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日晚,在廣東省珠海開往深圳的一輛大巴車上發(fā)生了驚險一幕。車輛行駛到廣澳高速靈山區(qū)間段時,一女子自稱孕婦,要上洗手間,要求大巴司機在應急車道上停車。司機解釋說高速上不能停車,可在下一個服務區(qū)(大約十公里)內上衛(wèi)生間,因此未按其要求停車,該女子便與丈夫一起出言辱罵,甚至在車輛行駛過程中動手抽了司機一嘴巴。隨后雙方報警,經(jīng)調解后,大巴車重新上路行駛并最終安全駛抵深圳皇崗口岸。
一邊是在高速公路上緊張開車的司機,一邊是內急的夫婦,兩方劍拔弩張的情景,讓人跟著揪心。不少網(wǎng)友認為畢竟內急難忍,何況是孕婦,應該變通一下。也有不少人認為,司機解釋得很清楚,如果對每一個內急的人都做到靠邊停車,那正處于高速公路上的這一車乘客的安全就無從保障,夫婦倆沒有考慮到其他乘客安全,反而對開車中的司機大打出手,應該重罰。
這里須厘清一個問題——應急車道究竟用來應何急?能否用來停車解手?
道路交通安全法并未明確解答,僅第68條提到,機動車在高速公路上發(fā)生故障時,車上人員應當迅速轉移到右側路肩上或者應急車道內。即機動車發(fā)生故障可以使用應急車道。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第82條提到,機動車在高速公路上行駛,不得“非緊急情況時在應急車道行駛或者停車”。而何為“緊急情況”?也未解釋。那么,除了車輛故障外,還有哪些屬于可以使用應急車道的緊急情況呢?
對此,不少地方性條例作了規(guī)定,比如廣東、江西、湖南規(guī)定,除了警車、消防車、救護車、工程救險車、清障車等特種車輛執(zhí)行緊急任務之外,其他機動車僅在發(fā)生故障時可以使用應急車道;再比如北京、遼寧、江蘇和浙江則規(guī)定機動車發(fā)生故障和交通事故兩種情形可以使用應急車道;河北則在此基礎上增加了“遇有載運物遺灑、飄灑和駕駛人、乘車人突發(fā)疾病等緊急情況”;我國香港地區(qū)還規(guī)定了“一般車輛駕駛人乘客為了給予遇有緊急情況的其他人幫助的”可以使用應急車道的情形。
由此可見,應急車道適用標準在于“生命”二字,只有在生命遭到損害或威脅的情況下,才屬于機動車合法占用的緊急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