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復海
1996年,21歲剛剛走出校門的于炎開,在一家規(guī)模不大的民營服裝廠當小職員,此時,24歲的李肖潘是這家廠子老總的秘書,兩人一見如故,很快便混成了鐵哥們兒。
處在企業(yè)最底層的于炎開兢兢業(yè)業(yè)、唯唯諾諾,生怕出現(xiàn)分毫差錯。而李肖潘則在廠子里橫行無忌,成天開著老總那輛奔馳560四處閑晃,看到于炎開,保準要大喊一聲:“上車,哥帶你去改善生活!”
改善生活的“據(jù)點”是廠子邊上一家高檔飯館。每到結(jié)賬時李肖潘總是一手挎著于炎開胳膊,一手拿著老總淘汰下來的大哥大,跟收銀臺的小姑娘瀟灑地說:“老規(guī)矩,客戶招待費!”
李肖潘春風得意,于炎開卻處境艱難。辦公室主任很不待見他,時常沒事找事的為難他,同事們也都見風使舵,一時間好像誰都能在他頭上踩一腳。
一天,也許是壓抑得太久了,于炎開突然將一摞文案狠狠砸在辦公桌上,大喊一聲:“老子不干了!”
辭職后于炎開還是選擇在一家同行業(yè)的工廠工作,依然步履維艱。仗著年輕,他決心重新為自己的人生做一次選擇。
那時傳媒業(yè)正如火如荼,從小喜歡寫作,大學時還在報刊上發(fā)表過幾篇小文章的于炎開決定轉(zhuǎn)行當記者。報社的試用期異常殘酷,不斷有人被中途淘汰,于炎開孤注一擲,咬牙堅持下來。
2002年,是于炎開做出這次重要人生選擇后的第五年,許久未見的兩兄弟相約“老據(jù)點”敘舊。此時的于炎開在傳媒界如魚得水,用他自己的話說是“每月工資4000多,一出家門就打車!”而那時,全國城鎮(zhèn)年人均可支配收入7703元,不及他兩個月的工資。
多年未見,本應敘不完的兄弟情,卻成了于炎開自己的脫口秀。從幾天前采訪的某市市委書記,到前一陣曝光的重大黑幕,于炎開談笑風生,李肖潘卻只能不住地點頭,插不上什么話。于炎開覺得3年不見,李肖潘像老了10歲。
原來,于炎開辭職后沒兩年,老廠長就去世了,李肖潘被新廠長打發(fā)到車間做質(zhì)檢員,再加上去年兒子降生,生活的擔子更重了。因為收入的問題,李肖潘跟妻子也是矛盾重重。
于炎開勸李肖潘重新選擇一份職業(yè),李肖潘沉默以對。畢竟已拖家?guī)Э?,任何選擇都不得不更加慎重。那頓飯結(jié)賬時李肖潘借故去了衛(wèi)生間……
不知什么原因,這次見面后,兩兄弟的聯(lián)系越來越少了。
二人再次見面是2013年。10多年間,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媒介和自媒體的崛起,傳統(tǒng)媒體受到巨大沖擊。于炎開所在的報社也沒能幸免,表現(xiàn)最為明顯的就是工資條上近10年沒變過的首位數(shù)字。
這次見面是在機場偶遇,由于要趕飛機,二人只匆匆寒暄了幾句,并互加了微信。于炎開看著一身名牌西裝的李肖潘邁著領導方步,走進了南航VIP專用休息區(qū),而自己手中機票上春秋航空明晃晃的4個大字,卻顯得格外刺眼。
加了微信,兩兄弟也算恢復了聯(lián)系。于炎開才知道,由于淘寶、京東等電商的興起,原來的廠子很快就倒閉,李肖潘被迫迎來了人生的一次重要選擇。那時,本市的一家餐飲O2O外賣平臺剛剛成立,正面向社會招聘管理人員。新興行業(yè),前途未卜,李肖潘打算放開手腳拼一次。如今,這家平臺已經(jīng)發(fā)展成為行業(yè)內(nèi)的三巨頭之一,早已升任集團高管的李肖潘,在事業(yè)上取得了巨大成功。
偶遇一年后,李肖潘邀于炎開到自己的辦公室敘舊。看著李肖潘那張4米長的老板桌,再想到報社編采大廳里自己那1米2寬的工位,于炎開感慨萬千。
其實生活中這樣的故事并不少見,奇虎360經(jīng)營最慘淡的時候,一度只能以股權(quán)抵工資,大量技術人員選擇離開,但也有一些人因為道義和理想而選擇留下。2012年3月20日,奇虎360在紐約上市,那些選擇堅守的員工一夜間都成了千萬富翁。
時代的發(fā)展,行業(yè)的興衰更迭,會促使我們做出很多的選擇,這些選擇往往極富戲劇性和未知性,有些選擇可以讓我們距離成功只一步之遙,有些卻會使我們本就曲折的人生變得更加坎坷。但是,只要在路上,故事就沒有落幕。我們要有信心看到最后的結(jié)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