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博望
敢為天下先的張騫。
西域史因其開頭的張騫。
“以鑿空西域”而不朽的張騫。
引出《漢書·西域傳》的張騫。
讓“西域”一詞大放異彩的張騫。
“知水草處,軍得以不乏” 的張騫。
“持漢節(jié)不失”的張騫。
被漢武帝封為“博望侯”的張騫。
讓漢朝使者統(tǒng)稱“博望侯”的張騫。
《史記》《漢書》《后漢書》記載的張騫。
史稱“為人強力,寬大信人”的張騫。
以信義取信于人的張騫。
善始善終的張騫。
兩度出使西域的張騫。
絲綢之路開拓者的張騫。
舉世罕見的張騫。
敦煌壁畫辭別漢武帝西行的張騫。
中國詩人歌頌的張騫。
張騫被譽為“第一個睜開眼睛看世界的中國人”。
清人記載伊犁西南亂山之巔有漢張騫碑,曹麟開賦詩“博望殘碑碧蘚封”,林則徐對碑賦詩:
東西尉侯往來通,
博望星槎笑鑿空。
塞下傳笳歌敕勒,
樓頭依劍接崆峒。
長城飲馬寒宵月,
古戍盤雕大漠風(fēng)。
除是盧龍山海險,
東南誰比此關(guān)雄。
鉤沉古今,勾勒山河,雄視天下,襟懷廣闊,氣度恢弘。
張騫通西域,東西開文明。
天山禮贊
偉大的天山本身是偉大的天地詩篇。崢嶸雄壯,氣沖霄漢。
歷代詩人吟誦不已。世代人們吟誦不已。
我們現(xiàn)在只有吟唱不已。
李白的《關(guān)山月》為冷峻威武的天山代言,是確立天山基調(diào)的千古絕唱:“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長風(fēng)幾萬里,吹度玉門關(guān)?!?/p>
耶律楚材的《陰山》推崇天山大言不慚:“橫空千里雄西域,江左名山不足夸。”
丘處機行吟《陰山途中》一唱三嘆:“橫空一字長千里,照地連城及萬家。從古至今常不壞,吟詩寫向直南夸。”
祁韻士的《天山》分明是一次山河判斷:“三箭爭傳大將勛,祁連耳食說紛紛;中原多少青山脈,鼻祖還看就此分?!?/p>
裴景?!短焐健穼μ焐骄囱鲇屑樱骸皶?dāng)絕頂觀初日,五岳中原小眼前?!?/p>
鐵保《憶舊游詩十二首》感慨天山氣勢:“天山本天然,屹立自雄貴。回視吳越山,都增脂粉氣?!?/p>
寧遠大將軍岳鐘琪西征遠眺天山,揮戈中揮毫,揮就壯觀《天山》:“偶立崇椒望,天山中外分。玉門千里月,鹽澤一川云?!?/p>
洪亮吉《出關(guān)作》縱橫捭闔不同凡響:“卻出長城萬余里,東西南北盡天山?!?/p>
鄧廷楨《天山題壁》出神入化,氣壯山河:“疊嶂摩空玉色寒,人隨飛鳥入云端。蜿蜒地干秦關(guān)遠,突兀天梯蜀道難?!?/p>
林則徐《出嘉峪關(guān)感賦》巧奪天工,雄渾剛勁 ,氣勢奪人:“天山峻削摩肩立,瀚海蒼茫入望迷?!?/p>
史善長《望天山》橫空出世一般驚天動地:“天空地闊容橫姿,巨靈醉倒腰身肆。劃斷白云不得行,羲和到此應(yīng)回轡。但看天盡已連山,卻疑山外原無地?!?/p>
宋伯魯《阜康道中望天山》望斷天涯路,驚心動魄:“天山積雪連天高,直從平地翻銀濤。銀濤一瀉數(shù)千里,起者忽伏伏者起?!?/p>
王樹枏《發(fā)哈密》遠望天山南北大景象,沉吟蕭然:“天山劃南北,冰雪寒嵯峨?!?/p>
“天山界畫分半空”。天山是驚天地泣鬼神的巨龍,聳立出大新疆脊梁。
只有西出陽關(guān),驅(qū)馳萬里,壯游新疆,相遇天山,奇境連奇觀,奇美接奇幻,才能見識“地脈至此斷,天山已包天。日月何處棲,總掛青松巔”的大氣象。
天山在打破我們的常見界限,突破我們的常規(guī)思維,給我們以撼動。
面對天山,誦吟詩篇,我們感動不已。
在詩中,天山成為新疆代名詞。
天山這一闋史詩,雄深雅健,壯闊奇絕,在我們的心靈深處,迤邐展開。
終老流沙
一個湛然的人,詩作理該湛然有聲。
耶律楚材,自號湛然居士,有《湛然居士文集》《西游錄》傳世,在金元鼎革亂世之際,竟然寫就如詩的湛然人生。
耶律楚材博學(xué)多才,經(jīng)邦濟世,大濟蒼生,崇尚“以儒治國,以佛治心”,抒懷“民族融合,華夷一統(tǒng),共享太平”理想。
“堯舜徽猷無闕失,良平妙算足依憑。華夷混一非多日,浮海長桴未可乘?!?/p>
“車書南北無多日,萬里河山宇宙新。”
“涇渭同流無間斷,華夷一統(tǒng)太平秋。”
“何日要荒同入貢,普天鐘鼓樂清平。”
史稱耶律楚材“美髯宏聲”,輔佐雄才大略的成吉思汗,西征萬里,豪邁在胸,疾行輕吟:“萬里西行真我幸,逢君時復(fù)一談玄?!瘪{征西域,“萬里西征出玉關(guān),詩無佳思酒瓶干。”西域壯游,成為傳奇西游,他不由嘆曰:“真雄觀也。”
陰山千里橫東西,
秋聲浩浩鳴秋溪。
君成綺語壯奇誕,
造物縮手神無功。
旌旗蔽空塵漲天,
壯士如虹氣千丈。
天山縱橫,西域浩氣。之所以壯,之能以奇,在耶律楚材看來,只因“古來天險阻西域,人煙不與中原通?!标P(guān)鍵一點,還是“瀚海路難人去少,天山雪重雁飛稀?!比僳E罕至,必然神奇。
《西域嘗新瓜》是耶律楚材遠征圖的形象寫照:
西征軍旅未還家,
六月攻城汗滴沙。
自愧不才還有幸,
午風(fēng)涼處剖新瓜。
西游壯行多壯歌,西域寂寞亦情調(diào)。這就是耶律楚材的壯心小調(diào)。
“西行萬余里”的耶律楚材,在“遐荒僻一隅”中,感喟“誰謂乃良圖”,自況“生遇干戈我不辰,十年甘分作俘臣?!?/p>
此時此地的耶律楚材安然有定,凝然有情,怡然自得:
“葡萄親釀酒,杷欖看開花?!?/p>
“含笑春桃還似識,相親水鳥自忘情。
“品嘗春色批金橘,受用秋香割木瓜。此日幽歡非易得,何妨終老住流沙。
“人生唯口腹,何礙過流沙?!?/p>
忘情,受用,何妨,何礙……耶律楚材神情自若。
涉足西域,逗留異鄉(xiāng),“從征萬里走風(fēng)沙,南北東西總是家。”耶律楚材看遍內(nèi)外憂患,悟透生離死別,明白“異同無定據(jù),俯仰且隨緣?!彼纳K老西域小城的念頭,“一從西到此,更不憶吾鄉(xiāng)?!薄皾u驚白發(fā)寧辭老,未濟蒼生曷敢歸?!薄叭松袠窡o如此,何必咨嗟憶故鄉(xiāng)?!薄叭f里遐方獲此樂,不妨終老在天涯。”“游子未歸情幾許,天山風(fēng)雪正漫漫?!?/p>
天山當(dāng)湛然。
心在天山
天山頂天立地。
“地脈至此斷,天山已包天?!焙榱良獞{此詩句,創(chuàng)造了天山經(jīng)典絕句。
大氣磅礴的天山造就邊塞詩的橫空出世。天山成就了古今詩人。
林則徐來到新疆,全新的林則徐出現(xiàn)了。
林則徐看見了天山,境界如有神助升華了。這是一個奇跡。
這就有了林則徐的《塞外雜詠》之一:
天山萬笏聳瓊瑤,
導(dǎo)我西行伴寂寥。
我與山靈相對笑,
滿頭晴雪共難消。
林則徐對天山有敬畏之心,胸中塊壘在天山找到深情寄托的對應(yīng)物。
天山讓一個林則徐幾乎一夜之間有了大灑脫,他在天山懷抱回頭一笑。
這是人世間難得的開懷大笑。
天山,涌動著天下登峰造極的識見和氣度。
天山,以無與倫比的巍峨的胸襟,征服了世道人心。
天山,應(yīng)該是天造地設(shè)的新疆大塊文章的主筆。
天山是新疆人的脊梁。是新疆人的骨氣。是新疆人的精氣神。
天行健,天山偉岸。
新疆人與天山生死相依。
陸游一闋《訴衷情》愁腸百結(jié)撕心裂肺,“心在天山,身老滄州?!?/p>
心在天山,是新疆人的燦爛陽光。是新疆人的情感雕塑。
天山感天動地。
中國氣質(zhì)
左公柳在新疆大地綠色參天。
左宗棠與新疆緊密相連。
中國史冊不可能刪去鐵拳收復(fù)大新疆的左宗棠的豐功偉績。
左宗棠雖不以詩名,但襟抱博大,詩言心志,竟有“氣韻沉雄”“豪氣凌云”之佳評:
西域擐兵不計年,
當(dāng)時立國重開邊。
橐駝萬里輸官稻,
沙磧千秋比石田。
置省尚煩他日策,
興屯寧費度支錢。
將軍莫更紓愁眼,
生計中原亦可憐。
這是左宗棠《癸巳燕臺雜感八首》之三 。此詩作于二十二歲,尤為難能可貴。心憂天下,胸有大局;壯游天下,眼有憂患;神馳千里,語有勸慰。
在左宗棠眼里,新疆開發(fā)是千秋大業(yè)。新疆是長治久安大策。興邊固邊豈能有太多愁怨,巨大的代價付出,才能有中原的生存余地。我們最后隱隱感到了左公堅守邊塞的信念和困境茫然的浩嘆。
這是一大伏筆。
當(dāng)列強覬覦新疆、張牙舞爪之危難關(guān)頭,李鴻章派認為“新疆乃化外之地,茫茫沙漠,赤地千里,土地瘠薄,人煙稀少。……得不償失……與肢體之元氣無傷……”唯獨左宗棠慷慨陳詞: “天山南北兩路糧產(chǎn)豐富,瓜果累累,牛羊遍野,牧馬成群。煤、鐵、金、銀、玉石藏量極為豐富。所謂千里荒漠,實為聚寶之盆。新疆不固……將無晏眠之日……不可不豫為綢繆者也?!弊蟠髮④娏ε疟娮h,堅稱新疆乃大中華之寶地,斷不可失?!安荒軐⒕土司?,且索性干去而已。”
這就是左宗棠的遠見卓識,雄志大略。林則徐對其有言在先:“西定新疆,舍君莫屬?!?/p>
受命之際,左宗棠寫下《吳桐云西來,且喜且惱,出冊索題,漫書二絕句》,其二云: “雙清心跡擬名臣,朔雪炎風(fēng)見在身。且蹴昆侖令西倒,再勤詩酒老湘濱。”這何嘗不是夫子自道:收復(fù)國土,安享生活。
垂暮之年,左宗棠“孤憤填膺,誠不知老之將至!”率軍抬空棺出征,大漠孤煙誓死不還,長河落日決一死戰(zhàn)。古道上,抬棺壯行,左公一騎絕塵的壯觀景象,奪人心魄,催人淚下。他無意告老還鄉(xiāng),唯愿保我疆土,虎口奪疆,光復(fù)河山。
左宗棠誓死捍衛(wèi)新疆壯舉成就一個民族英雄,被譽為“中國人的氣質(zhì)”。
梁啟超稱贊左宗棠為“五百年來第一偉人”!
為什么左宗棠在內(nèi)憂外患的亂世中論及新疆能夠“援古證今,風(fēng)發(fā)泉涌”?壯我國人之雄風(fēng),挺我神州之脊梁啊。
左宗棠晚年戎馬西征,“新栽楊柳三千里,引得春風(fēng)渡玉關(guān)?!薄笆株吔畾w版籍”,國難當(dāng)頭鑄就丹心大詩篇,擎天砥柱,八面威風(fēng),在積貧積弱的時代竟然憑一己之力成就了文才武略的將軍詩人。有了新疆收復(fù)國土之戰(zhàn),左公就無“報國空慚書劍在”的一聲長嘆了。
對敵寇,對列強,左宗棠“鋒穎凜凜向敵矣”, 氣貫長虹。
文章報國
烏魯木齊人民公園閱微草堂之嵐園,昌吉亞心廣場、濱湖河景觀帶,吉木薩爾北庭園,都有一代文宗紀(jì)曉嵐雕像。這是似水流年中的歲月清供,有文章立世紀(jì)念意義。
乾隆三十三年,四十四歲的紀(jì)曉嵐因案被革職謫戍新疆。這二百多年前的被謫邊疆,兩年多的戍邊生活經(jīng)歷,成為紀(jì)曉嵐人生轉(zhuǎn)折的一大契機。他因此留下《烏魯木齊雜詩》《閱微草堂筆記》。
紀(jì)曉嵐“親履邊塞”的心路歷程,至今值得品味。
“旅館孤居,晝長多暇,乃追述風(fēng)土,兼敘舊游,自巴里坤至哈密,得詩一百六十首。意到輒書,無復(fù)詮次,因命曰:《烏魯木齊雜詩》。昔柳宗元有言:思報國恩,唯有文章?!薄稙豸斈君R雜詩》自序,實為精神自況畫像。
荒寒野蠻是過去許多人眼里的邊地新疆。而在貶戍邊關(guān)的紀(jì)曉嵐眼里,遭逢新疆竟然是一方樂土,喜出望外,不可思議:“西行反多雅趣”“好鳥呼名,看山不厭馬行遲,洵可樂焉”“行抵烏魯木齊,直令我喜極欲狂,其地泉甘土沃,市肆林列?!薄熬哟藘奢d,起居安適,幾有此間樂不思蜀之慨矣” “余幾疑為夢境”。歸途長旅,追憶追記,熟稔在心,尚在疆內(nèi),一氣呵成,揮就成集。
《烏魯木齊雜詩》有風(fēng)土、典制、民俗、物產(chǎn)、游覽、神異六部分,并非“燈前酒下,供友朋之談助”,而是 “始建城垣”的烏魯木齊風(fēng)土人情歷史畫卷、清代新疆珍貴文獻。堪稱律詩體紀(jì)錄片。
《烏魯木齊雜詩》素描寫真,質(zhì)樸實感,記事寄懷,直陳性情。
風(fēng)土第一首,即寫烏魯木齊,登戲樓俯視,烏魯木齊城鳥瞰圖歷歷在目:
山圍芳草翠煙平,
迢遞新城接舊城。
行到叢祠歌舞榭,
綠氍毹上看棋枰。
身居烏魯木齊,不能不寫山靈天山:
南北封疆畫界勻,
云根兩面翠嶙峋。
中間巖壑無人跡,
合付山靈作守臣。
烏魯木齊天氣與人氣交相輝映,心氣含蓄其中:
萬家煙火暖云蒸,
銷盡天山太古冰。
臘雪清晨題牘背,
紅絲硯水不曾凝。
紀(jì)曉嵐詩中的新疆和邊疆人,是“萬里攜家出塞行,男婚女嫁總邊城。多年無復(fù)還鄉(xiāng)夢,官府猶題舊里名?!薄鞍舜缈ㄉ平?,短垣老屋幾叢深。此間頗去長安遠,珍重時看向日心?!边€鄉(xiāng)夢,向日心,蘊含各族兒女心向祖國,在邊關(guān)道一聲珍重。
紀(jì)曉嵐回京復(fù)職為編修,兩年后即五十歲任《四庫全書》總纂官,《四庫全書》被稱為中國文化的“萬里長城”,有“典籍總匯,文化淵藪”美譽。同時完成中國文獻學(xué)史巨著《四庫全書總目》,“功既巨矣,用亦宏矣!”
晚年紀(jì)曉嵐有“遣興之作”《閱微草堂筆記》,“追錄舊聞,姑以消遣歲月”“大旨期不乖于風(fēng)教”,無所不談,簡約清淡。全書四十萬言,一千一百九十六則故事,其中新疆故事九十余則。孫犁說“它與《聊齋志異》是異曲同工的兩大絕調(diào)”。魯迅談起寫《閱微草堂筆記》的紀(jì)曉嵐,“真算得上很有魄力的一個人?!?/p>
《閱微草堂筆記》存在著一個真切的紀(jì)曉嵐。
紀(jì)氏后裔、著名作家柳溪來疆踏訪,她在《訪閱微草堂》中寫道:“……我要知道的是,先祖紀(jì)昀在逆境里不是垂頭喪氣,而是埋頭著書立說這一事實就夠了!讓我重溫與緬想先人那奮發(fā)勤勉的精神,處逆境而堅韌頑強的氣質(zhì),就不虛此行了?!?/p>
西陲新疆,真的讓紀(jì)曉嵐文思泉涌,筆追清風(fēng),心奪造化。
紀(jì)曉嵐自稱無數(shù)十日離筆硯。
“詩本性情者也,人生而有志,志發(fā)而為言,言出而成歌詠,協(xié)乎聲律。其大者和其聲以鳴國家之盛,次而足抒憤寫懷?!?/p>
文章報國,拳拳之心,這就是“以文章與天下相馳驟”的紀(jì)曉嵐。
天山至交
洪亮吉流放新疆,獲得第二次生命,晚號“更生居士”。
馳騁千里走新疆,蒼茫瀚海不見人,直面天山,恢宏雄奇,平生未見,洪亮吉情不自禁忘記了嘉慶帝不準(zhǔn)他飲酒賦詩的上諭戒令,有詩為證:
謫出長城不許詩,
一看瀚海放歌奇。
伊犁河谷行舟賞,
塞外風(fēng)情醉筆癡。
頭枕天山明月睡,
神游冰嶺雪雞嬉。
縱橫篆隸聞西域,
戍百歸鄉(xiāng)駐足辭。
這是“另具手眼,自寫性情”“志行氣節(jié)”的洪亮吉自畫像。他流放歲月一百天,最后自喻 “爭傳李白夜郎還”。
洪亮吉豪邁自況李白夜郎,并非空口大言。他在新疆寫就一生的杰作,至今蓋世不凡。
來時作《天山歌》,狂吟如注,石破天驚,氣象萬千,大氣磅礴:
地脈至此斷,天山已包天。
日月何處棲,總掛青松巔。
窮冬棱棱朔風(fēng)裂,雪色包山?jīng)]山骨。
峰形積古誰得窺?上有鴻濛萬年雪。
人行山口雪沒蹤,山腹久已藏春風(fēng)。
始知靈境迥然異,氣候頓與三霄通。
我謂長城不須筑,此險天教限沙漠。
山南山北爾許長,瀚海黃河茲起伏。
連峰偶一望東南,云氣濛濛生腹背。
九州我昔歷險夷,五岳頂上都標(biāo)題。
南條北條等閑耳,太乙太室輸此奇。
奇鐘塞外天奚?。匡L(fēng)力吹人猛飛舉。
一峰缺處補一云,人欲出山云不許。
離時作《涼州城南與天山別放歌》,天馬行空,奇氣迷漫,如泣如訴,難舍難分,情深意長:
“去亦一萬里,來亦一萬里。石交止有祁連山,相送遙遙不能已。昨年荷戈來,行自天山頭,天山送我出關(guān)去,直至瀚海道盡黃河流;今年賜敕回,發(fā)自天山尾,天山送我復(fù)入關(guān),卻駐姑臧城南白云里。天山之長亦如天,日月出沒相回環(huán)。朝依山行莫山宿,萬里不越山之彎,松明照徹伊吾左,隆冬遠藉天山火。安西雨汗揮不停,酷暑復(fù)賴天山冰。天山天山與我有夙因,怪底昔昔飛夢曾相親。但不知千松萬松誰一樹,是我當(dāng)時置身處。茲來天山樓,欲與天山別。天山黯黯色亦愁,六月猶飛古時雪。古時雪著今楊柳,雪色迷人滯杯酒。明朝北山之北望南山,我欲客夢飛去仍飛還。”
洪亮吉詩筆質(zhì)直明暢有奇峭。
在洪亮吉眼里,自己與天山感情深厚,何以如此?詩人娓娓道來,自己入關(guān)出關(guān)與天山同行,竟然比喻為朋友相迎送。自己與天山有夙因,舊夢與天山相親,分別與天山聚首,愁容不忍別,遙途竟不舍,夢里飛還,何等深情!
“天山天山……”詩人如此喃喃自語,念念不已,依依惜別。
《天山歌》四十行,《涼州城南與天山別放歌》三十二行,一瀉千里不拘一格,豪放不羈氣吞山河,在所有天山詩篇行列中,當(dāng)屬大詩。
洪亮吉留有《天山客話》,記事寫景,敘舊傾談,情意綿綿。
清絕乾坤
史善長嘉慶年間被貶謫新疆,其實是因禍得福的。
看似逆境落魄,實則充盈得道。
初到流放地,史善長提筆寫下《到烏魯木齊》即事詩:“到戍如到家,喜得息行李。況我病狼狽,九死終身耳。初望見漢城,一道煙光紫。嘈嘈市井開,轆轆輪啼駛……”流放新疆讓他命中注定九死一生,四年留下豐盛的詩文集《味根山房詩鈔》《東還紀(jì)略》《輪臺雜記》。不能不說是他幸遇的造化。
從西行到還鄉(xiāng),史善長親歷悲喜交集的人生旅程。
《出嘉峪關(guān)》:“回望見天山,重門寂寞關(guān)。凄絕咽無聲,誰識此時情?!?/p>
《過瀚海》:“書生眼孔一朝大,平視能窮百里外?!?/p>
《夜過雪海》:“陽春到此誰唱和,清絕乾坤人一個。滿腔熱血易融化,浮沉都作鷺鷥?nèi)??!?/p>
《三間房遇風(fēng)》:“仆面愁無色,我轉(zhuǎn)大歡喜。奇境得奇觀,陳編空載紀(jì)。若非親見聞,幾將蠡測擬?!?/p>
《過達坂》:“咫尺異炎涼,咄咄事稱怪;造物故逞奇,不管人學(xué)壞?!?/p>
《隨余山侍郎南山打圍》:“笑我南冠耕筆硯,生風(fēng)生火何曾見?!?/p>
《木壘河》:“北套平沙闊,南山落照多。故人逢意外,肯惜醉顏酡?!?/p>
《阜康道上望博格達坂》:“向平奢愿都輸我,看到中華以外山。”
《望天山》:“三箭空傳壯士歌,一夫能使將軍避,于今六合混車書,伊犁和闐盡版圖。從教插地撐天綿亙千萬里,只得噓云布雨隨從岱華衡嵩拱一隅?!?/p>
在新疆,史善長大開眼界,大長見識,視野開闊起來,襟懷坦蕩起來。從來到回,史善長“出生入死高唱凱歌還”,“驚喜翻垂淚”,“日月無中外,輪蹄自去來?!?/p>
從生死未卜,從渺小人一個,領(lǐng)略到乾坤之大,對史善長而言,只有在清絕大新疆。
新疆讓史善長達觀順變。他體悟了浮沉人生,領(lǐng)教了苦樂邊陲,學(xué)會了自我調(diào)適,尋求到了心靈慰藉。
史善長《蒲類?!吩娫疲骸坝五焖唤?jīng),宦轍所不止,耳聞臆斷而已矣?!毙陆拚怂?/p>
我們多少人依然對新疆停留在原始狀態(tài)的臆斷之間呢?
昆侖肝膽
譚嗣同是眾所周知的維新變法“戊戌六君子”之一。
我們強烈感受到譚嗣同的英雄氣概,更多的是因為他的《獄中題壁》——
望門投止思張儉,
忍死須臾待杜根。
我自橫刀向天笑,
去留肝膽兩昆侖。
譚嗣同慷慨就義時年僅三十三歲。
“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笔亲T嗣同驚天地泣鬼神的生命絕句。
自赴一死,仰笑蒼天,鐵骨錚錚,凜然悲壯。梁啟超面對這個大無畏的戰(zhàn)友,筆蘸濃墨嘆曰:“嗚呼,烈矣!”
為什么在生命的最后時刻,譚嗣同詩句的落腳點是昆侖?
去留自由,生死盡意,朋友兩分,肝膽相照,天地立昆侖,人世存浩氣。譚嗣同自比與他比,實乃精神光照之閃耀。一比高下,英氣自在。
譚嗣同,字復(fù)生,號壯飛,善文章,好任俠。后來才知道,譚嗣同十四歲就有第一次西北行。梁啟超撰《譚嗣同傳》有言:“弱冠從軍新疆,游巡撫劉公錦棠幕府。劉大奇其才,將薦之于朝,會以劉養(yǎng)親去官,不果。自是十年,來往于直隸、新疆、甘肅、陜西、河南、湖南、湖北、江蘇、安徽、浙江、臺灣各省,察視風(fēng)土,物色豪杰。然終以巡撫君拘謹,不許遠游,未能盡其四方之志也。……”其“風(fēng)景不殊,山河頓異”的新疆十年游歷,自然給譚嗣同以前所未有的氣質(zhì)奠基和精神塑造。
《歷代西域詩鈔》收錄譚嗣同一首詩,是孤絕的《西域引》——
將軍夜戰(zhàn)戰(zhàn)北庭,
橫絕大漠回奔星。
雪花如掌吹血腥,
邊風(fēng)冽冽沉悲角。
凍鼓咽斷貔貅躍,
墮指裂膚金甲薄。
云陰月黑單于逃,
驚沙鏘擊蒼龍刀。
野眠未一辭征袍,
欲曉不曉鬼車叫。
風(fēng)中僵立揮大纛,
又促銜枚赴征調(diào)。
詩中所寫劉錦棠率軍收復(fù)新疆失地,與阿古柏入侵勢力在烏魯木齊激戰(zhàn)。詩句充滿奮勇殺敵的嘶喊,枕戈待旦的苦寒,重返戰(zhàn)場的整裝待發(fā)。西風(fēng)烈,戰(zhàn)鼓鳴,戰(zhàn)袍單,戰(zhàn)馬急,戰(zhàn)刀舞,戰(zhàn)旗獵獵。
在譚嗣同心目中,保衛(wèi)邊疆的將士,是縱橫馳騁在大戈壁的英雄形象。這是愛國熱忱使然。
新疆履歷,將莽莽昆侖的浩然之氣,貫穿了譚嗣同的一生肝膽。
代表作《獄中題壁》《寥天一閣文》《莽蒼蒼齋詩》,都讓我聯(lián)想到,譚嗣同骨子里的新疆視野、昆侖境界、西域胸襟。
譚嗣同視死如歸可歌可泣。
心有昆侖氣勢的譚嗣同蒼茫立天地。
終于新疆
經(jīng)文緯武的楊增新是矢志不移的天山守衛(wèi)者。
民國紛亂之際,國是累卵之時,混亂局勢動蕩于內(nèi),張狂列強環(huán)伺于外,楊增新坐鎮(zhèn)天山,在內(nèi)外交困中,孤立于紛爭之外,順應(yīng)于安定之內(nèi),力保疆土不失,主政新疆十七年,安如磐石,一葉孤舟,開辟塞外桃源勝境。
1916年8月,楊增新在邊城迪化“定遠亭”故址,建一座三層樓閣,命名“鎮(zhèn)邊樓”。楊增新說:“吾之建鎮(zhèn)邊樓者,實欲借斯樓以鎮(zhèn)靜鎮(zhèn)定之力而常惕焉,意在鑒以往之危險,而思所以長保之治安也?!睏钤鲂戮影菜嘉V囊缬谘员?。伊犁鎮(zhèn)守使楊飛霞題聯(lián)“鎮(zhèn)邊樓”:萬里河山,從容坐鎮(zhèn);千秋事業(yè),即在安邊。
楊增新有《題鎮(zhèn)邊樓詩》四首留存:
出關(guān)何必望封侯,
白發(fā)籌邊幾度秋。
四海無家歸未得,
看山一醉鎮(zhèn)邊樓。
居夷已慣不知愁,
北淮南回一望收。
卻怪當(dāng)年班定遠,
生還只為一身謀。
丈夫恥為一身謀,
饑溺難忘禹稷憂。
力障狂瀾三萬里,
莫教海水向西流。
虎斗龍爭未肯休,
風(fēng)濤萬里一孤舟。
但期四海澄清日,
我亦歸耕學(xué)買牛。
白發(fā)籌邊,舍家為國,恥于謀私,憂國憂民,力挽狂瀾,出沒風(fēng)濤,這就是自稱“塞外風(fēng)云一肩挑”的楊增新。
楊增新自語:“我生愛詠是佳句,李杜能詩是屬僚?!迸c幕僚會詩,曾作一詩:
一山橫亙界南北,
萬古雄奇塞大荒。
都護已非唐代府,
匈奴不復(fù)漢時王;
斜陽雁帶凍白云,
夜月燐飛秋草原。
太息重門今洞梓,
元戎何以固邊防。
吞吐山川,俯仰古今,憂民報國,殫精竭慮,拳拳之心盡顯其中。
面對亂象叢生、危機四起的新疆,在楊增新心目中,邊疆穩(wěn)定就是國家利益,與國家有助,與執(zhí)政有益,是主政新疆的總鞭。
王樹枏曾力舉并寄語楊增新:“要有凌云之志,敢笑班超之功,將名垂國史,成就一代偉人?!?/p>
斯文· 赫定說楊增新“具有高度的偉大的舊道德、傲氣和愛國心,他唯一的夢想就是中國的統(tǒng)一”。包爾汗說:“他應(yīng)該是那個時代的圣人?!?/p>
楊增新學(xué)問淵博,眼光遠大,心胸恢宏,經(jīng)世致用,修身養(yǎng)性,激揚文字,有《補過齋文讀》正續(xù)編五十四卷、《補過齋日記》三十卷等流傳于世。
風(fēng)云激蕩,隱憂在懷。1924年楊增新給女兒電報稱:“增新年老矣,生入玉門關(guān),死又不知何處。吾當(dāng)忠于新疆,終于新疆?!?/p>
一忠,一終。一語成讖,蒼然又決然。
天山立馬
君如決轡不羈馬,
我似縈絲自縛蠶。
帝子降兮臨渚北,
先生去也望江南。
一杯對影翻成憶,
萬里尋詩不厭貪。
從此天山續(xù)佳話,
大名原不屬岑參。
遠在邊陲,放眼乾坤,俯仰自如,談笑自若。
王樹枏在新疆寫下的這首《定甫上公席中贈伯謙》,放任笑傲,淡定打趣,心無芥蒂,自得其樂。僅憑他創(chuàng)修《新疆圖志》,新疆人就應(yīng)該對其肅然起敬。
萬里尋詩,何等魄力。
居于邊地笑談天下,自有“遙望齊州九點煙,一泓海水杯中瀉”的恢宏氣度。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最高境界莫過如此。
這個晚年自號陶廬老人的詩人,是可親可敬的一個人。更是一個有意思的人。
有詩為證:
“天山劃南北,冰雪寒嵯峨。……
“萬里重來賦遠游,行窩安穩(wěn)到庭州。有情明月來相送,無價清風(fēng)不可酬。……
“高陵深谷幾興廢,明月清風(fēng)無古今。……
“樂憂憂樂原無定,坐看南山自在云?!?/p>
“茫茫大宇無窮事,且把冰壺共買春。
“君須記取天山路,五月冰花壓酒杯?!?/p>
“冰雪滿天地,斯人獨遠征?!淖秩酰w沙萬里行?!?/p>
“匹馬天山自去來,三年歸興滿蓬萊?!?/p>
詩言志。王樹枏在西陲“味道參三昧”,一個人走馬天山看到家,自在逍遙。“淋漓將進酒,睇笑若為情?!北M管他自嘲“辜負名山直到今”。
在“非驢非馬今時局,為鶴為猿古戰(zhàn)場”中,在“人言亂朱紫,世事變青紅”中,身在新疆壯心不已的王樹枏,驏騎驕馬,在天山立馬,“來作人間汗漫游”。
忘記塵勞。
邊塞詩刻
鄧?yán)y先在歲月流轉(zhuǎn)中悄然進入我們的宏大視野。
我知道鄧?yán)y先的詩詞是1994年新疆人民出版社《庭州古今詩詞選》,而《歷代西域詩鈔》竟然闕如。我真正留意其人其詩,是多年后了。我對這個民國時期援疆戍邊的客家人,充滿敬意。他四十七歲時出塞,六十歲仍然留疆,在新疆十八年,僅在1922年春回家探望病重的母親一次;1933年,他六十四歲在巴楚縣任上面對分裂分子的暴行,大義凜然,壯烈殉國。近代新疆史,深埋著鄧?yán)y先奇崛而震撼的一筆。
“官要讀書作,心如為政純?!边@是鄧?yán)y先同時代人對其中肯評價。
鄧?yán)y先在新疆職務(wù)多樣,秉性一致,奔波于北疆與南疆,忙于公務(wù),勤于秉筆,1918年編撰《烏蘇縣志》,1921年出版《葉迪紀(jì)程》,1922年撰寫《葉城縣志》,1924年出版《毳廬詩草》,1928年出版《毳廬續(xù)吟》詩集。以文記史,以詩證史,鄧?yán)y先的價值和意義在歷史年輪的進程中日益凸顯。歷史敬重這樣的人。
在新疆,增添了鄧?yán)y先難得一見的詩人氣質(zhì)。新疆是他壯游的開始,壯志的終結(jié)。
“壯志如何?男兒負壯志,立功西北陲。投鞭萬里去,駿馬如飚馳。愿攜鸞為群,不與雞爭食。壯游如何?雪凈漢關(guān)秋,三邊許壯游。酪漿甘似醴,毳屋小于舟。王粲離家久,班超返不愁。聊將征戍事,筆錄付庚郵?!?/p>
這就是鄧?yán)y先的“詩言志”。
在鄧?yán)y先眼里,天山博格達峰是新疆的象征:“巍峨天外聳三峰,中原地窄容不得?!?/p>
在鄧?yán)y先心里,新疆是祖國版圖的象征:“孤懸秦塞外,萬古版圖中。”
在鄧?yán)y先詩里,壯士撫劍是保家衛(wèi)國的象征:“安得壯士撫長劍,一洗邊疆無蛟螭?!?/p>
鄧?yán)y先自稱“天山宦游子”。他不辭艱辛踏勘中印邊界,寫就《調(diào)查八札達拉卡邊界屯務(wù)暨沿途情形日記》,以長詩體自問自答邊地所見,“探奇增學(xué)識,履險見精神?!薄把蚰c途九折,狼尾路千盤。霜天銀燭短,冰窖鐵衣單。古戍人蹤少,窮陬馬骨多?!比绱穗U途,竟有“蔥嶺留詩草,銀河掇塞花”的求真務(wù)實一詩人。
鄧?yán)y先的戍邊之心源于報國之志。
言為心聲,詩為心志。鄧?yán)y先《毳廬續(xù)吟》自序云:“游歷方遠,歲月不居。念群生之多艱,覺百感其交集。天涯白草,不無遣興之詞;塞外黃埃,時有緣情之作……念平生于疇日,能勿興懷;慰拘留與長途,強為留句?!?/p>
《遣興》是夫子自道: “老去詩篇多感慨,宦馀書卷半飄零。”
《赴和田,經(jīng)過沙漠》是壯懷宣告:“壯士荷戈行,戈橫霜華落?!氖快届辉~,至此皆卑弱?!?/p>
《人生二首》猶如天問,直抵心間:“天道回旋自古今,人世榮枯猶頃刻?!薄敖鑶柣拇兒鸀闃??經(jīng)歲不聞貪吏呼?!?/p>
《挽周道尹阿山殉難》慷慨陳詞,錚錚有聲:“犯疆妖氛急,捐軀熱血濃。半生多感慨,一死竟從容。浩氣霄沖鶴,英魂劍化龍?!?/p>
在鄧?yán)y先心目中,“男兒能報國”,“年逾五十不為老”。
鄧?yán)y先游歷宦海,游走瀚海,一意孤行吟詩作詞,世人自然輕笑愚公。他以詩作答:《客有譏我嗜吟徒勞無益,作此以解之》:“好游寄蹤千仞山,嗜飲失德杯盤間。習(xí)弈陣圖空白戰(zhàn),苦吟雪月凋朱顏。凝滯物情皆有累,從容諷詠平生志。明知小技陋雕蟲,陡覺清詞悲執(zhí)驥。富貴難期春夢消,神仙棲處秋風(fēng)高。古人適情吟今讬,宦游未嘗廢邱壑。豪飲一石謫仙才,決勝一枰左車略。四事未能擬前賢,剪燭捻須悽自憐,蚯蚓間階遞繁聲?!?/p>
這里,有自喻,有自謙,有自憐,有自嘆。其實試問,這天下,冷嘲熱諷者,人間猶記否?
鄧?yán)y先有一首《刻詩》,是向編纂過《新疆圖志》的王樹枏的致敬,向詩書文章優(yōu)良傳統(tǒng)致敬:“古人詩文稿,未嘗邃自梓。榮名托千秋,素守料靜俟。人生宇宙間,百年蠅過耳。手編十?dāng)?shù)卷,心血恒在是。酌定付棗梨,聽?wèi){世譽毀。即令索瑕疵,得聞亦足喜。不然碌碌材,草木同綺靡。富貴盡浮漚,可傳曾有幾?”
鄧?yán)y先留存最后的詩作,是1931年春,寫給素來敬重的王樹枏“八旬榮慶”的,“旁搜稗史編希臘,補訂圖經(jīng)紀(jì)悅般。鴻業(yè)千秋傳不朽,名勛為擬勒天山?!薄扒嘞浣?jīng)亂后,故交白發(fā)話燈前。著書樂道膺遐福,翠柏蒼松日月延?!?/p>
有人評鄧?yán)y先其詩“吊古悲今,詞多諷世”,“胸填朔氣,字帶邊聲,是閱歷有得之作。”
鄧?yán)y先卸任葉城知事,“父老子弟壺漿餞送,十里五里,長亭短亭,至玉河邊,猶留戀涕泣”。從葉城往迪化途中,日記坦言:“俗士則憔悴憂傷,君子則堅貞淡定也?!笨梢娖淙孙L(fēng)范。
“毳廬渺一粟,寒日照重關(guān)?!编?yán)y先自號毳廬居士?!半]足風(fēng)味,席地忍清寒。不聞風(fēng)塵苦,焉知家事安……不勤耕稼事,焉知風(fēng)雨時……不做征途客,焉知世路艱?!边@只能是心在邊疆要地的坦蕩襟懷。
“博達三峰高插天,彩云一朵護山巔?!痹娙肃?yán)y先就是博格達峰下眾多護佑新疆的這一朵彩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