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云貴兩地布依族的婚俗儀式音樂比較研究
——以云南省羅平縣浪歪村及貴州省紫云縣黑石頭村為例

2018-11-17 08:19:58云南大學民族音樂學研究中心
民族音樂 2018年5期
關鍵詞:婚俗布依族新郎

■王 芳(云南大學民族音樂學研究中心)

布依族是我國西南地區(qū)南盤江、北盤江和紅水河流域的古老少數(shù)民族。布依族主要分布在云貴高原和廣西的部分地區(qū),即貴州省的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安順及貴陽地區(qū),云南省的羅平縣、富源縣及與貴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接壤的部分地區(qū)以及廣西壯族自治區(qū)與貴州接壤的部分地區(qū)。在布依族的文化生活中,婚姻文化承載著本民族繁衍后代和傳承民族傳統(tǒng)風俗的功能。它是布依族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布依族的宗教、語言、習俗等文化要素及文化觀念的發(fā)展變遷都能通過婚姻制度和婚俗儀式得以展現(xiàn)。本文將不同地區(qū)的布依族婚俗儀式音樂放置于同一時代的現(xiàn)代自然生態(tài)環(huán)境中進行比較,通過分析二者間產(chǎn)生差異的原因,討論現(xiàn)代文化對兩地布依族文化的影響以及兩地布依族在現(xiàn)代文化沖擊下是如何傳承本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

■布依族婚戀習俗

歷史上布依族婚姻遵循“同宗不婚、姑舅表婚、門當戶對、財禮論親”的原則。布依族的婚姻是一夫一妻制。布依族婚姻的締結,在不同時期、不同地區(qū)存在些許差異。明代布依族的婚姻締結是自由選擇和憑媒說合兩種制度并行。《大明一統(tǒng)志》說“男女自婚”,即自由擇偶;弘治《貴州圖經(jīng)新志》說“歌唱相悅者,然后論姿色妍媸,索牛馬多少為聘禮”,即男女雙方自由選擇,再由父母出面議定聘資;而清平衛(wèi)(今凱里西北)是“婚姻用媒妁”,即憑媒說合。新中國成立之前,布依族社會中也存在父母包辦的婚姻現(xiàn)象。在這種婚姻中,男女往往要到洞房花燭夜才見面相識,因為沒有愛情基礎,往往釀成很多悲劇。若女方看不上男方,便以“定貫”的方式長住娘家表示抗婚;若男方看不上女方,則會到處尋找心儀之人。結果,引發(fā)許多民事糾紛甚至是刑事案件,直到新中國成立后,男女青年才真正獲得戀愛自由。

近代布依族的婚姻締結,一般有以下4個步驟:

1.擇偶。舊社會時期,布依族大多盛行早婚和包辦婚姻,因為須由父母做主,所以在擇偶上也受到許多傳統(tǒng)舊俗、封建關系和迷信禁忌的限制。比如“姑舅表婚”“姨媽親”“不同輩不婚”“同姓同宗不婚”“異族不婚”“階級不同者不婚”“八字不合者不婚”以及“面部有忌諱的缺陷和特征者不婚”(如眼淚痣不吉利,暴牙會短命等)。在傳統(tǒng)的擇偶時期,布依族盛行“浪哨”習俗,這是布依族特有的青年男女戀愛的社交活動,青年男女通過對唱情歌的方式建立愛情。按照不同地區(qū)漢語習慣的叫法,“浪哨”也被叫作“趕表”“打老表”“鬧門墻”或“坐表”等。

2.訂婚。男方選中姑娘后,即請媒人前去提親。媒人說親一般要往返至少3次才能決定,越是費周折,越表示這位未來兒媳婦的珍貴。親事說定后,男方家便開始張羅訂婚儀式。擇定日期后,男方請人送禮品至女方家,雙方并在所擇日期當日同時在各自家里熱鬧大辦“定親酒”。在定親儀式上,雙方需要商定“拿八字”和“議定聘金”兩件大事。

3.要八字,或稱“背八字”。女方請八字先生寫好女子的生辰八字,加上米、鹽、茶葉、黃豆,名曰“鹽茶米豆”,莊重置于盤中送給男方;男方再請童男童女和聲望高的長輩前去接八字,而后請八字先生根據(jù)男女雙方的生辰八字推算合適的婚期吉日,通知女方。

4.結婚。定下婚期后,男女雙方家人及其寨子親朋好友便開始忙于準備婚事的各項事宜,如準備嫁衣、打家具、舂糍粑、備酒肉等。與漢族婚俗一樣,舊時的布依族迎親也講究新郎騎馬、新娘坐轎,有的地區(qū)是新娘步行到男方家。結婚頭一天,新郎在數(shù)位好友的陪同下,帶上備好的糍粑酒肉等到新娘家迎親。迎親隊伍接近新娘家大門時,便開始吹奏嗩吶曲《進門調》。當天,女方家設宴款待新郎及其親朋,并以對歌形式通宵達旦。天亮后,迎親隊伍再奏嗩吶曲《開門調》,接上新娘,帶上女方家備好的嫁妝,前往男方家。到達新郎家時,親朋以歌舞形式迎接新娘進新房,而后再次以對歌方式進行歡慶。傳統(tǒng)布依族婚禮,不鬧洞房,只興對歌。對歌時長短為一夜,長至五六個晚上?;槎Y完畢后,新郎新娘正式結為夫妻,傳統(tǒng)布依族婚俗中還有“不落夫家”的習俗,即新娘在婚禮完畢后,隨即返回母家,待成年后再舉行“戴假殼”儀式,由夫家正式接回,進入正常夫妻生活。

■云南省羅平縣浪歪村的布依族婚俗儀式

云南省羅平縣浪歪村坐落在多依河畔的山間,隸屬的魯布革布依族鄉(xiāng)是云南省僅有的兩個布依族鄉(xiāng)之一。浪歪村居住的100多戶人家均是布依族,分散而居,有的是一戶人家獨住一個山頭、有的是幾戶人家聚居在一個山坡。這里的布依族從十來歲起就開始學習布依族山歌,十五六歲就開始在趕集或集會時進行“浪哨”。然而,在現(xiàn)代社會的急劇變化下,現(xiàn)在村里的多數(shù)青年由于長期在外讀書或打工,對傳統(tǒng)的山歌或“浪哨”較為陌生。年輕一代村民的婚姻從過去的父母包辦婚姻轉變?yōu)樽灾骰橐?,擇偶戀愛的方式也由原先的“浪哨”對歌形式向朋友介紹或自由選擇形式進行變遷?!罢f媒”和“要八字”的習俗也逐漸被“情感第一”所代替。

然而,對于操辦婚禮的程式,村中的布依族長輩依然希望年輕人按照布依族傳統(tǒng)進行。比如,村官李天培的兒子的婚禮就是按照當?shù)貍鹘y(tǒng)布依族習俗完成。新郎中專畢業(yè),從未學過布依族山歌和“浪哨”,他認為“浪哨”已是上一輩人的事了;新娘是另一個布依族村寨的布依族,臨滄師范學院司法專業(yè)畢業(yè)。二人經(jīng)朋友介紹,相識相戀。迎親當天,身著布依族服飾的新郎到女方家的迎親過程依次經(jīng)歷了:準備雙數(shù)彩禮—上門迎親—娘家人攔路拿糍粑—男方長輩敬奉女方祖先—女方的女性長輩與男方的男性長輩對唱《娶親調》—女方的女性長輩對女兒進行囑咐,歌唱《臨嫁訓女》。最后兩個歌唱過程從晚飯時間開始,一直持續(xù)到夜間。傳統(tǒng)的《臨嫁訓女》由新娘母親歌唱,但是由于現(xiàn)代的年輕父母多數(shù)已不會布依語或不會演唱布依族歌,因而現(xiàn)在的《臨嫁訓女》改由女方較為年長的女性長輩進行演唱。

次日凌晨一點,新娘打著紅傘告別母家,隨新郎及迎親隊駕車來到男方家。此時的男方家,親朋聚集,等候新娘的到來。迎進新娘后,身為布摩的李天培用布依語為新人念唱布依族《保福經(jīng)》進行祝福。儀式完畢,新郎的男性長輩們聚集堂屋把酒迎歡,慶祝一直持續(xù)到天明?;槎Y三天三夜的喝酒慶祝,始終沉浸在誠摯的歌聲中,親友們通過布依族傳統(tǒng)的歌唱方式表達著祈福與感恩之情。

新娘在婚禮的次日晚由娘家親人接回,以完成布依族“不落夫家”的傳統(tǒng)婚俗。然而,現(xiàn)在的“不落夫家”多半是流于形式。3天后,新郎便接回新娘,一同外出工作,開始了他們的二人世界。

■貴州紫云縣黑石頭村的布依族婚俗儀式

貴州省紫云縣黑石頭村坐落在火花鄉(xiāng)東部的槽子上,交通便利,四通八達,近年來政府大力發(fā)展村寨鄉(xiāng)鎮(zhèn)的交通及工業(yè),促進了村民的生活水平。黑石頭村幾十戶人家聚居于寨子交通主干道兩旁,村戶以布依族為主,有極少數(shù)漢族和苗族。黑石頭的布依族青年外出打工學習的居多數(shù),幾乎不再采用傳統(tǒng)的“浪哨”方式擇偶戀愛,逢年過節(jié)或趕街集會時進行的“浪哨”也多為娛樂為主。年長的布依族村民還保持著山歌傳統(tǒng),多用于重要節(jié)慶場合。青年男女的結合多以自由戀愛為主,與外族通婚也不為罕見,追求“要八字”的習俗相對較少。

如今的黑石頭村青年男女操辦婚事,以多元文化的方式進行,即追求現(xiàn)代氣息濃郁的漢式審美,又保持著布依族傳統(tǒng)習俗的祈福程式。在場面上,以隆重熱鬧為主。例如,村民王小呂的婚禮就是一個比較典型的結合多種文化的現(xiàn)代布依族婚禮。王小呂是黑石頭村布依族,經(jīng)朋友介紹結識了另一個布依族村寨賀慣的布依族姑娘韋丹丹。迎娶新娘當天,男方的親朋好友殺豬宰牛備宴、吹氣球包喜糖、舂糍粑、寫對聯(lián)、掛喜字布置新房。此時的新郎身著西服,隨著由20輛小轎車組成的迎親車隊于傍晚來到新娘家。進門前,由女方家兩名女性長輩與男方的兩名男性長輩隔著一根長竹竿用漢語對唱《攔路歌》。之后,新郎及其朋友還經(jīng)歷了與漢族一樣的“闖關接親”儀式。最后,打著紅傘接上身著紅色西式禮服的新娘時,已快天明。

到達新郎家時,布依族傳統(tǒng)喇嘞隊已開始吹奏迎親曲迎接新人。新人完成堂屋內拜堂儀式后,便來到房屋外,由布摩用漢語念《保祈?!?,并把大紅綢緞及新衣新鞋交給新郎。祈福儀式完畢,新郎新娘在喇嘞隊的伴奏中,按照漢族現(xiàn)代婚禮迎賓的方式,到房屋正門處迎接賓客。此時,在房屋正門前的主道路上,由兩名布依族少女撐起一根竹竿攔截賓客,按傳統(tǒng)習俗要求賓客進行《攔路歌》對唱后方可進入。有的賓客甚至結伴組隊前來喝喜酒,還帶上各自的布依族喇嘞隊,以表祝賀。據(jù)拍攝者介紹,婚禮結束后,新娘并不進行專門的“不落夫家”儀式,而是與新郎一同擇日回娘家拜見親朋后,返回夫家正常生活。

■兩地布依族婚俗儀式音樂比較

從上述內容可以看出,云南羅平縣浪歪村和貴州省紫云縣黑石頭村的婚俗儀式進程大致相同,都經(jīng)歷了布依族傳統(tǒng)婚俗儀式的4個基本步驟,即“擇偶—訂婚—拿八字—結婚”,其中每一個步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變化。從儀式音樂的角度來說,傳統(tǒng)的4個婚俗步驟里,“擇偶”與“結婚”是包含音樂要素的兩個主要步驟。然而,較為可惜的是:布依族傳統(tǒng)的“擇偶”是通過“浪哨”的對唱方式來完成,但如上述所說,浪歪村和黑石頭村的年輕一代布依族青年男女,已不再采用這一傳統(tǒng)方式進行戀愛。因此在兩個案例中,都沒有浪哨對歌的記錄。在“結婚”這一步驟中,兩個婚禮都含有一定的歌曲實踐要素,但各自婚禮中歌曲實踐的程式和內容都有所區(qū)別,見表1。

表1:浪歪村與黑石頭村的婚俗儀式音樂實踐對比圖

如表1所示,兩個村寨在結婚儀式上更加注重對布依族傳統(tǒng)歌曲的使用,但在歌唱語言的選用上,浪歪村以布依語為主,黑石頭村以漢語為主。浪歪村的結婚儀式在女兒出嫁這一程式中,長輩體現(xiàn)出對晚輩具有較強的道德禮儀訓誡感,顯示出家族教育中對長幼尊卑和禮節(jié)禮數(shù)的重視程度。首先就是雙方長輩代表,需要鄭重地坐在堂屋內用布依語對唱《娶親調》,以表示兩個家庭對此次婚姻的重視程度,見圖1及圖2;其次是新娘的女性長輩對女兒唱《臨嫁訓女》,表示娘家在女兒臨行前對女兒成家后如何為人妻、為人母的囑咐及教導,見譜例1及圖3。

圖1 、圖2:云南羅平縣浪歪村新郎到新娘家接親時,新娘的女性長輩及新郎的男性長輩,聚集在堂屋里,雙方對唱 《娶親調》。

譜例1:浪歪村新娘娘家歌唱《臨嫁訓女》,選段。

圖3:云南省羅平縣浪歪村婚禮:到新娘家所在村子娶親時,新娘的女性長輩用布依語對新娘唱《臨嫁訓女》

然而,黑石頭村卻將儀式音樂的重心放于完成接親后的夫家,并且整個結婚儀式都以用漢語演唱的《攔路歌》為主要音樂素材,見圖4至圖6。不論在新娘娘家進行的《攔路歌》,還是在新郎家迎賓儀式中演唱的《攔路歌》,二者曲調一樣,歌詞內容因場地變化而稍有改變,如譜例2所示。

譜例2:黑石頭村《攔路歌》主旋律,歌詞以新娘娘家唱段為例。

在此需要說明,在布依族的社交禮儀中,演唱《攔路歌》與敬攔路酒一樣,是布依族表達對客人誠摯歡迎的重要方式。再者,布依族喇嘞隊是一個小型樂隊,由兩個嗩吶手、一個小镲和一個小鼓組成,這種樂隊通常用于節(jié)慶事宜,以使場面顯得熱烈和豪邁,見圖7??梢?,黑石頭村的結婚儀式顯得更為注重款待賓客及活躍夫家喜慶氣氛。

圖4:貴州紫云縣黑石頭村婚禮:到新娘家所在的賀慣村娶親時,由新娘的女性長輩用漢語進行《攔路歌》對唱。

圖5 :《攔路歌》對唱,竹竿里面是圖2中兩位女方的女性長輩,竹竿外是兩名男方的男性長輩。

圖6:貴州紫云縣黑石頭村婚禮中迎賓時,賓客用漢語對唱《攔路歌》。

圖7:迎賓時的布依族喇嘞隊,前排兩個嗩吶,后排一個鼓和一個小镲。

摩教作為布依族傳統(tǒng)宗教,它是一種準人為宗教形態(tài),是布依族祭祀儀式的重要組成部分。摩教中使用的《摩經(jīng)》是布依族在舉行各類儀式時念唱的經(jīng)文的總稱,包括各種名稱、內容和用途不同的具體經(jīng)典。摩教沒有嚴密的宗教組織,一般是以“布摩”為首,帶幾位徒弟,形成一個布摩班子。摩經(jīng)以布摩進行詠唱的方式進行,摩經(jīng)音樂是布依族古歌的一種類別,布依族古歌是摩經(jīng)的重要載體。除古歌外,摩經(jīng)儀式中通常還伴有其他形式的歌唱、樂器演奏及舞蹈,如《溫經(jīng)》中的演唱曲《歌打蜂》、喪儀嗩吶曲《哭靈調》及摩教舞蹈《銅鼓刷把舞》(伴奏樂器:銅鼓、皮鼓、竹竿)。在本文兩個案例中,都有布摩念唱《保福經(jīng)》的儀式,但是各自祈福的方式和內容稍有差別。在浪歪村,新娘于凌晨進入夫家,完成敬拜夫家祖先后,由布摩李天培在宴席餐桌旁莊嚴地用布依語為兒子兒媳念唱《保福經(jīng)》,見圖8。待布摩念經(jīng)完畢,親朋才可開始歡慶宴席。相對而言,貴州黑石頭村的祈福儀式較為喜慶和對象單一化?;槎Y清晨,布摩帶上女方家贈送新郎的新衣、新鞋、新帽等,來到新郎家堂屋門前,一邊用漢語念唱《保福經(jīng)》,一邊為新郎進行贈禮、穿戴、披掛紅布的儀式,見圖9。這個儀式中主要由布摩代表新娘的家人對女婿的祈福以及對女婿照顧女兒的囑咐。

圖8:浪歪村布摩李天培為兒子兒媳念唱

圖9:黑石頭村布摩一邊念唱《保福經(jīng)》,一邊為新郎披掛紅布,傳遞新帽、新衣、新鞋,以表祝福。

■兩地婚俗儀式音樂存異的成因分析

按照生態(tài)人類學的學科理念,“對人類創(chuàng)建與捍衛(wèi)的文化應當理解為人類與其他生物種群之間的有機關系以及人類與氣候、土壤、水等無生物因素的相互影響全部納入到生態(tài)系統(tǒng)的關系網(wǎng)絡”。也就是說,人類文化是一種生態(tài)系統(tǒng)的關系網(wǎng)絡。人類學研究中的環(huán)境概念可以被概述為“自然環(huán)境”(生物物理性環(huán)境)和“認知環(huán)境”(心理社會性環(huán)境)。為了克服長期把人類環(huán)境和自然環(huán)境相對立,生態(tài)人類學家John W.Bennet t提出了“社會自然體系”的分析框架(Bennet t,1976),將“自然環(huán)境”和“認知環(huán)境”作為一個整體來討論。人類文化通過“適應”來協(xié)調文化自身內部結構與環(huán)境外部壓力的關系。全京秀老師認為,若將文化視為適應系統(tǒng),適應便可被定義為兩種概念,即“適應戰(zhàn)略”和“適應過程”。當文化為了保持自身的永續(xù)性時,它會采取相應的適應戰(zhàn)略加工環(huán)境,使形成的特定外部環(huán)境與其達成穩(wěn)定關系;當文化為了提高自身的生存機會時,它也可能會根據(jù)對自身有意義的環(huán)境進行自我改變的適應戰(zhàn)略。兩種適應戰(zhàn)略,無論哪一種,在對其加以反復使用長期積累后而產(chǎn)生的文化變遷就是適應過程。本文將根據(jù)上述理論及方法,對浪歪村和黑石頭村的婚俗儀式音樂存在的差異進行討論分析。

1.自然環(huán)境差異

浪歪村地處多依河畔的山間,交通相對落后,自然環(huán)境相對封閉,如圖10;黑石頭村地勢較為平坦一些,交通便利,村戶聚集于公路干道旁,如圖11。首先,地理環(huán)境的差異體現(xiàn)在婚禮舉行的場地選擇上。李天培兒子的婚禮集中在房屋中進行,相反,黑石頭村的王小呂的婚禮幾乎全程在庭院外完成,并包含了較長時間、場面較隆重的戶外迎賓過程(含布依族喇嘞隊演奏及《攔路歌》對唱)。李天培家處于半山腰,村戶間均是山間羊腸小道,這可能是李家未進行隆重的戶外婚慶儀式的原因之一。道路的便利也許成為王家婚禮采納眾多喇嘞隊吹奏和多人多次對唱《攔路歌》的優(yōu)勢之一。

圖10:浪歪村

圖11:黑石頭村

其次,便利的交通所帶來的經(jīng)濟效益也間接影響到了婚俗儀式的舉辦方式。黑石頭村所屬的火花鄉(xiāng)以工業(yè)和農(nóng)業(yè)為主要發(fā)展產(chǎn)業(yè),全鄉(xiāng)村村相通,交通發(fā)達,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村民生活水平得以大幅度提高。良好的經(jīng)濟基礎是支撐王家邀請龐大的迎親車隊及多組布依族喇嘞隊的重要條件之一。而且,傳統(tǒng)的布依族婚俗講究門當戶對,基于新郎贈予新娘娘家的彩禮以及新娘家回贈新郎的禮品數(shù)量,便可大致知曉雙方家庭的經(jīng)濟狀況。

再者,布依族人口分布情況也是產(chǎn)生兩地婚俗儀式歌唱所用語言差異的原因之一。浪歪村100戶村民均為布依族,而且,如上述分析,相對落后的交通導致村寨較為封閉,也間接保持了布依族語言免受其他民族語言的侵擾。而黑石頭村除了交通便利所帶來的外文化侵襲外,它還是以布依族為主的多民族雜居村寨,因而布依語的使用率大不如浪歪村。兩個婚俗儀式中的布依族山歌的語言使用情況便可清晰體現(xiàn)這一差異。

2.認知環(huán)境差異

基于上述自然環(huán)境分析,兩個村落的布依族族人對于傳統(tǒng)的婚俗習慣存在認知差異。首先,對傳統(tǒng)儀式的認知不同。浪歪村的李天培是少有的通曉布依族摩經(jīng)文化的布摩,他敬重本族文化,是祖輩生活在相對封閉的但自然環(huán)境優(yōu)美的浪歪村的傳統(tǒng)布依族人;而兒子是從小到外地接受現(xiàn)代教育的中專畢業(yè)生,不會浪哨、不會布依話,更未曾學過布依族山歌,年輕的新郎認為“浪哨是上一輩人的事”??梢?,布依族傳統(tǒng)文化在村寨這一相對集中封閉的自然環(huán)境中,包括常年生活在村里的布依族族群認知中,得以妥善保存并獲得適當發(fā)揮;而在年輕一代的布依族青年的思想意識,布依族傳統(tǒng)文化似乎只是一種自我身份認同的象征,并未得以真正的學習和傳承。然而,為了承繼本族傳統(tǒng)文化,嚴格的父親堅持將婚禮按照傳統(tǒng)布依族習俗進行,包括服飾、禮俗禮節(jié)等。即便新人雙方都是現(xiàn)代化培育下的產(chǎn)物,不僅受過專門的科學教育,還接受過現(xiàn)代流行文化的熏陶,但李天培依然以行使父權作為適應戰(zhàn)略來維護及傳承布依族傳統(tǒng)文化。另一方面,在黑石頭村王家的婚禮上,顯得現(xiàn)代氣息較為濃郁。從娶親到婚禮結束,王家的新郎新娘始終未著布依族服飾。甚至在以答謝為最終目的的《攔路歌》儀式中,長輩們也是通過漢語進行演唱。并且王小呂的新娘娘家也沒有像李家一樣以布依語演唱《臨嫁訓女》來強調對女兒訓導,反而以類似現(xiàn)代漢族婚俗的“新郎闖關”形式來完成娶親儀式,要知道,傳統(tǒng)布依族婚俗是以對歌為主要儀式方式。

其次,歌曲的選擇體現(xiàn)出兩家人對傳承布依族文化的認知差異。李家雙方看重對兒女的教導,從娶親時雙方長輩鄭重對唱《娶親調》,到娘家人對新娘歌唱《臨嫁訓女》,再到夫家長輩李天培莊嚴地唱念《保福經(jīng)》,一系列以布依語演唱的儀式歌曲表達了長輩極力在現(xiàn)代化時代中營造傳統(tǒng)布依族文化氛圍,并希望子女將本族文化傳承發(fā)揚的美好愿望。相反,王家婚禮上的布依族《攔路歌》演唱儀式更像是適應現(xiàn)代化生活的傳統(tǒng)習俗點綴。雖然歌曲始終由年長的長輩進行演唱,但整個過程既沒有使用布依語,也沒有專門的年輕一代的儀式表演對象,未曾表達出兩代人之間的文化繼承。持續(xù)出場的不同喇嘞隊在吹奏的曲調選擇上未出現(xiàn)鮮明突出的主題,似乎只是為了親朋聚會而制造的某種聲勢。布摩對新郎念《保福經(jīng)》,沒有涉及新娘的內容,不禁讓人產(chǎn)生有關布依族婦女地位失衡的思考。

■結 語

綜上所述,云南省羅平縣浪歪村的布依族婚禮相對質樸,對本族的傳統(tǒng)文化禮儀,尤其是長輩對子女的訓導戒律方面,表達鮮明;在現(xiàn)代文化濃郁的社會生活中,對本族語言和傳統(tǒng)歌曲的使用及保持也相對完好。這也許可以歸功于浪歪村所處的相對封閉的自然地理環(huán)境,雖然村寨的經(jīng)濟及交通條件不太發(fā)達,但其布依族傳統(tǒng)文化以及本族族群的傳統(tǒng)意識形態(tài)卻因此免受了較大較多的現(xiàn)代文明沖擊,加上布依族村民對傳承自身文化的努力奮斗,從而使布依族傳統(tǒng)文化得以較為完好地保存及維護。相比之下,物質生活條件相對較好的貴州紫云縣黑石頭村,在對布依族本族文化的維護及保存上就略顯不足。從整個婚俗過程來說,其漢化程度較深,比如新郎新娘的衣著裝扮、婚禮儀式的選用、《攔路歌》的語言使用等等。關于布依族傳統(tǒng)民族精神和道德教義的傳承,也顯得略有遺失,婚禮全過程著重突出與親朋的聚集歡慶,長輩與后輩之間沒有顯示出相關布依族文化的承繼儀式。黑石頭村村民在傳承保護布依族民族文化方面,顯得不夠深刻強烈。然而,兩個村寨的婚俗儀式都可以被認為是各自所屬生態(tài)環(huán)境與自我民族意識共同作用的產(chǎn)物。浪歪村李家表現(xiàn)出自主性對現(xiàn)代文化的抗爭,使布依族傳統(tǒng)文化在現(xiàn)代社會文化生活中保留了一席之地。而黑石頭村王家便顯得更加順應現(xiàn)代文化的主流,其自身民族文化因自我民族意識的減弱而未得以有力保持,導致本村的布依族傳統(tǒng)文化受到外來文化的影響較大。當然,客觀分析,形成這些現(xiàn)象差異的因素不能排除以下兩點:1.視頻錄制的目的及手段差異。浪歪村婚禮的視頻錄制屬于官方行為,具有宣傳民族文化、發(fā)揚民族精神的本意;而黑石頭村婚禮的錄制純屬個人行為,意在記錄自家喜事,以做留念。因而,在兩個婚禮的拍攝過程中不免有外部干預因素。2.視頻錄制的時間差異。浪歪村婚禮錄制時間為2015年,與2018年錄制的黑石頭村婚禮之間相差3年,在此期間,浪歪村的婚俗儀式是否得到變遷?其變遷結果是否與黑石頭村婚禮相似?這些都需要進一步深入調研。

本文旨在將同一時代下的同一民族的婚俗儀式音樂放置于不同自然環(huán)境中進行比較,以期通過生態(tài)人類學、民族音樂學等多學科的理論方法尋找出自然生態(tài)環(huán)境影響傳統(tǒng)民族音樂文化的成因,并希望通過對比分析這些變遷因素,為布依族民族文化的傳承找到科學合理的維護方法。更深層次的自然生態(tài)環(huán)境與民族文化之間的關系及作用,仍需更多、更詳細的學習研究。

猜你喜歡
婚俗布依族新郎
關于布依族舞蹈的傳承與發(fā)展論述
戲劇之家(2022年36期)2023-01-20 18:35:15
新郎與新狼
《瑤族婚俗古歌都才都寅譯注》
海外星云(2021年6期)2021-10-14 07:20:20
貴州布依族民歌中女性意識的覺醒——以黔西南布依族《十二部古歌》為例
農(nóng)家妹子娶新郎
巴厘島婚俗:新人可以為愛私奔
幸福(2016年9期)2016-12-01 03:08:53
“眼鏡新郎”透過鏡片看到你的心
幸福(2016年9期)2016-12-01 03:08:46
中國各地的“捧腹”婚俗
幸福(2016年6期)2016-12-01 03:08:33
布依族古村落平寨
明清小說婚俗描寫的特征及功能初探
唐山文學(2016年11期)2016-03-20 15:25:58
巴林左旗| 曲水县| 衡阳市| 长沙市| 石狮市| 枣强县| 临颍县| 吉林省| 阜平县| 余庆县| 宁德市| 荔浦县| 台东县| 磴口县| 洞口县| 荆门市| 佛坪县| 延川县| 南皮县| 塔城市| 西盟| 隆子县| 剑河县| 彝良县| 景谷| 敦煌市| 华宁县| 碌曲县| 五莲县| 佳木斯市| 景宁| 垫江县| 宁波市| 大足县| 台南县| 曲沃县| 株洲县| 云龙县| 泽库县| 峨眉山市| 泾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