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衛(wèi)東
從2015年開始,美國國內出現(xiàn)了反思和重新審視中國國際地位及其國際作用的大辯論,新一輪“中國威脅論”甚囂塵上,并試圖在國際社會掀起警惕、批評、施壓中國的高潮。本輪“中國威脅論”的喧囂聲,渲染力度明顯比以往更大,涉及的領域更廣,對中國的情緒化反應更強烈,倡導的應對舉措也更具對抗性。這一切都與其自身國內政治動蕩與國際地位的變化密切相關。
特朗普上臺后,美國政府開始在其官方文件中渲染“中國威脅論”,形成一股前所未有的對華施壓的輿論浪潮。究其主要內容:一是認為中國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脫離了其預估的軌道,從而極力鼓吹中國已成為其巨大威脅。二是認為中國在逐步發(fā)展起來之后,開始轉入與美國的制度爭奪戰(zhàn),中國要在國際范圍推廣自身的發(fā)展經驗,以“北京共識”代替“華盛頓共識”。三是宣稱中國正在力圖將不斷提升的綜合國力轉化為國際影響力,開始追求以實力為后盾的稱霸戰(zhàn)略。四是污蔑中國推行的是“國家資本主義”,拒絕開放國內市場。
隨著本輪“中國威脅論”的興起,美國在其對華政策中表現(xiàn)出一些前所未有的特征,對中國的國際形象和國家利益帶來嚴重損害。例如,美國2018年《國防戰(zhàn)略報告》首次認定中國已成為其安全首要關切,這意味著“中國威脅論”已經不僅是其用來影響和塑造國際輿論的說辭,而且成為其制定國際戰(zhàn)略規(guī)劃時的重要依據(jù)。美國一些人將中國共產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提出的未來藍圖設計、所彰顯的“四個自信”置入沖突性框架內予以解讀,判定中國有意“重起爐灶”。在他們眼中,“中國威脅”已從預測性判斷轉變?yōu)椤罢谶M行的現(xiàn)實”。美國一些人還提出一些所謂新穎的概念來解釋中國,比如,宣稱中國利用所謂“銳實力”來影響西方國家國內政治;除了“修昔底德陷阱”,又提出所謂的“金德爾伯格陷阱”。他們還通過對“中國威脅論”的持續(xù)高調渲染來爭取國內輿論的支持。
在本輪“中國威脅論”的聒噪聲中,對中國的指責遍布政治、經濟、軍事、社會等各個領域,理由也是五花八門。但稍加理性分析就會發(fā)現(xiàn),一些人極力渲染的所謂“威脅”是根本站不住腳的。
第一,中國是現(xiàn)行國際體系的參與者、建設者、貢獻者。中國已參加或積極參與了與國際經濟、全球貿易、技術傳播和國際政治有關的所有主要國際制度。中國嚴格遵守國際組織的規(guī)章制度和簽署的條約,堅定維護各類國際協(xié)議的權威性,在氣候變化、伊朗核問題、朝鮮核問題等議題上都充分展現(xiàn)出負責任態(tài)度。中國積極參與現(xiàn)有機制下的國際事務,主張改革和完善現(xiàn)行國際體系,但無意另起爐灶,而是要推動它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fā)展。反觀美國,在冷戰(zhàn)結束以來,一直以世界領袖自居,一直扮演著“全球警察”的角色。在特朗普上臺后,掀起了大規(guī)模的“退群運動”,已經退出了包括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聯(lián)合國人權理事會、巴黎氣候變化協(xié)定、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xié)定(TPP)、伊朗核協(xié)議等在內的多個國際組織和協(xié)議,至今拒絕批準聯(lián)合國海洋法公約、人權公約、反地雷公約等,時常拖延會費,動輒拋棄安理會對外采取單邊行動。
從發(fā)展理念方面來看,中國政府一貫強調:“歡迎世界各國搭乘中國發(fā)展的快車,共享機遇,共同發(fā)展?!薄耙粠б宦贰背h、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是開放包容的機制,目標是實現(xiàn)合作共贏、共同發(fā)展,有助于推動經濟全球化深入發(fā)展。美國學者羅伯特·卡普蘭對此表示:“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能為中亞和中東提供一個充滿希望的愿景,可以緩解這些地區(qū)面臨的地理隔離、貧困和不穩(wěn)定等問題?!狈从^美國,特朗普政府不斷宣稱其他國家“占了美國的便宜”,總是要求別人“承擔更多責任”,同時大幅削減對外援助。
從維護國際秩序的方面來看,中國從不主動輸出自己的價值觀,從不強迫他國接受自己的發(fā)展模式,從不以經濟援助為手段脅迫他國接受中國的單方面要求,也從未試圖干涉他國的內部事務。而美國則長期推行民主輸出戰(zhàn)略,強迫他國接受自身模式,甚至不惜以武力來強行推進,在國際金融危機中多次推行“禍水外流”的不負責政策,其國際形象也一再下跌。
第二,中國堅持倡導平等、開放、合作、共享的全球經濟治理觀,堅定維護自由貿易體制,反對貿易保護主義。特朗普政府則明確提出“美國優(yōu)先”“買美國貨、雇美國人”的口號,一再威脅美國企業(yè)與國外廠商不得在美國以外的地區(qū)建廠,堅定實行貿易保護主義政策,全面制裁其主要貿易對象且舉措不斷升級,導致整個世界都對其政策走向憂心忡忡,國際經濟走勢也因此受到嚴重影響。美國還一直在以所謂“安全”的名義,阻止外國企業(yè)在美國的投資與并購活動,同時完全無視經濟規(guī)律的要求,長期拒絕出口美國自身的比較優(yōu)勢產品,并將由此導致的貿易逆差歸結為他國對其惡意傾銷。
第三,中國致力于維護世界和平,始終堅持以和平談判的方式解決國際爭端。反觀美國,不僅建立了世界上最強大的軍隊和軍事同盟體系,在海外的軍事基地更是遍及全球各個角落;而且一向以全球霸主自居,動輒兵戎相見。特朗普政府削減了其社會保障、教育、環(huán)保、國際援助等領域的撥款,卻一味提升軍費開支,四處推銷美國制造的武器系統(tǒng),并且不顧國際社會的普遍反對,強行退出了奧巴馬政府簽署的伊朗核協(xié)議,在世界上首次使用網絡襲擊的方式來打擊伊朗電網,并蓄意在南海、中東等地區(qū)不斷制造緊張局勢。
第四,長期以來,中國為促進社會領域的國際合作做出了積極貢獻。中國持續(xù)提升對外援助水平,多次免除貧困國家債務,重點幫助其他發(fā)展中國家進行基礎設施建設,為非洲等地培訓了大量高級技術人才,獲得國際社會的一致好評。美國威廉瑪麗學院的調查發(fā)現(xiàn),中國援助有助于受援國的經濟增長,每個已批準的中國援助項目在運營兩年后,會給受援國帶來0.7至1.1個百分點的經濟增長。而特朗普政府一上臺,就宣布削減37%的對外援助和外交撥款,把結余金額投入到其國防預算中;并在2018年的國情咨文中宣稱,美國的每一美元對外援助資金都必須為美國的利益服務,并且只提供給美國的朋友,其所作所為與中國形成鮮明對照。
在應對氣候變化問題上,中國積極參與各項節(jié)能減排機制,想方設法減少對傳統(tǒng)能源的使用,在可再生能源方面已投資1260億美元,占全球的45%,是美國投資的三倍多;2015年9月,中國宣布設立200億元中國氣候變化南南合作基金,用于建設低碳示范區(qū)和進行人員培訓。而特朗普政府則宣稱,氣候變化是一個騙局,其上臺伊始就退出巴黎協(xié)議,并重新將傳統(tǒng)能源開發(fā)確立為重點,減少對新能源開發(fā)的資助,2017年10月10日,美國環(huán)保署正式撤銷奧巴馬時期確立的“清潔能源計劃”,這些舉措完全站到了國際社會的對立面上。
在促進人文交流方面,中國主張促進中外民心相通和文明互鑒,而特朗普政府堅持在美墨邊境修建隔離墻,禁止一些伊斯蘭國家公民入境,拒絕按照已簽署協(xié)議接收難民,嚴格限制簽證的簽發(fā),審查入境者社交媒體的歷史記錄,大力推動將非法移民趕出美國的“骨肉分離”計劃。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移民國家,特朗普政府還于2018年4月宣布退出《全球移民協(xié)議》。顯然,美國正在逐步關閉自己的大門。
綜上所述,中國正在國際社會中發(fā)揮著越來越大的合作帶動作用,并在為優(yōu)化全球治理、推動形成開放包容公平合理的經濟秩序、提供更多公共產品而不懈努力。反觀美國,特朗普政府打著“美國優(yōu)先”的口號,置國際社會整體利益甚至其盟友的利益于不顧,拒絕接受自身主導制定的國際規(guī)則的約束,堅定推行貿易保護主義路線,動輒對他國進行制裁和打壓,已成為現(xiàn)有國際秩序最大的麻煩制造者,連其盟友都認為特朗普政府已成為“變更現(xiàn)狀”的罪魁禍首。
一些人再次炒作“中國威脅論”,所折射的主要并非中國的問題,而是美國內憂外患的現(xiàn)實。
1.美國社會矛盾大量積累,民粹主義盛行。第一,從社會階層來看,美國中產階級的數(shù)量在2015年已降到50%以下,而占總人口0.1%的最富有家庭的財富總量已經攀升到與占人口90%家庭的財富總量不相上下。近年來的有關統(tǒng)計資料表明,全美約有5080萬戶、43%左右的家庭無法負擔每月基本開銷,2017年時有44%的美國人拿不出應急所需的400美元現(xiàn)金。收入分配不均明顯影響到政治參與的能力上。美國學者馬丁·吉倫斯的統(tǒng)計分析表明,富裕階層將一項政策意向變成法律的可能性是貧窮階層的3倍,這意味著大部分美國人影響政府政策乏力。第二,美國公民的權利與福利發(fā)生了實質性萎縮。雖然美國的最低工資標準不斷上調,但扣除通貨膨脹后,其實際價值下降了約40%;美國工會會員人數(shù)也大幅縮減,工人與企業(yè)主博弈的能力顯著下降;美國還是發(fā)達國家中唯一沒有實現(xiàn)全民醫(yī)保的國家,2017年時有27%的美國成年人由于負擔不起醫(yī)療費用而放棄了必要的治療。第三,富裕階層的封閉與社會流動性的固化。美國社會流動的機會很低,由此也導致社會固化。美國馬薩諸塞大學的研究顯示,在美國國內,“漸進上升”的可能性正在變小,中上階層會以各種形式“囤積機遇”,從而導致貧富差距不斷拉大。第四,政治僵化與極化導致政府管理職能嚴重萎縮。雖然一些維護公共利益和貧民利益的政策得到了廣泛支持,但在國會兩黨的對抗中很難通過,使民眾看不到希望。
美國的精英階層,由于在應對內部復雜挑戰(zhàn)方面手足無措,且無力遏制特朗普的隨性行為,一些人于是將自身焦慮投射到對“中國威脅論”的渲染上,試圖通過主動“樹敵”的方式,以外部壓力來緩解國內斗爭,并盡力維持原有的國際秩序,抹黑中國和對華強硬就成為當前美國的政治正確。
2.美國價值受挫后的自我保護。美國的政治價值中充斥著“山巔之城”“天賦使命”“美國例外”的自我定性與追求,認為其創(chuàng)造出了“人類所能創(chuàng)造出的最完美的政治模式”。盡管對現(xiàn)實諸多不滿,但多數(shù)美國人以其政治制度為榮,并相信美國是唯一具備領導世界資格的國家,他們有責任將自己的制度與價值推廣到世界各個角落,美式民主必定會成為其他制度的“終結者”。但事實證明,沒有接受西方模式的中國,開創(chuàng)出一條獨具特色的成功之路,這不僅為其他發(fā)展中國家樹立了一個榜樣,還有力證明西方模式并非唯一正確的選擇,這是美國一些人耿耿于懷也難以接受的。于是就通過渲染“中國威脅論”來反襯自身模式的正統(tǒng)性和優(yōu)越性。
3.美國國際地位和形象變化的沖擊。近年來,中國在俄羅斯、非洲、拉美和中東一些地區(qū)成為最受歡迎的國家,美國國內對華持正面看法的比重也在逐年上升;與此同時,美國的國際形象嚴重惡化,在其盟友和鄰國中,對特朗普政府的不良預期顯著上升。越來越多的國際輿論認為,美國已經成為改變現(xiàn)狀的破壞者。
特朗普政府追求以美國利益優(yōu)先為導向,盡可能多地獲取絕對收益,一再要求其盟友承擔更多責任,甚至宣稱歐盟是美國最大的敵人,導致其傳統(tǒng)盟友紛紛自謀出路或抱團取暖,離心傾向愈發(fā)明顯。在這一背景下,特朗普政府試圖轉移國際視線,將矛盾聚焦中國身上,大力渲染中國對世界帶來的威脅,以樹立共同外敵的方式來增強同盟內部的凝聚力,企圖以此維系美國的主導地位。然而,無論美國政府如何鼓噪,有一點是確定無疑的,即美國所面臨的一切挑戰(zhàn),都無法通過妖魔化中國來得到解決,而只能使自己更為孤立。到頭來,美國搬起的石頭最終只會砸在自己的腳上。
(作者單位: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