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佟才錄
上世紀(jì)50年代中期,15歲的父親被爺爺送到縣城一個鐘表師傅那里學(xué)習(xí)修表手藝。三年后,父親學(xué)藝期滿,在胡同口開了一家鐘表修理鋪,靠著這門手藝,父親落地生根、娶妻生子,養(yǎng)活了一大家子人。
俗話說,干一行,愛一行,專一行。這句話就是說像我父親這樣的人的。自從父親學(xué)會了修表手藝,他就對各種鐘表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在為人修表時,父親見識了各式各樣的鐘表,有國內(nèi)的也有國外的。面對琳瑯滿目、儀態(tài)萬千的各類鐘表,父親像戀愛中的少女,如癡如醉,深深陶醉其中。
漸漸地,父親萌生了收藏鐘表的想法,當(dāng)然不是收藏新的鐘表。父親雖然掙了點錢,但也僅限于夠吃夠喝的程度,還沒有閑錢玩收藏。但父親自有辦法,他到舊商品市場或舊貨地攤“淘貨兒”。
父親“淘”回來的鐘表表針大多都已停止走動,價格自然也就低到“地皮以下”了,因此父親收藏鐘表并沒有太大的花銷。母親見父親花錢買回來一堆“破爛”,很是心疼,罵父親“缺心眼”。父親呵呵一笑,自夸地說:“我是誰呀?在別人手里是破爛,到了我手里,只要經(jīng)過我兩手‘捯飭捯飭’,那就‘破爛變寶貝’啊!”。果不其然,父親收回來的那些破爛,經(jīng)過父親的雙手一“捯飭”,就重新“滿血復(fù)活”,又滴滴答答開始正常運轉(zhuǎn)了。
父親是從上個世紀(jì)60年代初期開始收藏各式鐘表的。他一邊給人修表,一邊向修表人打聽哪里有新式手表,如果聽說哪里或者誰有一塊新樣式的手表,父親就會放下活兒親自去跑一趟,一定要一睹為快,并試著購買收藏。后來,父親“表癡”名聲在外,誰有了新奇特的舊手表都送到父親這里來。后來家里有閑錢了,父親有時也會花“大價錢”買下他所鐘愛的手表做收藏。
如今,父親已經(jīng)78歲高齡,從他1961年開始收藏手表到現(xiàn)在,父親一共收藏了八百多塊機械手表和六十多臺老式座鐘,父親把它們分門別類地擺放在特制的木盒里,有“老青島”“上海581 ”和“海鷗”等國內(nèi)品牌,也有“大羅馬”“梅花”“雙獅”等國外品牌。
現(xiàn)在,父親每天閑著無事就會將他一生收藏的寶貝拿出來“晾曬”,一件一件地仔細(xì)擦拭,仔細(xì)揣摩研究。有時,父親拿起一塊手表,回想起當(dāng)年收藏它時的軼事,每每竟情不自禁的笑了。曾經(jīng)有手表收藏家登門“天價”收購父親的“寶貝”,但都被父親婉言拒絕了。
父親這輩子不愛吸煙,不好喝酒,更不喜歡打紙牌、擺“長城”。只有他收藏的那些手表,帶給他晚年很多樂趣和回憶。也許,這才是父親收藏鐘表最大的收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