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興華
——給一位獨奏演員
翻過了太多的譜,你弦上的那條古運河,流得這么嗲悠悠。
早已梳理干凈的東關街:因你而特別柔,特別軟。
軟得使席間的一顆顆心,都想成為被你撥動的弦。
琵琶,聲聲醉。
座位永遠是這樣的:一邊在衰老,一邊在勃發(fā)。
這是影劇院鐵的安排。
歡呼又一部新春的上映吧!
使勁為新興的、后來的、萌發(fā)的鼓掌;
你的入座才有可能推遲入冬。
紅燈籠,也可能披著冷的雪。
那是父母頻添的白發(fā)在顫抖。
那一年,我的旅行袋里,除了干癟的花生,就是滿滿的惆悵。
那只破口琴,旋律總是沿著那條荒蕪中的小路。
并沒有那些高昂。絲毫沒有。
別假笑了。我哭都來不及。
因為那幾本日歷,是白卷。
那年冬夜,沒看到他們的滿面風雪,不知道隱藏在笑臉背后的無奈。
貧困竟會使—個病人冒險。不知道前方是什么。滿街是歡送的善良,找糊里糊涂地被送往自己不再是送客的北站。
再見了,圍成一圈的十幾家煤球爐,菜場上的挑挑揀揀,櫥窗前的左顧右盼,掏皮夾子角落里的硬幣時的吝嗇。
童謠里的弄堂,今天已被一條綠化帶覆蓋。
而我,剛告別小村,老農(nóng)拎著一小袋雞蛋,氣喘吁吁地從田埂上趕來塞到我的手中。
我馬上感到了一干中幾十年難以忘卻的溫度。
貧困的記憶:最深刻。
長大以后才發(fā)現(xiàn),日出是一件紀念品。
它的每一次露臉,情緒都不同。
能看到它的變化,得有一顆清醒的心。
這輪最難得的朝陽,它在將時間縮短或延長。
喜歡與它在一起,就因為自己繼續(xù)想蓬蓬勃勃。
有所缺,就得有所填
誰都害怕失去。
但歲月之唇,總遮不住有所缺。
我不甘心,只有不斷地填。
感謝所有與我一起填入的陽光,水和糧食。
哪怕是一點,一滴。
有時候,為爭取一口水,我竭盡了所有的喊。
這個填,在迷醉的眼神里,最解渴。
有饑餓感,才是好食客。
懂得及時補,是餐桌前的聰明
有味與無味之間,是對格局的考驗。
嘗新,就得丟棄陳舊。
一成不變,吸引不了那一雙眼睛。
別以為自己不幸。
其實每一顆心,都有一片更深的波瀾。
仔細看,雙眉間都有一份隱藏的天氣預報。
不是沒有預兆,最可怕的是不想面對。
對面的臉,都是一張沒有標題的封面。
都不想掀開。
誰怕經(jīng)歷大風暴,誰就不是海上一朵飛濺的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