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曉芳
暑假剛過,幼兒園內(nèi)外修葺一新,看上去比原來整潔、美觀多了。周一早晨,我如往常一樣在活動室門口迎接孩子們。這時配班老師一臉焦急地拉著陽陽來到我身邊:“陽陽在新貼上去的墻紙上用水彩筆亂七八糟地畫了一大片?!甭犞浒嗬蠋煹摹案鏍睢?,又看著陽陽那一臉不屑的表情,我便問陽陽為什么會在墻紙上亂畫。陽陽沉默了一會,回答說:“我沒有亂畫,我就是想看看用水彩筆在墻紙上畫畫會怎么樣?!标栮柕幕卮鹱屛一叵肫甬斈晟洗蟀嗟膬鹤樱幸淮嗡彩怯盟使P在他奶奶剛換上的新床單上畫了一大片,正在沾沾自喜之際,聽了奶奶告狀又親眼目睹了“惡作劇”的爸爸火冒三丈,幾乎要對他動手了。我下班回家知道此事后,問一臉委屈的兒子為什么要這么做,他一再說就是想看看水彩筆在床單上畫畫會有怎樣的效果。想到這里,我很同情陽陽。
陽陽喜歡畫畫,從小小班到大班都表現(xiàn)出對畫畫有特別的興趣,平時陽陽在家里就喜歡在墻上門上“涂鴉”。其實,如陽陽和我家兒子,在墻紙、床單等上面畫畫大多是孩子在好奇心驅(qū)使下的探究行為,并非大人所認為的“惡作劇”。遺憾的是,一直以來大人們只注重環(huán)境的美觀和整潔,忽視了孩子在成長過程中表現(xiàn)出來的好奇心、探究欲,對孩子的行為有諸多的約束,不準做這個,不準做那個。殊不知,童年時的好奇、探究恰恰是孩子未來發(fā)展的動力。
在幼兒園,有質(zhì)量的環(huán)境是有生命的,是可以與孩子互動的,是不斷變化的?!瓣栮柺录币院螅腋幼⒅貏?chuàng)設能與孩子互動的有質(zhì)量的環(huán)境。比如,把家里的舊床單、舊衣服經(jīng)清洗消毒后撕成合適的“畫布”帶到幼兒園,投放在美工區(qū),讓孩子用不同材料在上面涂鴉;把快件盒拆開整平清理干凈后,投放在美工區(qū),讓孩子探索可否當畫紙使用;把大張鉛畫紙粘貼在門上或墻上當“墻紙”,滿足孩子涂鴉的需要……
在平時,我也會利用一切時間去觀察孩子,一旦發(fā)現(xiàn)孩子有所謂的“惡作劇”行為,一定會耐心地傾聽孩子的想法,站在孩子的立場去感受、理解他們的行為,并盡可能在心理上、物質(zhì)上給予支持,以滿足孩子的需要,促進孩子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