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zhàn)雅蓮
農(nóng)歷的十月初一,這一天,是我國傳統(tǒng)的祭祀節(jié)日寒衣節(jié),與清明節(jié)、中元節(jié)并稱為三大“鬼節(jié)”。寒衣節(jié)又稱十月朝、祭祖節(jié)、冥陰節(jié)。十月初一是冬季的第一天,此后氣候漸漸寒冷。人們怕故去的祖先缺衣少穿,因此,在祭祀時除了有食物、香燭、紙錢等一般供品之外,還要將冥衣焚化給祖先,謂之“送寒衣”。
相傳,寒衣節(jié)源于孟姜女千里送寒衣的故事。
秦朝時,有位美麗善良的女子,名叫孟姜女。一天,孟姜女與丫環(huán)在逛后花園,突然發(fā)現(xiàn)絲瓜架下藏了一個人,嚇了一大跳,正要叫喊,那個人連忙鉆了出來,上前施禮并懇求道:“姑娘別喊,救救我吧!我叫范喜良,是逃難的?!痹瓉?,秦始皇為了造長城,到處抓人做勞工。范喜良因此從家里逃了出來??蓜偺拥酱说兀娺@里也在抓人,情急之下便翻墻進來。
孟姜女把這件事稟告了父親。老員外盤問了范喜良的一些情況,他一一作答。老員外見范喜良知書達理,就將他暫時藏在家中。通過一段日子的相處,老員外兩口子覺得范喜良一表人才,心中喜歡,而且當?shù)氐倪m齡男子大都被抓去修長城了,他們就打算招范喜良為婿。老員外找孟姜女商量,她同意了,又問了范喜良,他也愿意。于是,老兩口擇了個良辰吉日,簡單擺了兩桌酒席,為范喜良和孟姜女成了親。但成親還不到三天,忽然闖進來一隊官兵,不容分說,便把范喜良抓到長城去做工了。
孟姜女悲憤交加,日夜思念丈夫,可丈夫卻音信全無。孟姜女放心不下,她想:與其坐在家里干著急,還不如自己到長城去找他。于是,她日夜為丈夫趕制了御寒的衣服,然后便收拾行裝出發(fā)了。父母攔也攔不住,只好由她去。
孟姜女一路上跋山涉水,不知經(jīng)歷了多少坎坷,但她沒有喊過一聲苦,沒有掉過一滴淚。終于,憑著頑強的毅力,她到達了長城。孟姜女一個工地一個工地找過來,卻始終不見丈夫的蹤影。不知打聽了多少人,終于找到了鄰村修長城的民工。鄰村的民工熱情地領(lǐng)著她找到和范喜良一起修長城的工友。結(jié)果當她問起范喜良的時候,大家都含淚不語。后來,在她的一再追問下,大家才吞吞吐吐地說范喜良于上個月死去,尸首已經(jīng)埋在了長城之下。
孟姜女只覺眼前一黑,悲慟不已,大哭起來。她整整哭了三天三夜,哭得天昏地暗,感動了天地。天越來越陰沉,風越來越猛烈,只聽“嘩啦”一聲,一段長城被哭倒了,露出來的正是范喜良的尸首。她終于見到了自己心愛的丈夫,并用帶來的棉衣將丈夫重新裝殮安葬。
為紀念孟姜女千里尋夫送寒衣的故事,古人便將農(nóng)歷十月初一這天稱作“寒衣節(jié)”,“十月一,燒寒衣”也成為北方地區(qū)人們憑吊已故親人的風俗。在古代民俗中,寒衣節(jié)要祭祀祖先,并送寒衣。通過這些活動,生者表達對亡人的哀思與崇敬。祭祀活動有家祭,也有墓祭。
通常在寒衣節(jié)這一天,古人要備好供品,并購買一些五色紙、冥幣、香箔等。五色紙一般為紅、黃、藍、白、黑五種顏色。墓祭前,先用五色紙分別做成衣、帽、鞋、被等,有的還制作成房舍、騾馬等。墓祭時,在墳前將供品擺好,點燃香燭,一家人輪番下跪磕頭后,將冥幣及紙做的衣物、房舍等在墳前燒掉。
有的地方改燒寒衣為“燒包袱”,就是把許多冥紙封在一個紙袋之中,寫上收者和送者的名字,叫做“袱”。人們認為冥間和陽間一樣,有錢就可以買到許多東西。凡是送給死者的衣物、房舍、冥鈔等,都必須焚燒干凈。只有這樣,這些陽世的紙張,才能轉(zhuǎn)化為陰曹地府的布匹、衣衾、房舍及金錢等。
一般在送寒衣時,還要在十字路口焚燒一些五色紙,用以救濟那些無人祭祀的“孤魂野鬼”,以免他們搶奪給親人送去的過冬衣物。
寒衣節(jié)的習俗除祭祀外,還有授衣和開爐。古時候,農(nóng)歷九月是制備寒衣之時,同時,官家也在此時分發(fā)冬衣。《詩經(jīng)·豳風·七月》中就有“七月流火,九月授衣”的詩句。由于十月方才入冬,九月授衣便稍嫌早了,所以授衣的時間到了宋代便推移到了十月朔日,也就是十月初一。宋代吳自牧在《夢粱錄·十月》中記載:“朔日,朝廷賜宰執(zhí)以下錦,名曰‘授衣。其賜錦花色依品從給賜。”民間在十月初一這一天,婦女們將做好的棉衣拿出來,讓丈夫、兒女換季。如果此時天氣暖和,不適宜穿棉衣,也要試穿一下,圖個吉利。男人們在這一天要整理火爐、煙筒,安裝完畢后,還要試著生一下火,以保證天寒時順利取暖。
寒衣節(jié)有吃餃子的習俗,同時在祭祀祖先時,還要用餃子作為供品。洛陽地區(qū)有“十月一,油唧唧”的說法,意思是說,十月初一這一天,人們要烹炸食品,剁肉、包餃子,準備供奉祖先的食品。這一天包餃子,除了用于祭祖之外,同時也供一家人食用。十月是冬季的第一個月,初一這一天是入冬的第一天,人們把各種餡料包入水餃,食用后可為身體提供足夠的熱量,從而能夠抵御冬季的嚴寒。
在江蘇一帶,寒衣節(jié)的時候要吃紅豆飯。紅豆飯是用紅豆與大米或糯米一同煮成的米飯。做法是先將紅豆淘洗干凈,用清水浸泡2~3小時,放入鍋中,加適量水煮至豆子熟時,再放入大米或糯米及適量水,共同煮成米飯。
在南方部分地區(qū)有十月初一吃糍粑的習俗,并有“十月朝,糍粑碌碌燒”的俗語。糍粑的做法是先用石舂將蒸熟的糯米舂成黏團狀,或是用布將糯米飯包起,用大木板打壓成團。將花生炒熟、舂碎,拌上熟芝麻末和白糖(紅糖)作為餡料。將糯米團分成小塊,壓平,放上餡料,包好即成。由于糍粑是用糯米制成,老年人及消化功能差者不宜過多食用。
鬼神之說不可信,但人們思念、緬懷、祭奠故去親人的感情是真摯的。憑吊故去的親人也是中華孝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寒衣節(jié)“送寒衣”是一項古已有之的習俗,但在今天,我們更加希望您能文明祭掃,并用傳統(tǒng)節(jié)令食品來表達自己的思親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