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帆 郭盈盈
蕾秋·喬伊斯的新書《奇跡唱片行》寫作于英國“脫歐”的當口,作品講述了一個沖破阻礙、打開壁壘的故事。
在暢銷書作家的行列中,蕾秋·喬伊斯一直是一個異類。她的代表作《一個人的朝圣》全球銷量接近500萬冊,贏得了多國讀者的一致追捧。與此同時,該作頗具話題性地入圍布克獎,給予了喬伊斯來自嚴肅文學(xué)界的認可。
在沉寂三年之后,蕾秋·喬伊斯帶著治愈暖心力作《奇跡唱片行》重新歸來。這部作品被各大媒體普遍視作喬伊斯可以比肩《一個人的朝圣》的又一部高水準作品,并在文字和故事上有了更進一步的突破。2018年8月,《奇跡唱片行》由磨鐵圖書旗下子品牌大魚讀品策劃推出,而喬伊斯本人也來到中國,舉辦了多場讀者交流活動。
8月22日下午,《奇跡唱片行》發(fā)布會在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作家沙龍區(qū)舉辦。發(fā)布會上,喬伊斯與大魚讀品出版人馮倩一道,與讀者分享了新書創(chuàng)作、出版背后的故事?!镀孥E唱片行》創(chuàng)作于英國“脫歐”的當口,因此在喬伊斯看來,這也是一個關(guān)于跨越藩籬、求同存異的勇氣故事。她希望這個故事能同《一個人的朝圣》一樣,繼續(xù)為讀者帶來溫暖的力量。
以文字對抗破裂的世界
馮倩:說到《一個人的朝圣》,在座很多讀者朋友都不陌生,但我可能是國內(nèi)最早讀到這本小說的人之一。這個小說并不是靠著情節(jié)來吸引人一直讀下去的,但它非常有辦法攪動你的內(nèi)心,好像總是引著你想去尋找或者是發(fā)現(xiàn)什么。當時我就想,一定要見見寫這部小說的人,如今這個寫小說的人終于來了,她就是今天的嘉賓蕾秋·喬伊斯。那么請問蕾秋·喬伊斯,你怎么看待你的小說在中國的火熱程度?
蕾秋·喬伊斯:首先我要給大家道個歉,通常在新書發(fā)布會上我是不會哭的,但是剛才看到了大家這么多的反饋,真是讓我非常激動。我之前都不知道,我的書在中國這么受歡迎。雖然我到中國的土地上只有短短24小時,但是我已經(jīng)找到了一種歸屬感,所以我想謝謝大家。
馮倩:接下來我們會多花一點時間聊一聊新書。我想先請作者蕾秋·喬伊斯來介紹一下她的新書《奇跡唱片行》,這到底是一本什么樣的書呢?
蕾秋·喬伊斯:《奇跡唱片行》講的是發(fā)生在一個唱片店里的故事。這家唱片店的老板好像有一種天賦——他總可以幫助人們找到他們真正需要的音樂。
店主的名字叫弗蘭克。在小說里面,弗蘭克總是在幫助、治愈他人,但是他自己內(nèi)心卻有一個空洞需要彌補。那么他到底有沒有鼓起勇氣,真正地打開自己、尋找真愛?這就是小說講述的故事。
寫這本書的時候,我希望呈現(xiàn)出的是一種積極向上的感覺。雖然書里談到了痛苦和孤單,但是它卻是最令我感到快樂的一本書。寫作這本書的時候,我們所處的外部世界是比較支離破碎,所以我希望通過這本書來展現(xiàn)人與人之間可以如何克服彼此的不同,最終再次團結(jié)為一個整體。
馮倩:那你覺得你在這本書里做到了嗎?
蕾秋·喬伊斯:我個人希望能做到,但是閱讀是一件特別主觀的事情,我自己覺得特別積極、特別真實的事情,可能在另一些人眼中不盡然是積極、真實的??偟膩碚f,我希望通過這本書,呈現(xiàn)出一種團結(jié)的凝聚力。
始于靜默,終于靜默
馮倩:回到這個小說的書名上,它叫《奇跡唱片行》,大家從中就可以看出,小說其實是跟音樂相關(guān)的。我們做了一個不完全統(tǒng)計,在這個小說中,大概提到了100多首曲子。在閱讀這個故事的時候,我也感覺到音樂跟故事間的緊密聯(lián)系。所以我想請蕾秋·喬伊斯談一談,音樂在她的寫作中,甚至在她對于世界和人心的理解當中發(fā)揮了怎樣的作用。
蕾秋·喬伊斯:音樂在我生命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它對于我來說是一種陪伴,因為我無論是寫作時還是開車時都經(jīng)常聆聽音樂,而且這些時候,我通常都是獨處的。我很想把我對音樂的感受分享給他人,但是我不是一名音樂家,所以我能做的就是寫一本關(guān)于音樂的書,而且這本書是寫給所有人的。
為了寫這本書,我聽了很多不同的音樂,也對這些音樂有了自己的理解。我希望能盡可能真實地在我的書中呈現(xiàn)我聽這些音樂時所感受到的情緒。無論你懂不懂音樂,你都可以讀懂這本書,閱讀它不需要特別專業(yè)的知識,但一樣能帶給你不一樣的感覺。
馮倩:在《奇跡唱片行》中,還有另外一個詞值得注意:靜默。靜默看起來和音樂是截然相反的東西,但是喬伊斯說:“音樂始于靜默又終于靜默”。接下來想問問蕾秋·喬伊斯,你是如何理解這種靜默的?
蕾秋·喬伊斯:音樂對我來說,確實是始于靜默又回歸靜默的。雖然都是靜默,但是在聆聽音樂的過程中,你的心境發(fā)生了某種變化,所以開頭和結(jié)尾的兩種靜默是截然不同的。
在我的書中,有些人物本身也是靜默的。他們經(jīng)常會發(fā)現(xiàn)自己有很多話想說,但是卻找不到開口的方式。在生活中我也是一樣的,在有些情境下,我往往很難找到最正確的詞語來表達自己,可能是要在好幾個小時之后才會恍然大悟。這種想說又說不出口的心情,本身也是一種靜默。
聽懂音樂之前必須要有耐心
馮倩:今天的聽眾已經(jīng)習(xí)慣了通過網(wǎng)絡(luò)聆聽音樂,但故事里的弗蘭克卻依舊沉迷黑膠唱片。這一情節(jié)的設(shè)置有怎樣的深意?
蕾秋·喬伊斯:現(xiàn)在的人似乎都是不太擅長等待的,在今天的生活中,我們已經(jīng)習(xí)慣了一切都是觸手可及的狀態(tài)。但當我還是一個孩子的時候,如果我想聽一首歌,我需要先去購買唱片,而現(xiàn)在的人只要打開手機,就能下載他想要的音樂。
故事里的弗蘭克和今天的我們不一樣。這個唱片店老板希望人們聽音樂,這里的音樂不是以CD或者數(shù)字載體傳播的。弗蘭克一直致力于向人們推廣黑膠唱片,因為他認為黑膠唱片是一種交流的方式——如果你要聽黑膠,聽完一面必須要翻面,還要進行日常的保養(yǎng)——這一切都要經(jīng)歷一個過程,作為一個傾聽者,你必須參與其中。
我并不是說這種參與就是最好的溝通方式,我只是覺得,我們不能丟掉這種參與感。如果我們永遠只著眼即時、當下,某種程度上我們也在喪失傾聽的能力。而且我個人覺得,如果你真的想要好好聽音樂、聽懂音樂,你必須要有某種耐心。你必須躺在地上,戴上耳機來認真地聆聽,只有這樣,音樂才會把你帶到一個新的境界。
馮倩:提到黑膠唱片,我們知道,和下載的音樂相比,黑膠的音質(zhì)并不能說是完美,還會有一些噪音。為什么你會更加傾向于這種不完美的事物?
蕾秋·喬伊斯:更高級的設(shè)備并不能讓你離音樂更近,你擁有的音樂再多,也不能讓你變得更快樂。越來越多的人正在發(fā)現(xiàn)這一點,所以近年在英國,黑膠唱片也重新變得流行起來。很多人都說,正是因為存在噪音或不完美的聲音,黑膠呈現(xiàn)的音樂更像是某種正在訴說的語言,比數(shù)位音樂更加真實。
馮倩:最后想請蕾秋·喬伊斯送給中國讀者一句話:你希望中國讀者能夠獲得什么樣的閱讀體驗?或者對中國讀者有什么樣的祝愿?
蕾秋·喬伊斯:因為我這本書要講的是如何沖破阻礙、打開壁壘的,所以我對中國讀者的寄語和我對英國讀者的寄語是一樣的:希望大家可以更好地傾聽,當然不僅是要傾聽音樂,更重要的是要傾聽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