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岑嶸
公元前399年,雅典進行了一場對蘇格拉底的審判,在審判過程中出現(xiàn)了一件令人費解的事情。
審判蘇格拉底的法庭是由500名來自社會各階層的陪審員組成的。
這類刑事審判一般投兩次票,第一輪是表決是否有罪,如果判定有罪,陪審團還要在量刑上再投一輪票。
在第一輪關(guān)于蘇格拉底是否有罪的投票中,陪審團以280票對220票表決他有罪。然而在第二輪對他處以流放或死刑的投票中,陪審團以360票對140票判他死刑。換句話說,原來認為他無罪的人中至少有80個人轉(zhuǎn)而贊成判他死刑。
美國著名學(xué)者I.F.斯東曾花費了十多年時間來研究這個問題,他認為謎底是在第二輪投票時,蘇格拉底故意惹惱了陪審團。比如他建議宣布他是公民英雄,在今后的生活中由市政府免費給他提供一日三餐。
這種觀點或許有一定的道理,蘇格拉底的確一心求死,然而有一點仍然無法解釋,事實上,在第一輪審判中蘇格拉底就已經(jīng)口出狂言,稱神諭說他是世界上最賢明的人,而其他人則都是蠢貨。也就是說,在第一輪投票中那些判他無罪的陪審員已經(jīng)容忍了他的狂妄。
歷史總是遮蓋著迷霧,真相到底是什么?假如我們用行為經(jīng)濟學(xué)的觀點來解釋這件費解的事,或許可以得到全新的答案。
傳統(tǒng)的經(jīng)濟學(xué)一直這樣認為,人們的選擇有明確的“偏好順序”,比如你對甲的偏好大于乙,對乙的偏好大于丙,那么你對甲的偏好一定大于丙。
然而,俄勒岡州立決策研究所的保羅·斯洛維克等人在拉斯維加斯賭場進行了一系列的實驗,證實了著名的“偏好反轉(zhuǎn)”理論,即人的偏好順序會打亂。
舉個生活中的例子:
假設(shè)你有一輛汽車,已經(jīng)開了很多年,經(jīng)常這里或那里會出點小毛病,于是你決定買一輛新車。
你看上的新車基本款要30萬元,但如果花錢加裝自動泊車功能,它會顯得更科技,如果再選擇真皮座椅,它還會讓你感到更舒適,這些都很吸引你,但是這樣算下來,車價就達到40多萬元。
這時你的心里會產(chǎn)生這樣的想法:舊車也還能再開一段時間。算了,還是回家再想想吧。
在這個例子中,人們對基本款新車的偏好大過舊車,對配置齊全的新車的偏好大過基本款,可是當(dāng)配置全的新車和舊車放在一起時,人們卻選擇了舊車,這與傳統(tǒng)經(jīng)濟理論的結(jié)論正好相反。
之所以產(chǎn)生“偏好反轉(zhuǎn)”,是因為“框架效應(yīng)”的存在,即兩次選擇是在不同框架(新舊和價格)下作出的。
同樣,對蘇格拉底的判決也是在不同框架下作出的,在第一輪投票中,部分陪審員在蘇格拉底是否有罪的框架下,他們的偏好是無罪。但是到了第二輪怎么處置他的框架下(流放或是死刑),他們的偏好反轉(zhuǎn)了,他們或許認為這個本該無罪的老者不應(yīng)忍受流放之苦,對他而言,死反而是更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