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露
【摘要】伴隨經(jīng)濟社會的發(fā)展與人們生態(tài)環(huán)保意識的加強,仿生設計成為一種新型的服裝設計方法,為服裝面料再造領域注入了新鮮的活力源泉。本文闡釋了仿生設計的概念,從形態(tài)仿生、意象仿生、肌理仿生、色彩仿生以及用途仿生等五個層面,探討仿生元素在服裝面料再造中的具體應用,以供借鑒。
【關鍵詞】服裝面料再造;仿生元素;自然生物
引言
仿生元素借鑒了仿生學中的相關概念,并與設計學有關理論結合,其在服裝面料再造中的應用主要從自然環(huán)境中獲取靈感,借鑒自然物的形態(tài)、意象、肌理、色彩等特點,遵從自然規(guī)律,同時還彰顯出綠色環(huán)保的生產理念,引領了現(xiàn)代服裝設計領域的新風尚。
一、仿生設計的概念
仿生設計是在仿生學和設計學的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一門新興邊緣學科,以自然界萬事萬物的形、色、音、功能、結構等為研究對象,有選擇的在設計過程中應用這些特征原理進行設計[1]。以此同時,它還融入了仿生學領域相關技術與研發(fā)成果,為服裝設計提供了新的原理與思路,不僅在服裝形態(tài)與藝術風格上進行創(chuàng)新,還在意識形態(tài)與實用功能上強化審美特征與精神層面的追求。
二、仿生元素在服裝面料再造中的具體應用
(一)形態(tài)仿生
形態(tài)仿生顧名思義就是將生物的形態(tài)與形象借助服裝面料予以直觀再現(xiàn),主要分為具象仿生與仿物兩種。
一方面是具象仿生,直接從自然環(huán)境中取材,模仿動植物的外在形態(tài)與結構特點,致力于最大限度還原生活中存在的實體形象,表達出設計師寄托在自然中純天然事物身上的審美理想,具有直觀形象、富有親近感的風格特點。在服裝造型上,具象仿生并不刻意追求完全模仿生物的原有形態(tài),主要是致力于展現(xiàn)出其固有的特征與風格韻味,并與人體結構相匹配適應,起到修飾身體形態(tài)的作用。例如在胸部位置增添荷葉邊,達到飽滿的視覺效果;在腰部裝飾個性化、外表夸張的蝴蝶結,彌補腰部線條不足的缺陷等。從圖案角度來看,豹紋、斑馬紋等圖案為具象仿生設計中經(jīng)久不衰的代表圖案,既具有前衛(wèi)的時尚感與流行感,又能夠突出入們對自然的親近感與歸依自然的夙愿。以Dior品牌于1953年推出的郁金香型女裝為例,該系列服裝的造型借助圓潤流暢的肩線、胸線、袖線等線條處理,描繪出郁金香花朵的輪廓,在腰部連接位置塑造成花莖的形態(tài),生動形象的勾勒出現(xiàn)代女性姣好的身姿與曼妙的曲線,而郁金香的形態(tài)又使女性散發(fā)出清新的氣質,充當了仿生結構設計潮流的引領者。
另一方面則是仿物,不同于具象仿生,仿物主要是再現(xiàn)山川河流、斗轉星移等空靈神秀的自然景色,模仿這些有形自然物質的風格。仿物設計帶有鮮明的抽象主義風格,將自然中各種物象的結構特點與視覺特征利用幾何形狀進行抽象概括。由于自然物象并非由點、線、面組成的實體生物,因此需要設計師運用切割、組合以及對比等方式,高度抽象的提煉出簡約利落的形象與結構,其作品形態(tài)能夠良好的反映出設計師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與感性思維,將純粹的借鑒模仿升華為一種單純明朗、簡約靈動的款式風格,凸顯出現(xiàn)代服裝設計服務于現(xiàn)代生活方式的本質[2]。以保羅·波烈于1906年推出的La Vague系列服裝為例,他借助風的靈感運用廢棄的絹布片進行服裝設計,以纏繞的形式塑造出風的無定型特點,整體服飾在形態(tài)上呈現(xiàn)出飄逸、寬松、舒適的形象質感。
(二)意象仿生
意象仿生與仿物在設計方法上類似,也運用了抽象概括、變形夸張、延伸等方式提煉出自然物的本質規(guī)律,借助不同服裝風格、創(chuàng)作技巧、服飾面料以及體態(tài)結構等塑造出自然物的美感。但與仿物不同的是,意象仿生主要強調寫意,借助具體服裝設計傳遞出自然物在精神層面上的內在美與意境美。意象仿生對于設計師的生活經(jīng)驗與情感認知提出了較高的要求,致力于通過服裝傳遞出一種靈魂的表現(xiàn)力,能夠引發(fā)人的聯(lián)想與想象力。以褶皺系列服裝為例,該服裝經(jīng)由日本知名設計師三宅一生創(chuàng)作推出,其設計理念借鑒了自然山水所傳遞出的意象特征,同時又帶有顯著的日本茶道文化特色,借助棉麻等纖維織物凸顯出海岸、天空等景觀的內在美感,通過平面裁剪與細節(jié)處的褶皺堆積塑造出良好的人體結構質感,整體服裝呈現(xiàn)出舒適隨性的風格特點,進而傳遞出帶有東方禪意、東方哲學思維的風格特點,引領了現(xiàn)代審美潮流。
(三)肌理仿生
肌理仿生主要是模仿自然生物在外表形態(tài)上的紋理特征,傳遞出動物、植物的肌理形態(tài)特點。通過設計師對于自然中千姿百態(tài)物體的細致觀察,將其肌理特點作為靈感源泉,激發(fā)設計師的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思維。具體來說,肌理仿生主要是借助不同的服裝材料,依照原物體在外表上呈現(xiàn)出的組織結構、質地紋理等特點,通過不同的設計手法與表達語言將物體的肌理形態(tài)予以再現(xiàn),使得設計出的服裝作品能夠生動形象、直觀的傳遞出設計師在其中傾注的審美意蘊。以日本知名服裝設計師川久保玲的服裝設計為例,她的作品靈感通常源于自然,借助面料再造的手法使服裝作品帶有顯著的材質與紋理特征。她的2013年秋冬女裝系列便生動的傳遞出肌理仿生的設計特點,借助重疊、抽皺、剪切、3D立體成形等技巧模仿花朵的自然形態(tài),整體服裝帶有很強的立體質感,呈現(xiàn)出一片盛放的花園景觀,進而為人們帶來視覺上的愉悅感與審美享受[3]。
(四)色彩仿生
色彩仿生即借助色彩進行服裝面料的再造設計,自然界中的動植物通過其各具差異的色彩用以與其他物種進行良好的區(qū)分,同時也可以借助顏色的類同促進各種動植物更加融洽的交織匯集成一個整體。色彩仿生主要借鑒了自然界中各種天然形成的色彩搭配,許多色彩直接引用了自然界中的物體進行命名,例如以自然植物水果命名的棗紅、檸檬黃、草綠色等,以生物命名的珊瑚紅,以寶石礦物質命名的孔雀石綠、鐵銹紅、古銅色、赭石等。色彩仿生通過在自然界中尋求斑斕的色彩進行面料再造設計,結合不同的設計目的、設計需求選取自然界中的各種色彩,借鑒自然界中色彩搭配的方式與功能,為服裝作品賦予了強烈的自然色彩與和諧特點,提升了服裝作品的審美意蘊。以法國設計師讓·保羅·高堤耶在2014年春夏時裝秀中推出的服裝設計作品為例,這場時裝秀將蝴蝶作為主題,借助形態(tài)仿生的方法賦予服裝以蝴蝶的外觀形態(tài),服裝整體呈不對稱裁剪,各種面料松緊有度、疏密結合,還在細節(jié)部分添加了羽毛、透明紗等材質進行重疊設計,進一步塑造出蝴蝶輕盈靈動的體態(tài)特征。同時,還運用了色彩仿生的設計手法,仿照了天堂鳳蝶、愛情鳥峽蝶、波綠風蝶等蝴蝶品種所呈現(xiàn)出的色彩特征,包含湖水藍、森林綠、秋香綠、海軍藍、寶石藍以及青紫色等多種不同色彩,借助漸變、透疊等手法將不同色彩予以排布設計,賦予整套服裝以斑斕夢幻的意境特點。
(五)用途仿生
用途仿生主要是出于面料創(chuàng)新的視角,著重凸顯出服裝設計所傳遞出的功能效用。伴隨現(xiàn)代科技的進步,各種有別于傳統(tǒng)的新型面料層出不窮,人們在觀察自然的過程中著意到自然生物的趨利避害天性,能夠在面對危機與傷害時啟動防御功能,成為仿生領域研究的重點。用途仿生主要是仿照動植物的皮層組織結構特征,其服裝材料能夠起到幫助人體調節(jié)適應環(huán)境變化的功效,例如防寒、保暖作用等。以美國杜邦公司發(fā)明的四道溝聚酯纖維為例,其設訓鯉念源于珊瑚的形態(tài)特征,借助工藝技巧的改良設計出異形截面的高導濕快干纖維,該面料能夠借助芯吸功能快速將人體皮膚上的汗液傳導到面料表面蒸發(fā),增加了服裝的透氣性與呼吸感,增添了服裝的附加價值。
三、結論
總而言之,仿生元素在服裝面料再造中的應用為服裝設計領域拓展了新的渠道,不僅能夠有效提升面料為穿著者帶來的舒適感,還能夠有效改善其結構功能,滿足現(xiàn)代入對于服裝設計的高品質需求,進一步促進服裝行業(yè)多重價值的提升。
參考文獻:
[1]丁晨,熊歡.淺析仿生元素在服裝設計中的應用[J].藝術科技,2014,27(4):149.
[2]牟娃莉.仿生元素在服裝設計中的表現(xiàn)與應用[J].裝飾,2013(4):86-87.
[3]吳訓信.面料再造仿生設計在服裝設計中的創(chuàng)新應用[J].紡織導報,2018(0):7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