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長之
現(xiàn)在到了孔子生命最后的一年了。
這時是公元前479年,魯哀公十六年。
在這年的春天,孔子病了。
一天清早,子貢來看孔子??鬃右呀?jīng)起身,正背著手,手里拿著拐杖,在門口站著,像是等待什么的樣子??鬃右灰娮迂晛砹?,就說道:“賜呵,你為什么來得這么晚呢?”于是子貢聽見孔子唱了這樣的歌:
泰山要倒了,
梁柱要斷了,
哲人要像草木那樣
枯了爛了!
這是孔子最后的歌聲,“哲人”是孔子最后對自己的形容??鬃映土飨聹I來。子貢感到孔子已經(jīng)病重了。
子貢趕快扶他進去。這時又聽見孔子說:“夏代人的棺材是停在東階上的,周代人的棺材是停在西階上的,殷代人的棺材是停在兩個柱子中間的。我昨夜得了一夢,是坐在兩柱間,受人祭奠呢。我祖上是殷人呵。我大概活不久了?!?/p>
孔子從這天起病倒在床上,再也沒起來。經(jīng)過七天,孔子在弟子們的悲痛中離開了他們。
魯哀公親自為孔子作了祭文,那祭文上說:“上天不仁呵,連個老成人也不給留下。剩下我一人在位,孤孤零零,擔著罪過。咳!尼父(指孔子)呵,我今后向誰請教呵!”
孔子死的時候是七十三歲。他的遺體葬在現(xiàn)在山東曲阜城北泗川旁邊,就是被稱為“孔林”的地方。
孔子死后,他的弟子像失掉了父親一樣地哀痛,有很多人在他墳上搭棚,住了三年。過了三年,在分別的時候,大家又都哭了。子貢還不忍離開,又住了三年。
此后,弟子們還是常常思念孔子。他們覺得他們之中的有若很像孔子,便想拿有若當孔子來侍奉。子夏、子游、子張都贊成這樣做,但是曾子提出不同意見。曾子說:“這不成。我們誰能比老師呢?老師就像江水洗過、太陽曬過那樣的潔白光明,誰也比不上呵!”
孔子死后,弟子們常常清晰地回憶起孔子日常為人的態(tài)度??鬃邮欠浅8挥型樾牡?。他本來每天唱歌,但是逢到這一天有吊喪的事,他就停止了歌唱。他見到穿孝服的,見到瞎子,就是年輕的,見了也一定起座,路上碰到也是趕快迎上前去。而且即使是很親昵的朋友,如果有了喪事,也一定表示嚴肅的哀悼;即使是日常可以開玩笑的,假若是穿上喪服或者眼瞎了,那就一定對他們保持禮貌。
有一次,一個盲人音樂師叫冕的來見孔子。他走到臺階,孔子就告訴他:“是臺階。”他走到屋子里席子上,就告訴他:“是席子?!钡人铝?,又介紹給他屋里的人:“某某坐在這里,某某坐在那里?!钡人吡?,弟子子張便問道:“這樣不太瑣碎么?”孔子說:“接待盲人,是應該這樣子的?!?/p>
有一次,馬棚失火。孔子首先問:“傷了人沒有?”不問傷不傷馬。
孔子的弟子公冶長不幸被捕入獄,孔子發(fā)覺不是他的過錯,不但絲毫沒有看不起他的意思,而且把自己女兒嫁給了他??鬃訉τ谌说耐楹完P懷就是如此。
孔子也很愛動物??鬃羽B(yǎng)的一條狗死了,便叫子貢去埋起來,并告訴他說:“我聽說,破帳子別扔,好埋馬;破車蓋兒別扔,好埋狗。我窮得連車蓋兒也沒有,你拿我的破席子去把狗蓋了吧,別叫它的腦袋露著。”
孔子對于老朋友,每每一直保持著友情。就是和自己作風不同的,也不肯輕易絕交。他有一位老朋友叫原壤。原壤是隨隨便便的人,孔子曾挖苦他說:“年輕時就不規(guī)矩,長大了也沒有出息,你這老不死的,真是一個賊呀!”說著便用拐杖照他的大腿敲了幾下。
可是原壤死了母親,孔子還是幫助他收拾棺材。原壤卻瘋瘋癲癲似的跳在棺材上,打著棺材板兒,沖著孔子笑嘻嘻地唱起來。
孔子像沒有聽見一樣,不理他。跟隨孔子的弟子卻忍不住了,說:“這樣的朋友,還不該絕交么?”
孔子微笑著說:“不是說,原是親近的還應該親近,本來是老朋友的也還是老朋友么?”
孔子給人的印象是謙和的,但是他對于認為該做的事,又是堅決地去做的。他曾說:“看見應該做的事不去做,就是沒有勇氣?!庇终f:“對于應該做的事,就不用客氣,就是老師,也要和他比賽比賽?!彼€說:“早上明白了真理,就是晚上死了也值得!”
他說過的那句話“到寒冬,人們才知松樹和柏樹是不易凋零的”,可以看作是他晚年的自贊。他又說:“我到了七十歲上,才做到無拘無束,可是一舉一動,也都離不了譜兒?!笨梢钥闯鏊菬o時不在努力,年年有進境的。
這些片斷印象,常常泛上弟子們的記憶,也就被記錄了下來。
選自《孔子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