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就愛吃母親燒的飯,特別是她做的山東菜,不僅色香味俱全,里面更蘊含著豐富的人生哲理。
母親是土生土長的濟南人,她的廚藝得自外婆的真?zhèn)?,堪稱一絕。每當(dāng)家里來了客人,父親都會自豪地讓母親露上一手,而她在重大場合最常做的便是“酥菜”了。母親說,在山東,老濟南人逢年過節(jié)必做的一道菜就是“酥菜”。
我第一次下廚幫母親做酥菜是高三那年春節(jié)。那段時間,臨近高考,我的壓力特別大,每天都苦學(xué)到深夜,但成績卻飄忽不定。大年初一,家里來了客人,我正躲在房間里復(fù)習(xí)功課,母親忽然走了進來,笑著對我說:“別老窩在房間里看書了,出來運動運動,給老媽在廚房打個下手,勞逸結(jié)合嘛!”
母親做的果然又是“酥菜”!這道菜的取料很尋常:雞、肘子、鯽魚、海帶、藕、白菜、雞蛋等,但母親卻說,這是一道很講究的菜,看著容易做著可不簡單——做“酥菜”的雞要現(xiàn)宰的活雞,鯽魚也要活的;肘子要帶皮,以瘦多肥少的后肘為宜;白菜用開水燙下就可以了;藕要去節(jié)刮皮,稍微煮一下,不然酥出的菜發(fā)黑;而雞蛋要煮熟后去殼。
原料弄好后,母親便開始擺鍋:高壓鍋的底層鋪白菜;二層置雞、肘子、魚;三層為海帶、藕、雞蛋,最后再覆上白菜葉,每層之間撒點蔥姜,然后澆上花椒水。末了,母親笑著說:“你看,這做菜啊和學(xué)習(xí)做事一樣,都要講究規(guī)律方法,這樣才能事半功倍!”
漸漸地,高壓鍋的聲音越來越小,我想“酥菜”可能是燉好了吧,就迫不及待地伸手去揭鍋蓋。冷不防,母親“啪”的把我手打住,說:“不急,等氣放完了再揭。”
見我一臉失落,母親解釋道:“你看這壓力鍋,就這么個小小的散氣孔,你必須耐心地等它把里面的熱氣釋放完了才能揭開,不然它就會爆炸!”
我若有所懂地點點頭。母親拉過我的手,語重心長地接著說:“孩子,其實這做人和學(xué)習(xí)也是一樣,不能急功近利,而要學(xué)會釋放自己心里的躁氣和壓力。有時候,緊張無序的忙碌未必有多大的效果,反而會在心里積聚更多的煩躁和不安,如果不懂得適當(dāng)?shù)尼尫乓幌?,大腦也會‘爆炸’的……”
母親娓娓道來,我忽然頓悟:原來,她一早就看出了我忙碌學(xué)習(xí)中的焦躁與不安,而特意安排了這一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