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樹培
在埃及,我看到許多鴿子窩別具一格,跟寶塔似的。
有一次,我們驅(qū)車從開羅前往亞歷山大,途中經(jīng)過一片由廣袤的沙漠改造成的綠洲。綠洲在椰棗樹的映襯下,宛若一幅田園風景畫,其中點綴著三三兩兩造型奇特的白色或灰色建筑,遠看似碉堡,近瞅像寶塔。
“鴿子塔!這就是埃及人的鴿子塔?!蓖械囊晃挥浾呷铝艘宦?。這位記者駐埃及時間長了,是個“老埃及”,情況很熟悉。
他向我們介紹,這是埃及農(nóng)村常見的鴿子塔,高五六米,呈圓錐形,比村子里的平房還要高些,有的單獨立在民房旁或空地上,有的是兩三個或三五個并排,遠遠望去,讓人聯(lián)想到獨棟或聯(lián)排“別墅”。
我們看到,鴿子塔從上到下有八九層,每層都有大大小小的窟窿眼,由黃泥瓦罐做成,是鴿子進進出出的洞口。每個洞口旁,還插著木棍,供鴿子棲息。仔細觀察,大洞口多在高處,小洞口在下面,方便小鴿子學飛時上上下下。
三三兩兩的鴿子或在塔上的木棍上歇腳,或從塔中鉆進鉆出,咕咕咕叫得那樣明麗悅耳,身姿那樣矯健流暢,翅膀那樣美麗有力,留下了一片歡快的振翅聲。
有的鴿子吃飽喝足,在木棍上互相梳理著羽毛,戲耍玩樂,優(yōu)哉游哉,享受著幸福的生活。我沉醉于欣賞四周藍天下綠洲的美景,更沉醉于欣賞美景中可愛的鴿子這種無憂無慮的生活!
鴿子的主人除了給它們喂食外,還在鴿子塔旁邊修了專門的飲水池。為了防止牲畜或野獸偷喝鴿子的專用水,水池邊上用鐵絲網(wǎng)圍了起來。在鴿子塔底座,有半人高的鐵門,主人定期進去打掃鴿子屎,拾掇拾掇。
埃及人有養(yǎng)鴿子和吃鴿子的習慣。埃及的年輕人可喜歡烤鴿子了。為了吃到這美味,他們給鴿子修建的這種鴿子塔恐怕比世界上任何地方都高級。
鴿子塔大多在農(nóng)村地區(qū),分布在公路兩旁。鴿子塔多的地方,說明那個地區(qū)養(yǎng)鴿很興盛。由于經(jīng)濟的拉動,飼養(yǎng)肉鴿在埃及已成為一種產(chǎn)業(yè),鴿子塔成了一道風景。
埃及人之所以喜歡鴿子,是因為鴿子在他們心中一直是和平的象征。二戰(zhàn)期間,在埃及流傳著信鴿給前線盟軍遞送緊急信息的故事。在與以色列的“齋月戰(zhàn)爭”期間,埃及人用白鴿傳遞過收復(fù)失地的喜訊。
據(jù)我們的記者介紹,鴿子塔并非埃及的專利,與埃及比鄰的利比亞也有很多這樣的鴿子塔。它是北非地中海沿岸一道獨特的人文景觀。在那里,一面是蔚藍色的大海,一面是廣闊無垠的平原或沙漠,沙漠上就立著三三兩兩、有特色的鴿子塔。伊朗也有鴿子塔,那是作為反映波斯文化的獨特建筑供游客參觀的。伊朗的鴿子塔造型跟埃及不太一樣,要復(fù)雜得多。
(摘自《潮州日報》 圖/黃文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