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頌娜
摘 要:馬鈴薯以其營養(yǎng)價值高、耐貯藏而深受人們喜愛。近幾年栽培面積不斷增加,取得了良好的經(jīng)濟效益。但病蟲害的發(fā)生,嚴重影響馬鈴薯的產(chǎn)量,為達到優(yōu)質(zhì)高產(chǎn)的目的,選擇種植脫毒馬鈴薯是非常有效的措施,能有效減輕病蟲害發(fā)生、減少用藥次數(shù),省工、省錢還降低了農(nóng)藥的使用量,且產(chǎn)量高、品質(zhì)好,是農(nóng)民致富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馬鈴薯;栽培
中圖分類號:S53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80733116
1 品種選擇
選擇抗病、高產(chǎn)的脫毒種薯。菜用薯品種可選克新13、克新14、尤金885等;加工淀粉、粉條的品種選用克新15、克新17等;早熟品種選用東農(nóng)303、早大白、克新21等。早熟品種以早大白、東農(nóng)303為主,4月中旬前后播種,晚熟品種以克字號為主,4月下旬至5月初播種。在春旱年份可提前播種。
2 栽培技術
2.1 選地選茬
選擇地勢高、土壤疏松、土質(zhì)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質(zhì)壤土,土壤pH5~8范圍內(nèi),最好在pH5.5~6范圍內(nèi)。實行3a以上的輪作制度,前茬可以為玉米、大豆、芹菜、大蔥、大蒜茬等。忌與胡蘿卜、甜菜和茄科作物等連作。嚴禁選用在前茬施用過豆黃隆和氯黃隆等長殘留藥劑地塊上種植脫毒馬鈴薯。
2.2 整地施肥
整地盡量在秋季,深翻,深度達30~35cm,耙碎,耙平,起好壟,壟寬80cm左右,使之達到可以待播種的狀態(tài)?;适┯棉r(nóng)家肥,2t/667m2以上。結(jié)合秋整地深施基肥。施化肥,尿素2kg/667m2、硫酸鉀6kg/667m2、磷酸二銨12kg/667m2,禁止使用硝態(tài)氮肥和含氯離子的肥料,要做到種肥分離。
2.3 種薯處理
用種量,人工播種100~120kg/667m2;機械播種120~150kg/667m2。
催芽,以播種期為界,播前15~30d出窖催芽。催芽標準位芽長0.5~1cm,色深綠發(fā)紫。
切種薯,先將工具用75%灑精浸泡5min,消毒后切塊,每塊種薯重35~40g為宜,不可小于30g,帶2~3個健壯芽眼。切薯過程中如遇病薯要挑出。切到病薯的工具應用酒精再次消毒。
2.4 播種
播期,當土壤10cm深處溫度穩(wěn)定通過5~7℃時進行播種。根據(jù)湯原縣氣候條件,早熟品種如東農(nóng)303、早大白等適播期為4月中下旬,晚熟品種適播期為5月上旬,宜早不宜晚。播法,采用開溝、施肥、播種、合壟、鎮(zhèn)壓連續(xù)作業(yè)進行播種,播種后覆土8~10cm。密度。行距為75~85cm,株距為15~18cm。保苗株數(shù)達到4500~4800株/667m2。
2.5 田間管理
耢地。從播種到出苗時間約1個月左右,在播種覆土較多的地塊,可在出苗前用方型耢子耢1次;查田補栽。缺苗時應在附近壟上苗多的穴上,將其多余的苗掰下1~2株隨即坐水移苗補栽;鏟鏜。苗齊后,進行第1次鏟鏜,要求深鏟深鏜少培土。7~10d第2次鏟鏜,要求鏟鏜后形成張口壟,防止培土壓苗,開花前進行第3次鏟鏜,要求淺鏟多培土,鏜成方頭壟;灌水。早熟品種在6月下旬灌1次水,灌水量為25~30t/667m2。在干旱年份7月上、中旬再灌1次水。中晚熟品種7月上、中旬灌1次水;追肥。結(jié)合第2遍鏜地于根部追施尿素4kg/667m2,避免肥料與根系接觸,防止燒根;摘蕾。及時摘去花蕾,減少養(yǎng)分消耗,提高產(chǎn)量和品質(zhì)。
3 病蟲害防治
3.1 病害防治
馬鈴薯晚疫病。最早在6月20日開始,氣候多雨時發(fā)病嚴重,葉片萎蔫,整株死亡。發(fā)病初期應選用25%瑞毒霉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72%克露8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噴霧防治。馬鈴薯早疫病。高溫多雨時,易發(fā)生早疫病,葉片上出現(xiàn)黑褐色同心病斑,發(fā)生嚴重時,會導致馬鈴薯嚴重減產(chǎn)。發(fā)病初期可選用8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進行噴霧防治。馬鈴薯病毒病。選脫毒薯種是防治病毒病的最佳措施。如果在種植管理期間發(fā)病,藥劑可選用2%菌克毒克300倍液,或3%啶蟲脒乳油2000~3000倍液,或20%病毒A500倍液噴霧防治。
3.2 蟲害防治
馬鈴薯二十八星瓢蟲。主要為害葉片,蟲害嚴重時,可致馬鈴薯全株死亡。防治瓢蟲時要抓住幼蟲分散前的有利時機,及時用藥。藥劑可選用48%毒死稗乳油1500倍液,或2.5%的溴氰菊脂乳油3000倍液噴霧防治。蚜蟲。蚜蟲可以傳播病毒病等病害,導致馬鈴薯發(fā)生多種病害。選用10%的吡蟲啉可濕性粉劑2000~3000倍液,或50%抗蚜威2000倍液進行噴霧防治。
4 收獲、貯藏
達到生理成熟時收獲,早熟品種8月中、下旬,中晚熟品種9月上、中旬收獲。收獲方法是人工破壟,要求趟正、不偏墑、摟凈揀光,隨起隨送,堆放田間的馬鈴薯一定要蓋好,防止曬成青薯。當夜間氣溫降至0℃以下時,需要清選入窖,挑出病爛薯排除掉。窖貯馬鈴薯的容量不應超出窖內(nèi)容量的1/3,窖溫控制在1~3℃,濕度控制在8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