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 勛/西北師范大學(xué)歷史文化學(xué)院
物質(zhì)文化生活是人之基本生存需要,這在軍隊來說是至關(guān)重要的后勤保障問題,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v觀中國古代乃至近代的許多戰(zhàn)爭 ,軍士的糧草供應(yīng)往往會決定此次戰(zhàn)役的成敗。所以,物質(zhì)對于漢代西北邊防具有重要的戰(zhàn)略意義。
漢代西北邊軍的主食種類很多,配給標準也不一樣。據(jù)《居延漢簡釋文合?!罚ㄒ韵潞喎Q《合?!罚┧珍浀暮單慕y(tǒng)計有:
粟:俱南燧長周常粟三石三斗三升少(214.53)
麥:出麥一石九斗三升少以食斥竟燧卒周奉世九月食(10.3)
穬麥:出穬麥二石六斗以廩夷胡燧卒 ?(253.6)
??:?自取P卒陳賀??三石三斗三升少審登取P……(44.26)
糜:出糜大石一石七斗四升始元二年七月庚子溯以食吏一人盡戊辰廿九日積廿九人入升(88.26)
此外,漢簡中其它記載所見即有谷、米、粟、茭、黍米、……菽、粱米等多達25種。根據(jù)上述記載,可以看出士卒的主食還挺豐富,粗糧占很大的比例,現(xiàn)代人都講究食物粗細搭配身體才會健康。居延是個地廣人稀的地區(qū),且干旱少雨,自然環(huán)境惡劣。而考古學(xué)家在居延都尉府遺址的居延城內(nèi)發(fā)現(xiàn)了大量的磨盤,如此之多的磨盤集中在這樣一個不大的面積里,說明作為漢代“居延大糧倉”的首府—居延都尉府,自然也是糧食集中地。漢代邊軍糧食供應(yīng)較為充足,這與漢政府實行大力發(fā)展西北邊地的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力是分不開的,因為這樣才能穩(wěn)住軍心,守衛(wèi)邊疆。
漢代戍軍的副食消費和普通民眾差別不大。居延漢簡中,可以看到有關(guān)“豉”的消費的資料。例如:
□杜狂受錢六百
出錢二百廿 粱粟二石石百一十
出錢二百一十 黍粟二石石百五
出錢百一十 大麥一石石百一十
出錢百一十五 麴五斗斗廿三
出錢六買燔石十分
出錢廿五 豉一斗
凡出六百八十六(214.4)
居延漢簡中的資料,可以說明在邊地戍衛(wèi)的普通軍人的飲食生活中,也不能離開“豉”。作為一種調(diào)味佐料中的美味,它不僅改進了屯戍官兵們的食欲,而且充實了他們的生活。
此外,酒的消費也是普遍存在的,在文化層面上,酒對于屯戍士卒而言,起到了養(yǎng)怡身心,調(diào)諧生活,豐富休閑,活躍社交的作用。居延漢簡中所見有關(guān)“酒”的文字遺存,應(yīng)當看作可以從一個側(cè)面反映當時西北邊塞地區(qū)社會生活風(fēng)貌的重要信息。輯錄居延漢簡中有關(guān)飲酒風(fēng)習(xí)的史料,首先可以看到如下簡例:
(1)此酒縣索下飲酒兩杯從跡盡界還謂忠曰為候長取酒(264.40)
(2)田卒淮陽郡長平平里士五李進年廿五 酒(509.18)
(3)田卒淮陽郡長平西陽里公士邊結(jié)年廿三 酒(509.27)
(4)死罪死罪今年八月中候謬忻男子賈蘘持酒(E.P.T20:6)
(5) ?孝信到上亭飲酒(E.P.T50:92)
(6)?□見不云云因道欲飲元毋酒愿 ?(E.P.T59:270)
(7) ?倚庭侍酒(E.P.F22:724)
(8) ?事不可知欲小為酒勞(E.P.C1:16A)
以上都是河西邊塞戍守官兵飲酒生活的記錄。就整個漢代社會而言,飲酒之風(fēng)很盛行,基本上不禁止。居延漢簡的這些記載,向我們展示了屯戍吏卒比較豐富的物質(zhì)生活,這也是他們得以長期駐扎邊關(guān)的最重要因素。
物質(zhì)對于人的生存很重要,精神則可以成為人生活的動力。十七世紀的思想家帕斯卡兒說過:“人只不過是一根蘆葦,是自然界最脆弱的東西,但是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蘆葦。”漫漫邊關(guān),時間仿佛在那里停滯了,日復(fù)一日,年復(fù)一年,一片蕭索的景象,內(nèi)地的繁盛早與他們無關(guān)。那他們有著怎樣的精神文化生活呢?
戍卒家屬,一群特殊的群體,是他們撫慰著邊關(guān)將士的心靈,起著穩(wěn)定軍心的作用。居延,雖是漢代邊塞苦寒之地。但作為隨軍戍卒家屬,由于有官府提供充足的食糧供給,吃得飽,穿得暖,她們愿意和自己的丈夫戍守邊塞。這也使她們成為在和平時期國防線上一道亮麗的風(fēng)景線。對于這些居延地區(qū)的下層婦女生活,正史鮮有記載。無外乎,她們會和丈夫一起勞作。
第一,屯田。漢代為了加強對河西地區(qū)的軍事防御管理,不斷遷移大量人口至此,實行軍屯、民屯。居延簡中有婦女屯田的一些殘文(出自《合?!罚?,如:
(1)?□勝之夫妻當田之(38.28)
(2)?孝婦苦田禾□?
?(478.30)
第二,為士卒衣補。中國封建經(jīng)濟社會組織有著“男耕女織”的固定模式,紡織、縫補歷來被認為是是女人的本業(yè)。為屯戍的士兵補衣也是隨軍家屬的分內(nèi)之事,然而丈夫穿著妻子為他縫補的軍衣,即使是在戰(zhàn)事吃緊期間也會覺得心里踏實。這從一些斷簡中能看出來。如:?妻治裘□?(552.2A)
這些隨軍的下層婦女們同丈夫一道為保衛(wèi)邊塞和平做出了自己的貢獻。她們是一群可歌可泣的偉大女性,是中國幾千年來勤勞、善良、勇敢的勞動婦女的一個縮影。
漢代戍卒士吏在日常生活中會有一些文娛活動?!逗闲!分芯陀杏涊d。如:
出歌人伯史名(511.23A)
右歌人十九人(511.23B)
正月剛卯既央,靈殳四方,赤青白黃,四色賦當,帝命視融,以教夔龍,庶役岡單,莫我敢當(530.9A、B、C、D)
歌人,指歌詠之人,最后這句就像一首較為完整的歌詠之詞賦??梢韵胂?,也許他們會在節(jié)日期間,或是田間地頭,和妻子在一起相處的時候,哼上這么幾句,也是給繁重的勞作減減壓,也有可能是單純地唱給妻子聽,逗妻子開心,增進夫妻間的感情。
他們的體育活動主要是秋射。秋射也是一種考核方式,兼有競技、娛樂作用,表現(xiàn)好的有可能會論功升進。相關(guān)簡文記載:
(1)?長常以令秋射發(fā)矢十二以六為程過六賜勞矣十五日?(270.23)
(2)甘露元年秋以令射發(fā)矢十二中矢十(34.13)
(3)功令第卅五士吏候長蓬燧長常以令 秋試射以六為程過六賜勞矢十五日(285.17)
由此看來,這是一種寓日常軍事于娛樂活動之中的活動,有助于增強士兵身體素質(zhì),壯大士氣。
社祭由來已久。王國維在《殷墟書契考釋》中說:“卜辭所紀祭祀,大都內(nèi)祭也。其可確知為外祭者,有祭社二事?!?/p>
在漢代,社祭是全民性的宗教活動,它是農(nóng)業(yè)民族的土地崇拜,中國古代封建社會以農(nóng)為本,農(nóng)民對土地產(chǎn)生敬畏之心,他們祭“土”,以祈獲得土神的保佑,求得風(fēng)調(diào)雨順,谷物豐收。居延漢簡中,有大量社祭簡的存在,說明了當時軍隊組織中的軍社問題。如下簡:
買蔥四十束束四錢給社(32.16)
?……千八百五 大凡社□?(T51:431)
?□出稍入錢市社具?(T54:22)
?……祠社所行人□遷徙?(F43:175)
□大枼社社便為禱之毋□?(T65:542A)
漢代軍社由軍隊自己組織進行,形式與民社差不多。這是漢代邊兵共同的精神信仰,他們通過舉辦這樣的活動,更拉近了士卒之間的感情,所謂“軍民魚水一家親”,這也是他們身在邊關(guān),心系百姓的表現(xiàn)。
綜上所述,漢代戍卒的物質(zhì)生活基本能得到保障,而且他們的精神生活通過隨軍家屬的陪伴,一系列的文娛活動能夠得到一定的充實。然而,西北邊陲畢竟遠離中原地區(qū),交通極為不便,軍資轉(zhuǎn)輸畢竟有限,戍卒的物質(zhì)生活待遇也是較低的。有關(guān)于漢代戍卒文化生活問題還需要我們不斷考證。
注釋:
①本文中所列居延漢簡釋文及其編號引自《居延漢簡釋文合校》[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
②沈頌金.二十世紀簡帛學(xué)研究[M].北京:學(xué)苑出版社,2003:217.
③王子今.秦漢名物從考[M].北京:東方出版社,2016:20.
④居延新簡釋文及其編號引自《居延新簡》[M].:文物出版社,1990.
參考文獻:
[1]居延漢簡釋文合校[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
[2]沈頌金.二十世紀簡帛學(xué)研究[M].北京:學(xué)苑出版社,2003:217.
[3]政旭,璟萱,婭菲.大漠珍藏:探索消失的古文明—居延文化[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162.
[4]王子今.秦漢名物從考[M].北京:東方出版社,201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