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桂元
細讀各地關于議案建議辦理情況的報告,不難發(fā)現(xiàn)一個鮮明的對比:在每年年初的人民代表大會會議期間,雖然只有短短幾天時間,卻能收到代表提出的議案建議成百上千件;而在長達三百余天的閉會期間,代表提出建議、批評和意見卻寥寥無幾,大多不上兩位數(shù),有的甚至為零。筆者認為,進入新時代,代表要交好閉會期間的履職答卷,首要任務是在閉會期間多走訪調(diào)研、多提意見建議。
代表提出意見建議,是憲法和法律賦予人大代表參與管理國家事務、監(jiān)督國家機關工作的一項重要權利,對于促進“一府一委兩院”工作、推動當?shù)亟?jīng)濟社會發(fā)展具有重要作用。代表法明確規(guī)定:“縣級以上的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在本級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有權向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提出對各方面工作的建議、批評和意見?!?由此可見,代表在閉會期間提出對各方面工作的建議、批評和意見,是閉會期間代表履行職責的一個法定途徑,與會議期間提出議案建議有著同樣重要的意義。
為何會形成這一鮮明的對比?究其原因,不外乎“三個不到位”:一是思想認識不到位。對人大代表的權利、義務理解不透徹,特別是對閉會期間代表該履行哪些職責不清楚,甚至不知道閉會期間也可以提建議。二是履職信心不到位。現(xiàn)實中,議案建議辦理效果與代表期望存在差距,一定程度上挫傷了代表履職積極性。個別代表甚至坦言,會議期間所提建議尚且如此,閉會期間想必更加嚴重,與其“白提”,不如不提。三是知情知政不到位。缺乏暢通的信息溝通渠道,代表密切聯(lián)系選民和群眾的工作機制和保障機制不健全,導致代表難以了解本地區(qū)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情況,難以掌握人民群眾的所思所盼,最終難以提出科學性、針對性強的意見建議。
其實,大量意見建議扎堆上會,勢必導致承辦單位“一來一大摞”和“集中辦理”,一些單位為了早辦完、早完成任務,倉促行事,影響到了意見建議的辦理質(zhì)量。與此相反,閉會期間提交的意見建議,往往更能引起人大常委會和承辦單位的關注和重視,承辦單位也會安排充裕的時間和足夠人力去針對問題進行調(diào)研,化解矛盾、解決問題,建議辦理質(zhì)量自然會更高。那種只有在大會上提出建議才會得到重視的想法,充其量只是一種“會議效應”罷了。同時,與會議期間個別代表為完成數(shù)量任務而臨時抱佛腳相比,閉會期間提出的建議,一般都是代表在深入視察調(diào)研、廣泛征求意見并充分醞釀后提出來的,建議質(zhì)量更高。這樣的建議,既順應民意,又完全跟上“一府一委兩院”的工作節(jié)奏,與“一府一委兩院”工作實現(xiàn)無縫對接,達到了獻真言、提良策的目的,不僅選民擁護,承辦單位也更支持。
代表在閉會期間提出意見建議,是監(jiān)督支持“一府一委兩院”工作,反映群眾訴求最及時、最直接、最高效的方式和途徑。因此地方各級人大要強化措施,充分調(diào)動代表閉會期間履職行權的積極性,鼓勵代表多提建議、提好建議;加強組織指導,努力探索提高人大代表閉會期間履職積極性的長效機制;強化服務保障,為人大代表履職創(chuàng)造良好環(huán)境和條件。在人代會代表議案建議辦理工作日趨規(guī)范的同時,各級人大還要抓好閉會期間代表建議的辦理工作,推動辦理工作規(guī)范化、制度化。
無論時代怎樣發(fā)展、工作如何創(chuàng)新,人大代表發(fā)揮作用的主要渠道仍然是提出議案、建議、批評和意見,以此來反映人民群眾的呼聲,參與國家和社會事務管理。人民代表大會閉幕了,人大代表履職卻不能“閉幕”。人大代表要強化代表意識、履職意識,人大常委會和“一府一委兩院”要通力協(xié)作,不斷暢通代表的知情知政渠道,組織好閉會期間的代表活動,做好代表建議的收集、整理、交辦、辦理、督辦等工作,鼓勵代表在閉會期間多提建議、提好建議,讓閉會期間的履職同樣精彩,讓閉會期間提建議成為代表履職的新常態(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