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揚州市梅嶺小學 嵇 佳
《語文課程標準》提出語文課程的目的是讓學生學習語言文字運用,它是一門綜合性、實踐性的學科。學者葉圣陶也提出:要將課文當成例子,教會學生如何說話、寫話。我在教學中也十分注意語用方面的教學,嘗試讓學生將閱讀和寫作結合在一起,借助比較閱讀的方式讀懂文章,總結出相關的寫作規(guī)則,然后通過寫作練習嘗試展開訓練,這樣就能讓學生的語用能力得到全面發(fā)展。
在小學語文課本中,課文單元結構性較強,同一個單元的課文往往具有相同的主題或題材。我在教學中充分利用了這一特點,引導學生展開比較閱讀,學生可以對于同一類事物,比較作者的不同描寫手法是否有不同之處,這樣就能讓學生了解作者的獨具匠心之處,進而習得寫作技巧。
如我鼓勵學生閱讀《黃果樹瀑布》這篇文章,思考作者如何合理地展開描寫,形象化地展現黃果樹瀑布的狀態(tài)。我首先讓學生嘗試找出作者從哪幾個角度入手寫黃果樹瀑布,并對比分析哪些部分寫得更為出色。如有學生提出:“作者從聲音、樣貌、位置等諸多角度入手來描寫黃果樹瀑布?!贝撕笪矣肿寣W生思考作者如何合理選擇用詞,采用替代法進行比較,思考如何讓描寫更細膩。有學生提出:“如‘漫天浮游’這個句子,作者用了‘浮游’,而沒有用‘漂浮’,這個用詞就很準確。‘浮游’的‘游’具有主動性,讓人覺得瀑布的水花仿佛有生命一般?!痹趯W生了解了如何合理描寫后,我便組織學生展開寫作活動,嘗試描繪某一個事物,思考如何才能寫得更細膩。如有學生嘗試描寫花卉:“櫻花繁復,樹干仿佛擎著一只雪白的火把,高高地舉到了空中。”這段描寫就寫得十分細膩。
在組織學生閱讀課文時,我鼓勵學生在比較中探究作品描寫上的異同點,總結出描寫的規(guī)則,此后則組織學生展開仿寫活動,思考如何合理選擇文字,如何進行詳略處理,讓作品更精彩。
在比較閱讀的過程中,我還鼓勵學生積極比較作品的技法特點。通過比較,學生可以發(fā)現作品在表達順序、寫作技法上的不同,此后再領略不同的寫作技法產生了怎樣不同的效果。在對比后,我再組織學生展開寫作,在實踐中鞏固相關的知識。
如《林沖棒打洪教頭》和《少年王冕》都生動形象地刻畫了人物,但是這兩篇作品的寫作技法和表達順序卻有所不同。我在指導學生學習時,鼓勵學生展開對比閱讀,分析一下兩篇文章的寫法有什么不同。如有學生提出:“《林沖棒打洪教頭》寫的是一整件事情,而《少年王冕》則寫了彼此之間有聯(lián)系的若干件事情,包括答應母親去放牛,放牛過程中學畫畫等?!痹趯Ρ确治龊?,我鼓勵學生展開自主寫作活動,嘗試在寫作的同時思考如何合理安排表達順序,運用寫作技法。如有學生嘗試總結提出:“在寫人物時,可以使用一人一事或者一人多事的寫作手法,要結合主旨展開寫作,如果想要寫一個人身上不同的屬性,那么就最好能寫幾件事情。”在總結出經驗后再寫作,學生的寫作能力就會得到很大的提高。
我鼓勵學生積極在對比中領略作品的技法特點,并進行相關的比較,此后鼓勵學生進行整理,總結出在寫作中要如何運用相關技法,進而提高寫作能力。
語文教材是通向更多課外閱讀的橋梁,因此在組織學生展開比較閱讀時,不僅要讓學生閱讀課本內的文章,還要補充一些課外讀物。我組織學生閱讀課外同主題的文章,并思考作者謀篇布局的方式有何不同。在對比異同點后,學生的構思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如在指導學生學習《三打白骨精》后,我鼓勵學生展開拓展閱讀,嘗試閱讀《西游記》中的其他部分,并思考作者如何謀篇布局。我提出問題:“在《西游記》中有幾個主要人物,唐僧、孫悟空都是十分重要的人物,他們在相遇前有著不同的境遇,那么作者又是如何謀篇布局,合理安排這些情節(jié)的呢?”學生在比較閱讀思考后發(fā)現,作者采用雙線索,分別寫孫悟空和唐僧的境遇,然后再整合在一起。對比《水滸傳》等其他小說作品學生發(fā)現,不少經典的傳統(tǒng)小說運用的都是這種結構。此后我鼓勵學生展開小說創(chuàng)作,以小說接龍的形式分小組創(chuàng)作,大家先一起擬定寫作的主題和結構,在合作分析謀篇布局的結構后再展開分工,一起完成長篇小說的接續(xù)創(chuàng)作。這樣的活動激發(fā)了學生的寫作興趣,讓學生更積極主動地參與到了活動中,在實踐中提高了謀篇布局的能力。
在擴展閱讀中,學生能通過對比異同點的方式了解作品的特點。此外,我還嘗試打破單元和年級的界限,將課文根據要求重組,引導學生結合讀寫結合點進行高效訓練。
小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有限,而對比閱讀的方式將不同的文章或段落放在一起進行比較分析,能很好地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我嘗試結合比較閱讀組織學生展開讀寫結合的練習活動,這樣能引導學生從閱讀中學習寫作,提高語文綜合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