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鵬耀
在互聯網時代,網絡購物以其便利、面廣、實惠等眾多優(yōu)勢成為年輕人購物的主流模式,也成為青年軍人喜聞樂見的購物方式。然而,網絡購物作為一種全新的購物模式,很多制度規(guī)定還需不斷健全。軍人作為一個特殊的社會群體,參與網絡購物時存在對部隊安全造成威脅的可能。近期我們對武警部隊某基層中隊官兵做了網購安全調查。
(一)信息外泄。調查顯示,有14%的軍人在網絡購物填寫收貨地址時會涉及部隊地址,17%的軍人在網絡購物收到快遞后不會處理掉包裝上的個人信息,有13%的軍人在網購時會涉及軍人信息,22%的軍人因網絡購物個人信息(電話)被公開或濫用,9%的軍人在網絡購物付款時付款賬號等信息被黑客攔截或盜取。網絡購物需要下載相關軟件、填寫個人資料,如銀行卡卡號、密碼,個人姓名、身份證、地址等,交易過程會留下足跡,因此官兵的個人信息可能會被關注,購物過程可能會被收集分析,導致個人的賬戶信息、購物足跡、收貨地址等隱私出現安全風險。
(二)收件風險。調查數據顯示,有20%的軍人自己收取網購快遞,36%的由中隊自衛(wèi)哨收取快遞,17%的由目標單位代取快遞。有23%的軍人在收取快遞時從不驗證快遞員身份,23%偶爾會驗證快遞員身份,12%經常驗證快遞員身份,僅有40%會一直驗證快遞員身份。有14%的軍人在收取快遞時從不當場進行檢查,30%偶爾當場進行檢查,15%經常當場進行檢查??爝f員作為一個新興職業(yè),對于其相關的法規(guī)還不夠完善,出現過快遞員入室打傷消費者、性騷擾女子、冒充快遞員入室搶劫等問題。因此,官兵收取快遞時也可能存在對快遞員身份難以驗證,發(fā)生不法分子冒充快遞員襲擊部隊的風險。由于武警部隊基層單位分布散,基本沒有專業(yè)的設備對快遞進行檢查,這可能導致不法分子以快遞方式向部隊郵寄危險物品。
(三)經濟損失。調查數據顯示,有22%的軍人在網絡購物時會使用淘寶花唄支付,8%會使用京東白條支付,反映了一些軍人在網購中存在透支消費現象。有64%的軍人在網絡購物時出現過買錯或買多的情況,4%出現過資金丟失的情況,37%購買的物品出現過故障,21%出現過付款后貨不到的情況,66%的人遇到過所購商品是假貨或次品的問題,45%的有過所購商品不適用但無法退貨或換貨的情況,還有不少收到物品損壞且無法退還。這些情況都會不同程度造成官兵的經濟損失,加之官兵由于部隊管理的特殊性,出現這些情況后不知道向誰反映、不敢反映,缺乏有效的解決途徑,容易影響官兵情緒從而對其工作產生負面影響,甚至出現不良后果。
(四)軟件隱患。調查數據顯示,有70%的軍人通過網絡購物購買過電子產品,32%在網絡購物后在手機上安裝過相關應用軟件,有9%在安裝注冊相關應用軟件時涉及軍人身份、軍裝照或工作單位,21%的人安裝相關應用軟件時出現過自動安裝其他軟件的情況,還有27%在手機上安裝相關應用軟件時出現過推送廣告的現象。下載這些軟件往往有很多的插件隨同下載,這其中就有可能存在木馬、病毒及后門,從而留下各種隱患。
(五)管理失措。調查數據顯示,有33%的軍人表示單位沒有說明是否可以網購,25%的單位沒有發(fā)布過關于軍人網購的相關規(guī)定或官兵不知道是否發(fā)布過;7%在網絡購物時快遞會送到營區(qū)內,28%的單位不會一直對快遞進行登記,18%的軍人在單位電腦上安裝過與網購相關的軟件。這些情況反映了在大多數單位對于軍人是否可以網購、怎么網購以及對快遞的管理等問題還處于迷茫期。
(六)風險感知。調查數據顯示,僅有8%的軍人網絡購物時因感到風險而猶豫,8%因感到風險而放棄,僅有18%的軍人表示網絡購物時因感到風險而減少網絡購物的消費,有26%的軍人基本不會對手機等購物電子產品殺毒,49%網絡購物時基本不會開啟相關安全軟件。這些數據反映了官兵在網購時風險感知度偏低,對于風險應對能力不足。
運用SPSS進行主成分分析,對17個個體網購風險變量提取公因子,獲得了風險行為、風險意識、風險管理、風險放大4個公因子。
(一)風險行為。網絡購物需要經過下載安裝相關軟件、注冊相關賬號、填寫個人資料、收取地址、處理帶有個人信息的包裹等環(huán)節(jié),由于個人操作的不嚴謹性、網絡環(huán)境的復雜性、軍人身份的敏感性、軟件安裝的隨意性、包裹處理的簡單性,都容易帶來安全風險問題,這四項在因子1的載荷較高。它們都是與風險行為有關,因此因子1命名為“風險行為”,它對總方差的解釋為21%。
(二)風險意識。風險意識是個體維護心理平衡的一種自發(fā)性行為,即通過壓抑、分析、補償的方式改變對心理緊張的主觀感受。官兵在網購時感覺到風險而產生的猶豫、減少及放棄,以及在安裝軟件和面對推送廣告時所表現的安全意識都與自我防范有關,因此因子2命名為“風險意識”,它對總方差的解釋為16%。
(三)風險管理。基層中隊將對快遞員的身份驗證、快遞包裹的檢查、快遞包裹的登記及電子產品殺毒等作為一種行為準則,可以通過一定的規(guī)章制度、裝備設施、操作流程來規(guī)范執(zhí)勤哨兵及官兵的行為,從而加強對快遞員、快遞包裹及購物軟件安全的管控。這些與部隊相關制度管理有關,因此因子3命名為“風險管理”,它對總方差的解釋為12%。
(四)風險放大。信任是在博弈中作出合作性選擇的行為。由于網上購物一方面存在隱私、配送、經濟、網絡等風險,另一方面存在快捷、便利、實惠、物廣等優(yōu)勢,所以官兵在選用時需要進行權衡利弊。而繼續(xù)使用和推薦給他人,這兩個因子無疑是對網購信任的描述,因此因子4命名為“風險放大”,它對總方差的解釋為9.7%。
(一)加強網購安全教育。一是針對網購信息泄露、電子產品失泄密、軍人身份暴露引發(fā)的敏感事件等加強教育,引導官兵樹立網購安全意識。二是針對消費觀、價值觀、審美觀加強教育,傳承勤儉節(jié)約、艱苦奮斗的優(yōu)良傳統,引導戰(zhàn)士科學理財、合理消費。三是針對網購常識、網購法規(guī)加強教育,識別限購折扣、軟件后門等網購陷阱,普及網絡購物流程、網上支付流程、物流配送過程、網購法規(guī)等常識,幫助官兵提高識別能力,避免因不掌握常識而誤入“陷阱”。
(二)建立網購安全組織。一是機關成立由分管領導牽頭,以宣傳、保衛(wèi)、通信、后勤等相關人員為主體的網絡購物安全領導小組,基層建立以干部骨干為主的網購安全小組。二是將網絡購物安全問題作為重要議題列入部、分隊安全形勢分析會,分析部、分隊網絡購物形勢,研究制定關于軍人網絡購物規(guī)定,加強對快遞收取地址、快遞登記、快遞檢查、快遞員身份驗證的管理。特別是對上網防泄密、包裹防爆炸、防快遞員沖闖營區(qū)等情況要深入研究,制定相應處置方案。
(三)構建聯系聯防體系。一是加強與地方網管部門的聯防,掌握網絡購物安全形勢,了解網絡購物安全事件,及時做好防范措施,把好官兵上網購物關。二是加強與地方快遞公司、公安的聯防,指定專門人員對快遞員的身份和背景進行調查,做到對快遞員身份底數清。
(四)提供科技物質保障。一是配備相關快遞包裹檢查設備,研發(fā)軍人上網監(jiān)測軟件,提高科技化水平,增強物防、技防水平。二是加強法律服務,為官兵網購糾紛提供幫助,保障官兵的合法權益。三是按期對官兵需求物資進行統計,制定針對性供給計劃,對于部隊沒有供給的可派專人外出購買或集中網購。
(五)嚴格檢查督導落實。機關派出網購安全檢查組,通過普查與抽查、定期與突擊相結合的方式,實地對所屬部、分隊相關規(guī)定的落實情況進行檢查,填寫網購安全檢查表,評定安全等級,列入年度季度考核內,并對檢查出的安全隱患限期整改上報。另外,要及時收集官兵對于網絡購物的意見建議,完善管理規(guī)定和檢查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