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鴻 楊勇
近年來,在江蘇省泰州地區(qū), 變色夜蛾在桃、梨、柑橘等果園的發(fā)生越來越頻繁,其危害性也正變得越來越大,所以應(yīng)當引起高度重視,并積極地對其進行防治。
1 發(fā)生規(guī)律
變色夜蛾,屬于鱗翅目,夜蛾科,變色夜蛾屬。在江蘇省長江以北地區(qū)一年發(fā)生2~4代。
變色夜蛾是以蛹越冬,蛹期260天左右。越冬代的變色夜蛾發(fā)生在4月下旬至9月間。翌年的6月上旬是羽化盛期。成蟲有趨光性及一定飛翔能力。但白天,成蟲大多在果園附近雜草、墻隙等蔭蔽處潛伏,亦有部分夜蛾潛伏在橘園枝葉茂密蔭蔽處,一遇驚擾,即迅速飛離。變色夜蛾的成蟲,一般是在入夜晚7時左右進入橘園,多會停留在枝葉上,以后逐漸轉(zhuǎn)移至果實上刺吸果汁,夜晚9時以后為活動的高峰。此時,常見其雌雄成蟲追逐,交尾。經(jīng)過數(shù)天時間,待卵成熟后,開始產(chǎn)卵。6—7月,產(chǎn)第1代卵。卵產(chǎn)在花木的葉背、葉柄等處。每一雌成蟲每次產(chǎn)卵的數(shù)量較大。6月中旬至7月下旬幼蟲危害葉片。幼蟲經(jīng)7齡,7月下旬成蟲出現(xiàn)。7月下旬至9月上旬產(chǎn)卵,7月中旬至8月中旬幼蟲又進行危害,9月上旬陸續(xù)化蛹越冬。
一般,第1代的變色夜蛾是在6月下旬至9月間發(fā)生,而第2代則是在7月中旬至9月中旬間發(fā)生。初孵的變色夜蛾幼蟲會在葉背上取食葉肉。初齡的變色夜蛾食量還很小,故其危害不大。但在3齡以后,幼蟲食量就會變大,食盡葉肉,僅會殘留主脈、葉柄和莖稈。變色夜蛾幼蟲多在晚上,或陰天取食。而一年中,5月至10月會是變色夜蛾幼蟲的危害期。這之中,又以6—9月的變色夜蛾蟲量最高,危害最重。所以在變色夜蛾發(fā)生特別嚴重的時候,完全可以將部分植物的葉片全部食盡,從而導致植物枯死。而變色夜蛾的成蟲還能吸食柑橘等的果汁,從而引起柑橘等的落果。故變色夜蛾嚴重影響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生長發(fā)育,必須及時進行防治。
2 防治方法
2.1 切斷傳播渠道,保護利用天敵
變色夜蛾的成蟲可遷飛進行傳播,但其主要還是靠交通工具的攜帶進行遠距離的傳播,所以務(wù)必要做好對植物的檢疫的工作,以防止其伴隨著苗木的調(diào)運而傳播至他處。另外,在日常要注意保護和利用好鳥類、蛙類、螳螂等有益天敵,以捕食變色夜蛾。
2.2 人工捕殺幼蟲和成蟲,摘除卵塊集中的葉片
對于低矮的果樹,我們還可以根據(jù)觀察地面掉落的蟲糞,以及果樹的危害狀,開展人工捕殺幼蟲(圖1),摘除掉卵塊集中、幼蟲群集的葉片。需要注意的是:摘除下來的葉片務(wù)必要集中進行深埋或燒毀,這樣才能有效地清除卵或低齡幼蟲,降低蟲口的基數(shù)。同時,我們要搞好科學肥水管理,并要適時的除草,及時的修剪、清除枯枝落葉,中耕和松土,以提高果樹的通透性,增強樹勢,并消滅部分的蟲蛹。對于挖除的變色夜蛾蛹也要集中進行燒掉或深埋,以有效減少蟲口數(shù)量。另外,在9月初,幼蟲下樹越冬之前(圖2),可以在樹干基部束縛20厘米寬草把誘集下樹的變色夜蛾。此外,因變色夜蛾的成蟲白天多是匍伏于灌木叢中,或者是不活動,所以在這個時候我們可以采用人工撲殺的辦法來捕殺變色夜蛾。
2.3 誘殺成蟲
我們可利用其成蟲有趨光的習性,在成蟲的羽化期和發(fā)生期里,選擇采用性引誘劑和設(shè)置黑光燈,電子滅蛾燈,或者是高壓汞燈等,對成蟲進行誘殺。
2.4 藥劑防治
一般在蟲口密度高,且必須用藥劑進行防治時,我們才建議開展藥劑防治。防治時期,最好是選在變色夜蛾幼蟲3齡以前。我們可以通過噴灑:16 000 IU/mg的Bt可濕性粉劑1 000倍液,或20%(質(zhì)量分數(shù),后同)蟲酰肼懸浮劑1 500~2 000倍液,或25%滅幼脲3號懸浮劑500~6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 000~1 500倍液,或80%敵敵畏乳油800~1 000倍液,或90%晶體敵百蟲800倍液,或48%毒死蜱乳油1 000倍,或2.5%高效氟氯氰菊酯2 000~3 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2 000~3 000倍液,或20%氰戊菊酯1 500倍液+ 5.7%甲維鹽2 000倍混合液,或50%馬拉硫磷1 000~1 500倍液,或50%殺螟松乳劑1 000~1 500倍液,或35%伏殺磷乳劑2 000倍液,或25%喹硫磷乳油1 500倍液,或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 500倍液,或20%氰戊菊酯乳油2 000~2 500倍液,或50%啶蟲脒3 000~5 000倍液,或21%增效氰·馬乳油6 000~8 000倍液,或3.2%甲氨阿維·氯微乳劑2 000倍液,或45%丙溴辛硫磷1 000~1 500倍液,或10%聯(lián)苯菊酯乳油3 000~3 500倍液等進行防治。此外,我們還可以抓住其幼蟲群集危害的時期,于清晨露水未干前進行噴粉。我們可選用2.5%敵百蟲粉劑,或1.5%樂果粉劑進行噴粉。每畝噴1.5~2千克即可。一般當蟲害發(fā)生不嚴重時,我們要盡量的不打藥,可以采用人工挖蛹和捕捉幼蟲方法防治。這里還需要注意的是:7—8月,是變色夜蛾幼蟲盛發(fā)的兩個時期,需要重點防治該蟲。如果發(fā)現(xiàn)植株上的蟲卵較多,需要隔5~7天,再做一次防治。噴灑藥劑時,重點是要噴淋害蟲危害和集中的部位,而藥液則要盡量的接觸蟲體。一般連續(xù)施藥2~3次,就可以取得較好的防治效果了。另外,用藥要輪換,以求延緩抗性的產(chǎn)生。
(作者聯(lián)系電話:13641569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