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恒昌
在天下滔滔的戰(zhàn)國年代,南方的楚國長了一株橘樹。天地聚氣以生之,滄浪濟水以養(yǎng)之。他對天發(fā)問,在世間長歌。他孤獨失意,他狂放自傲,他以芰荷為衣,以芙蓉為裳。他為后世天馬行空的詩仙提供情感的源泉,為百代文人澆鑄了忠信的碑銘。
他是屈原,汨羅江里的三閭大夫。
他說:“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孔子算是頂堅定的人了,可他是一個教育家,思想家,他的堅定又如何比得上屈平呢?屈原的執(zhí)著浸透著文人的浪漫主義色彩,何謂“九死”?又何謂“九死其猶未悔”?生死往復,天地開闔,都無法阻擋對理想的堅定追逐。有個令人心靈震顫的詞叫“矢志不渝”,大概最先是用來形容屈原的吧。除了他,又有誰如此地堅定、高潔呢?屈原教給我執(zhí)著。在我擁有人生信念后,可以不放棄地去追逐,不后悔。吾志在彼,那么便要矢志不渝地向之前行。我會有屬于自己、適合自己的道路,或是泥徑、或是坦途,去達到我想要的高度,便會不懼失敗,反復嘗試。這是屈原教給我的,九死未悔。
他說:“不吾知其亦已兮,茍余情其信芳”。屈原忠心天地可昭,屈原才華萬世難表,可他就是失意且難得重用,屢遭奸人陷害。他說算了吧,便在廣闊的世間說“茍余情其信芳”。他高高的帽子,長長的佩帶,有滄浪的水來洗就好了,何必要讓別人滿意。鷙鳥不群兮!屈原教給我,要保持自己良好的品格,哪怕被人誤解,內心依然高潔。學學周敦頤筆下出淤泥不染的蓮花吧,那是屈原品格的化身。在這個物欲橫流的塵世,無論何時,縱使無人理解,也要保持自己的操守與原則。不為惡,不做奸,不忘初心,向善,向陽而活。就像尼采,世人眼里他只是個瘋子,可他是自己的英雄,也是無數人的引導者。就這一點,屈原和他有什么區(qū)別呢?
他還說:“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這是他教給我的第三點,求索。天下有大道,人須百經磨難而探求索之。屈原有章名曰《天問》,問世間,問蒼天,問及天下江河、百里山川,這不就是他純真而剛烈的求索嗎?天又如何?天也可問之!只可惜了屈原是一介文人,若他生在現代,大概會是一位杰出的科學家吧?我無法像屈原一樣問天求道,但我至少可以求問我之所學,每一個字,每一道題,每一首詩,都像三閭大夫所說的“上下求索”,那么我一定可以砥礪前行。唯有如此,才能在日后學著像他那樣求索于天地間,問道于人間。
天下有賢者名屈原,余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作者通聯(lián):西安市西工大附中高三理(1)班 指導教師:惠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