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曉鈺
智能手機在當代大學生學習、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毋庸置疑,如若利用得當,其完全可以作為對大學生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興載體,當前不少學者、高校對手機納入思想政治教育教學過程有過研究和實踐,機遇同挑戰(zhàn)并存。
傳統(tǒng)思想政治教育多灌輸式教學,學生學習動力不足,借由智能手機承載的文字、圖片、視頻等可使學生對知識掌握更為深刻,增加吸引力。另外,傳統(tǒng)思想政治教育,老師與學生之間互動不足,借由智能手機,大學生可以通過建立群體(如微信群,QQ群,微博等)與教師溝通,及時解決學習中的問題。教師也可以通過社交群來為學生提供一些最新的時事、政策解讀。
智能手機便攜、覆蓋面廣、時效性強,能夠把海量的信息迅速傳遞給每一位大學生。郭佼談到:“手機媒體使學生獲取資訊的速度、效率及質(zhì)量都有很大的提升,這些改變不僅有助于學生視野的擴寬,意見的互相交流。”[1]智能手機打破了大學生思政教育工作的時間限制,使學生能夠隨時隨地的享受它帶來的便利。
“網(wǎng)絡上各種反共、反社會主義、反馬克思主義的言論充斥手機網(wǎng)絡,一些大學生很容易對社會主義道路的產(chǎn)生懷疑,對共產(chǎn)主義的偉大理想失去信心?!保?]大學生抵制不良信息的能力弱,理想信念不夠堅定,道德認知和價值取向都會受到巨大的影響?!懊鎸κ謾C媒體所傳遞的龐大的信息資源,很多大學生容易失去鑒別能力,難以做出完全正確的判斷,從而不能有效抵制不良信息與不良思想對自身的侵蝕?!保?]因此,這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加大對學生的指導,使大學生建立正確思想認識,提高識別不良信息的能力。
其一,智能手機功能太多,相應的帶來的誘惑也頗多,難以真正保證學生利用其進行思想政治理論的學習;其二,智能手機能提供的信息更為復雜也更為碎片化,不僅其正確性難以保證,便是知識的完整性、連貫性也難以保證。這一點是利用智能手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活動必須要重視和解決的問題。其長期使用智能手機學習和收集資料,一方面會加劇學生對手機的依賴程度,另一方面也會使學生習慣于利用手機尋找答案,對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內(nèi)容的理解都借助于智能手機尋求答案,難提對相關知識能進行深度思考。
高校思政教育者要與時俱進,牢牢把握新媒體和新文化特點,研究利用智能手機擴大思想政治教育輻射方式方法。另一方面,發(fā)揮學生干部,學生會和社團組織的骨干力量,引導學生學習貫徹落實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論,加強媒介素養(yǎng)培育,提高辨別不良信息能力。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應承認智能手機積極作用,引導學生的合理使用?!懊鎸σ苿踊ヂ?lián)網(wǎng)帶來的新問題和新情況,我們應從教育主體、客體、環(huán)體、介體等要素入手,通過建設全方位的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絡監(jiān)管體制、多種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移動引導模式、系統(tǒng)的建立應對手機上網(wǎng)帶來的影響的策略”[4]。做到時刻提醒和教育同學要具備鑒別網(wǎng)上不良信息能力,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
教育工作者要不斷加強和更新對智能手機特點的認識,推進和傳播與大學生思政教育相關的手機產(chǎn)品,建立一個具有交互性,平等性的新型教育平臺。利用短信、微信、微博、QQ等多種方式,宣傳大學生思政教育的相關內(nèi)容,并以此途徑來幫助同學們切實解決學習中遇到問題,充分發(fā)揮智能手機的滲透力以及輻射力的優(yōu)勢。
總而言之,將智能手機融入思想政治教育過程具有深遠而重大的意義。面對智能手機環(huán)境下大學生思政教育的諸多挑戰(zhàn),各大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者應樹立正確態(tài)度,抓住機遇,迎接挑戰(zhàn),充分發(fā)揮智能手機在思政教育中的優(yōu)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