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維琪
摘 要: 當代作家余華在《第七天》中,以荒誕的想象與隱喻的筆法顛覆了傳統(tǒng)的烏托邦世界,將一個人人平等的世外桃源建構于魑魅魍魎的冥界——“死無葬身之地”。“死無葬身之地”既是對傳統(tǒng)烏托邦世界的顛覆,又是對其創(chuàng)作愿望的延續(xù)。本文從物質層面、精神層面與作家愿望三個方面分析余華對傳統(tǒng)烏托邦世界的解構與重塑。
關鍵詞: 余華 桃花源 烏托邦
烏托邦(Utopia),指一個虛構之所,其詞義是“沒有這個地方”(nowhere)。英國人文主義者托馬斯莫爾的長篇小說《烏托邦》中描繪了一個客觀世界中不存在的、完美的理想化社會,烏托邦也由此成為世界文學中一個重要的母題。中國文學創(chuàng)作中,對烏托邦的敘述始終延續(xù)著陶淵明的桃花源傳統(tǒng),將現(xiàn)實性與神秘性相結合,描繪出一個個傲然自足、抱樸含真的理想國。然而當代作家余華在《第七天》中,以荒誕的想象與隱喻的筆法解構了傳統(tǒng)的桃花源世界,將那個極具烏托邦色彩的理想國建構于魑魅魍魎的冥世——“死無葬身之地”。小說故事以各種各樣的死亡為契機,平行延伸,匯流成一汪屬于亡靈的聚集之地、別樣桃源。本文試從三個層面探究余華筆下的“死無葬身之地”對傳統(tǒng)烏托邦世界的解構與重塑。
一、物質層面:豐衣足食與“衣食無憂”
美國人本主義心理學家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指出,生理的需要(食物、水、睡眠等)是人類最基本的需求,處于需要層次金字塔的最底端。在中國傳統(tǒng)的烏托邦世界中,衣食問題也始終是思想家和文人首先關注的重點。老子提倡“小國寡民”,小國里的人們“甘其食,美其服”,方能“安其居,樂其俗”;陶淵明描寫桃花源“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便是解決了糧食與服裝的原材料問題,為自給自足提供了物質基礎。小國和桃花源里安居樂業(yè)的幸福生活是建立在豐衣足食的基礎之上的,如果沒有這樣的基礎,他們就不可能“怡然自樂”。
恰恰相反,《第七天》中的冥世烏托邦是一個完全脫離物質基礎的世界。主人公楊飛在死后的第四天到達“死無葬身之地”——沒有墓地的亡靈的聚集地。這里的人們既不需要進食也不需要穿衣,他們的肉體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脫落,就像落葉離開大樹一樣,只留下一副空蕩蕩的骨骼。“死無葬身之地”的人們固然是“衣食無憂”的,倒不是因為豐衣足食,而是因為他們并不需要。余華大膽地將物質需求抽離人們的需要層次,人們便不再囿于物質的世界,獲得精神自由的可能性。
有趣的是,盡管無衣無食依舊能夠生存,亡靈們對于吃飯、穿衣、甚至娛樂活動的習慣,卻都在“死無葬身之地”中得到延續(xù)。曾經在活著時經營譚家菜的譚家鑫一家,在這里將譚家菜重新開張,服務員們做出端盤子的動作,顧客們也仿佛圍坐在一桌一桌的酒席旁,動作各異。這在初來乍到的楊飛看來,像是一場盛大的無實物表演,但他很快便融入其中,愉悅地享受著空氣面條的美味;再如,兩個下棋的骨骼,對著并不存在的棋局爭吵了八年,他們活著時是仇人,死后卻對這無聊的游戲樂此不疲。當物質需求不再是金字塔的最底端,這些行為也就擺脫了它們的原始意義,成為人與世界交流的一種方式。亡靈們延續(xù)著和人間無異的行為,以維持與他人的交往、與社會的聯(lián)系,保留下這一份人間的煙火氣和人情味,展現(xiàn)出一種別樣的“怡然自樂”。
二、精神層面:生而平等與死而平等
在西方早期的烏托邦構想中,人人生而平等,財產公有,按需分配。早在我們的春秋時期,孔子也曾勾勒出理想社會的藍圖——“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這些烏托邦世界都秉持著盡善盡美的原則,構建出一個仿佛皆大歡喜的童話結局。
余華卻撕開了這一片祥和的外衣。
他為我們描繪的,是一群死無葬身、尋求安寧的人。他們生而不平等,死亦不平等。他們生前奔波勞苦,死后無人惦念。余華為這些現(xiàn)實生活中卑微到茍延殘喘的小人物搭建了一個冥界烏托邦,把他們的仇恨與怨念停留在生與死的邊境線,阻擋在那個已經離去的世界里。在這個特定的亡靈聚集地,“沒有貧賤也沒有富貴,沒有悲傷也沒有疼痛,沒有仇也沒有恨……那里人人死而平等?!薄八罒o葬身之地”的人們看不出年齡,身材和衣服,名字不再發(fā)揮作用。皮相、身份與財富,這些身外之物已經徹底地從他們的生活中消失。
剝落皮肉,骨骼與骨骼相親相愛;拋卻記憶,靈魂與靈魂獲得安寧。這荒誕無比的敘事卻帶給讀者似曾相識的溫暖感,在難以置信中引發(fā)了讀者的共鳴與深思,而后產生和楊飛同樣的疑惑——“我怎么覺得死后反而是永生?”
死亡和永生,這兩個對立的概念在此展開了正面的交鋒。
《圣經》提供給我們這樣一種理論:“你們要進窄門。因為引到滅亡、那門是寬的、路是大的、進去的人也多。引到永生、那門是窄的、路是小的、找著的人也少。”滅亡和永生是兩條路。兩條路的起點就不同,以寬門為起點,在安逸中墮落至滅亡;以窄門為起點,在坎坷中信奉至永生。兩條路從無交匯,之間似有楚河漢界,黑白分明。
而余華卻有意識的模糊了滅亡和永生的界限,削弱了二者強烈的對峙感?!兜谄咛臁分?,肉體的滅亡分為兩種情況:“有墓地的得到安息,沒墓地的得到永生?!蹦沟兀蔀楹饬恳粋€亡靈最終狀態(tài)的標準。擁有墓地,就終究擺脫不了身外之物的糾纏與紛擾——等候火葬的貴賓區(qū)域與普通區(qū)域,進口的火化爐和國產的火化爐,壽衣的材質與骨灰盒的價格,墓地的大小與風水。因而,有墓地的亡靈在自己的物質欲望里得到肉體的安息。沒有墓地的,身體和欲望都隨著春天的到來慢慢腐爛,消失殆盡,然后獲得死而平等的權利,遺留一副純粹的骨骼,和一顆豐盈的心。
因為生前一無所有才獲得死而平等的權利,看似美好,卻建立在殘忍之上,這正是“死無葬身之地”完美外表下的悲劇內核。它是對世外桃源尋而不得后的妥協(xié)與讓步。
余華在《第七天》中教給我們的死亡是——“死亡不是失去生命,而是走出了時間?!薄八罒o葬身之地”里的亡靈們走出了時間,獲得了永生,那是一種狀態(tài),一種永生的精神狀態(tài)。這種死而平等的狀態(tài)從一定程度上淡化了死亡帶來的恐懼,為漂泊的心靈提供了棲息之所。
三、作家愿望:理想生活的希冀與世俗的倒影
中國傳統(tǒng)的烏托邦世界大多是封閉型的,無論是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還是李汝珍《鏡花緣》中的君子國,都是與世隔絕、不與外人往來的。然而,這些看似神秘的烏托邦世界卻往往有相對具體的時間和人物,通往理想國的途徑又往往是機緣巧合、誤打誤撞。這似乎是在給讀者一種暗示——烏托邦世界并非遙不可及。作者們虛景實寫,不遺余力地描繪理想生活的美好,為虛構的世界增添了幾分現(xiàn)實感。他們想要傳達給讀者的,更多是對安寧和平的社會的向往,對獨立自由的心靈園地的希冀。他們的語言讓讀者沉浸于理想的國度,幾乎忘卻了現(xiàn)實社會的紛擾與痛苦。
與余華同時代,作家格非的“江南三部曲”中,與世隔絕的湖心小島花家舍則是革命烏托邦的社會縮影,它起始于美好和平的愿望,終結于人的自私與貪欲,似乎又在向讀者暗示著一個烏托邦悖論——一個人人富足、沒有痛苦、沒有矛盾的理想國,其根本特征是社會擁有嚴密不可更改的秩序,并且人們的價值觀念高度一致。而嚴密的秩序意味著有人具有更高的約束權,價值觀念高度一致意味著社會的多元性被抹殺,那么這樣的烏托邦究竟是天堂還是煉獄呢?格非親手建立起這個匠心獨具的桃花源,又親手在這凈土之上導演出一幕幕人間慘劇,剝落空想的外衣,將人性的原罪與命運的無常盡數展露于讀者面前。
余華似乎覺得這還不夠。
于是在他的筆下:鼠妹想要跳樓自殺,網友們紛紛告訴她該怎么死,卻沒有人勸她不要死;楊飛和譚家飯店老板全家死于火災,只能自己為自己戴孝;李月珍飛來橫禍被車撞死,骨灰盒里裝的骨灰竟不是她自己的……這些看似荒謬無稽的故事,真真切切地發(fā)生在現(xiàn)實生活中。被看者的悲傷與苦難,在看客口中成為茶余飯后的談資,新聞一個接著一個,看客們卻始終保持著無關痛癢的冷漠與麻木。因而,在描述現(xiàn)實世界的時候,余華如同一個冷靜的醫(yī)生,用手術刀將病態(tài)社會的膿包一一切割開來,將其骯臟不堪的一面展現(xiàn)給讀者。而面對“死無葬身之地”,他卻表現(xiàn)出少有的溫柔,曾經“苦難中見溫情”的元素再次充斥在字里行間。他創(chuàng)作出這片凈土,除卻對理想生活的希冀,更多是出于對小人物的悲憫。
古往今來,人類一直向往著自己心中的烏托邦世界,那是人類的生之所愿。但是當余華以死寫生的時候,源遠流長的疲憊感被放大,生命消失殆盡的虛無感逐漸清晰,明明是虛擬的亡靈世界,卻讓讀者在似曾相識中感受到真實,這種真實幾乎超過了對桃花源的感知。桃花源是遠在天邊的虛空幻想,而死無葬身之地,它是世俗的倒影,看似荒誕的真實讓人不寒而栗,看似冰冷的溫情又讓人百感交集。
魯迅先生在《野草》中寫道:“于浩歌狂熱之際中寒,于天上看見深淵,于一切眼中看見無所有,于無所希望中得救?!薄八罒o葬身之地”既是對傳統(tǒng)烏托邦世界的顛覆,也是其創(chuàng)作愿望的延續(xù)。它是作者洞察人生苦難之后對人類生存困境的關照,是一絲希望、一抹溫柔。
參考文獻:
[1]余華.第七天[M].北京:新星出版社,2013.
[2][英]萊爾.《馬太福音》釋經默想[M].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2015.
[3][法]蒙田.蒙田隨筆[M].上海:上海三聯(lián)書店,2008.
[4]魯迅.野草[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56.
老師評語:
角度很好,結構完整,圍繞烏托邦問題層層論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