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 剛,朱 偉,曾 力
(機械制造工藝研究所,四川綿陽 621000)
數控機床精度修復是一項重要而復雜的關鍵技術,需要掌握機床機械傳動結構、電氣控制原理、部件拆卸、裝配工藝、試運行等正確流程與方法,確保精度修復穩(wěn)定、可靠,提高設備維修效率。
某五軸聯(lián)動加工中心Y軸在程序運行過程中,機床出現(xiàn)持續(xù)性振動,工件表面出現(xiàn)振紋,導致機床不能正常使用。
該機床Y軸進給系統(tǒng)中滾珠絲杠采用固定-固定的方式,適用于中速、高精度的機床,結構如圖1,伺服電機通過同步齒形帶傳動絲桿的轉動,絲杠的正反傳動即是Y軸移動方向。該伺服軸采用的是全閉環(huán)控制,光柵尺作為直線位移檢測。
圖1 Y軸絲杠安裝方式
通過激光干涉儀對Y軸精度的檢測,檢測結果見表1。
表1 Y軸精度檢測
通過檢測數據(德標VDI 1441)分析,該軸定位精度、重復定位精度與出廠精度比較均嚴重超差。
絲杠裝配精度直接影響進給系統(tǒng)的傳動位置精度,對絲杠的裝配精度進行檢查,檢測結果見表2。精密絲杠裝配精度一般為徑向跳動約12滋m,軸向竄動約8滋m。
表2 絲杠裝配精度
結合該故障現(xiàn)象和當前診斷的數據分析,Y軸存在著反向間隙、定位精度超差、絲杠的裝配精度差等特點,結合誤差曲線產生的具體位置,故障的可能原因為:同步帶磨損、軸承磨損、滾動導軌磨損、絲杠的磨損。
經過對故障點的排查,發(fā)現(xiàn)絲杠支撐側軸承損壞,Y軸支撐側傳動結構見圖2,由于軸承損壞,軸承在旋轉時會產生游動間隙,游隙使全閉環(huán)控制不穩(wěn)定,原來伺服增益參數與目前的運行狀態(tài)不匹配,造成伺服環(huán)的動態(tài)調整造成軸振蕩。
正確的安裝流程,是保證裝配精度的基本條件,數控機床進給系統(tǒng)伺服軸機械部件裝配是保證機床定位精度的關鍵,所以在裝配過程中,嚴格按照裝配步驟和流程(圖3)進行,注意裝配關鍵事項和裝配細節(jié)。
圖2 Y軸絲杠支撐端結構
確定作為滾珠絲杠安裝部的滾珠絲杠螺母支撐單元和固定端、支撐側軸承支撐單元相互的中心。通常,對于精密級產品,建議采用傾斜誤差約1/2000,偏心約0.02 mm,在維修過程中,支撐單元沒有拆卸,以定位銷定位,精度可以保證。
圖3 裝配流程
(1)軸承潤滑。潤滑脂具有很好的耐磨性、耐溫性和潤滑性,軸承中的潤滑脂不宜過多,軸承的轉速愈高,危害性愈大。隨著潤滑脂填充量的增加,軸承溫升直線提高,一般滾動軸承的潤滑脂填充量內部空間1/3~2/3(額定轉速50豫以下),潤滑脂填充量內部空間1/3~1/2(額定轉速50豫以上)。
(2)軸承安裝。軸承的安裝時,為了形成合適的配合,將選定的軸承安裝在滾珠絲杠上。這時,為了使軸承不直接受到沖擊,使用專用套管將軸承固定在殼體內。
(3)軸承預緊。軸承的預緊力矩大小是伺服軸裝配工藝中重要參數,一般情況下根據軸承的結構、裝配形式、數量等數據查詢軸承裝配手冊,參考軸承廠家給定的預緊力,使用力矩扳手進行預緊。無法查閱軸承相關技術資料時,可根據機床載荷大小進行預緊,機床運行過程中伺服軸所承受載荷小于最大軸向載荷Fmax,軸承的預緊力可采用 Fpr=(0.33~0.35)Fmax。
絲杠長時間運行后,會產生熱位移,絲杠軸的熱位移將導致定位精度的下降。熱位移的大小可用以下公式算出。
△Lθ=pθL
△Lθ——熱位移量,mm
p——熱膨脹系數,取12×10-6/℃
θ——絲杠軸平均溫度上升值,℃
L——絲杠軸長度,mm
結論得出當溫度每上升1℃,每米絲杠長就會延伸12滋m。
通過施加預拉伸力,吸收絲杠因溫度產生的延伸量,所以安裝時需對絲杠軸施加一定的張緊力。絲杠溫度每上升1℃,每米絲杠長就會延伸12滋m,運行時絲杠溫度會上升(2~3)℃,該絲杠為1.2 m,計算得出預拉伸長度為28滋m,預拉伸方法見圖4。拉伸量為千分表2與千分表1的數值差28滋m。
圖4 預拉伸
為了確認滾珠絲杠的安裝是否正確,進行動作確認。用扭矩扳手等測試滾珠絲杠部位整個行程的驅動扭矩,包括感觸在內,確認是否一切正常。使用千分表確認絲杠跳動、軸向竄動,皮帶輪跳動測量值見表3,通過檢查絲杠的安裝精度符合裝配要求。
運行初期首先在低速運轉的情況下,確認振動和噪聲。其次為中速,最后在高速運轉情況下進行同樣的確認。然后再連續(xù)運轉2 h,在磨合的同時確認有無異常。使用紅外線測溫儀對固定端和支撐側進行溫度檢測,檢測曲線見圖5。通過曲線發(fā)現(xiàn),軸承溫度隨著速度的提高,溫升的速度在加快,當達到溫度的最高值后溫度有微量的下降,說明溫度沒有持續(xù)性增加,溫升曲線符合部件的運轉要求。
表3 絲杠傳動精度
Y軸試運行數據正常,并使用雷尼紹激光干涉儀對Y軸的定位精度進行檢測,檢測結果見圖6。
從圖8測量數據可以得出Y軸維修后,定位精度3.6滋m、重復定位精度2.1滋m、反向間隙1.1滋m,三項精度高于機床出廠精度標準,試切削工件振紋消失,設備各項功能恢復正常使用。
圖5 軸承溫升曲線
圖6 Y軸修復后精度檢測曲線
精密數控機床伺服軸定位精度要求較高,維修前應制定好維修方案,對關鍵裝配工藝參數進行核查,記錄好伺服軸維修前后相關精度數據,維修時嚴格執(zhí)行裝配工藝流程,保證機床的維修效率和質量,提高設備的運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