運動”,成為一句格言。他喜歡散步、跑步、擊劍、騎馬、游泳、爬山、日光浴等運動。直到80歲高齡時,還和朋友一起登山看日出。生命在于運動的內涵是:生命的產生在于運動,運動是生命誕生的前提條件,沒有物質運動就不會有生命的產生;生命的存在在于運動,運動也是生命存在的基礎,要維持生命體存在,也離不開物質運動;生命的發(fā)展在于運動,運動又是生命發(fā)展的動力和源泉??梢哉f,沒有了運動,人就活不下去。當然“生命在于運動”還有豐富的外延,我們就不一一展開。生命離不開運動,攝影中也會接觸到許多與運動相關的場景,本期就有許多這類優(yōu)秀作品。
本期作品中,最值得稱道的是多種多樣的人物在運動中所表現(xiàn)出的投入狀態(tài),所呈現(xiàn)出的歡樂與自信。
01.舞蹈夢想 龐曉勇 攝
沒有直接表現(xiàn)人物運動,側面含蓄地表現(xiàn)了人物對運動的關注,一個轉過身的小朋友成為畫面的視覺中心,很好地表現(xiàn)了少年兒童的精神面貌。
02.驚險一瞬 祝政 攝
民俗活動中驚險刺激的一瞬間,畫面色調淡雅,氣氛突出。
03.用力過猛 曹東 攝
難得的瞬間,也反映出了人物認真投入的狀態(tài),表現(xiàn)出了運動的魅力。
04.一起飛 白斌 攝
逆光使人物、景物都很有立體感,水花在暗背景的襯托下也非常突出,水鳥騰起的一瞬間,很好地展現(xiàn)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快樂,更好地表現(xiàn)了運動之美。
05.露一手 趙建平 攝
詼諧幽默的姿態(tài)惹得眾人發(fā)笑,黑白的方式突出了主體人物,畫面主題突出。
06.晨練時光 朱幸 攝
畫面內容豐富,四個人物,各有各的練法,都投入其中,非常專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