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珂珂
摘 要:蘇東坡的一生顛沛流離,既有高中進士的青云直上,也有被貶荒涼之地的落魄不偶,但不管在怎樣的境遇中,蘇東坡始終以樂觀曠達的人生態(tài)度面對生活。
關鍵詞:蘇東坡;率真;愛民;曠達
在漫長的中國歷史中,蘇東坡是一個巨星閃爍著耀眼的光輝,照亮了中國文化藝術的星空。他特立獨行的人格、瀟灑的個性和無人能及的藝術成就,深深地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華夏文人。他是政治家、工程師、作家、仁慈的法官、人道主義者、偉大的詩人。他的性格單純、善良,他的經(jīng)歷幸運而坎坷的。他就是蘇東坡,一個率真的文人。他的美食中蘊藏著生活智慧,他的人生態(tài)度凝練生活的秘訣;他的詞傳遍大江南北;提起他人們不自覺的泛起親切敬佩的笑容,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蘇東坡,臨摹蘇東坡的書法,閱讀蘇東坡的詞,談論他的生平軼事,崇拜他的人跨越古今,他的氣節(jié)、灑脫、才華、擔當、他的胸懷天下鑄就了他特殊的人格魅力,讓人們喜愛至今。
蘇東坡是個率真的人,從不為誰而改變,堅持做自己。在他眼里天下無一不是好人,他的率真超凡脫俗,對人坦誠以待,掏心掏肺,因為率真,他成為了政治上的犧牲品,因為在仕途上人不為己天誅地滅,還有什么功名利祿之談呢,但因為蘇東坡的率真,他沒有把自己的理想抱負放在升官發(fā)財這種庸俗之物上,他只是想匡扶社稷,為國出力罷了,所以,當國家需要他的時候,他就回來,國家不需要他,他被貶了,他也坦然接受?!逗程分刑K東坡把一個流放詩人的沮喪與無奈寫到了極致,心如死灰不能復燃,對人生的迷茫感,但他難在能夠自由而準確地呈現(xiàn)自己的內心處境。看蘇東坡《寒食帖》,你能看到他的坦誠率性,書法中的錯別字他就率性的做一些記號,可以看出來他的真性情,他不希望自己受到之前書法大師的限制,他讓自己擺脫“法”的束縛,力求以“我”為法,他認為書法是人的內心畫像,每個人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心境。蘇東坡好似一個永不過氣的偶像,人們喜歡他的“真”,在得意時與民同樂,在落魄時仍怡然自得,他對生活充滿了眷戀和愛。
東坡是一位體恤百姓,一心為民的文人。他一生廉正廉潔、政績突出,被稱為“蘇賢良”。無論是在杭州治理西湖,修建水利,還是在密州消滅黃蝗,或是在徐州抗洪,他作為著一個前線指揮官,贏得了一場又一次的勝利。要知道,這是九百多年前的事了。他今天的遭遇事情,不敢說我們的政府官員是否能像蘇軾一樣行事。最感人的是蘇軾對災難的務實態(tài)度,他親身體驗,調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資料,根據(jù)實際情況,動員群眾,實事求是地寫信給朝廷,向人民上訴,直到達到目的才罷休。他的作風確實值得各級領導干部認真學習。
為人民辯護,不論得失。面對宰相王安石的激進改革,蘇軾坦率地談到了改革對人民的危害,主張關愛民生,建議皇帝優(yōu)先富民。為了百姓,他敢說:“殘酷的政府比老虎還殘酷,現(xiàn)在全國有20萬老虎在肆虐?!庇捎诜磳Ω母?,他被排擠出朝廷,但他仍然可以為百姓謀取利益,。司馬光上臺后,完全否認了改革。蘇東坡站在人民的立場上,建議司馬光吸收新法律的合理部分。結果,他與司馬光發(fā)生爭執(zhí),被排除在朝廷之外。蘇軾與兩位宰相之間的矛盾不是個人的不滿,而是為了人民的利益。每次蘇東坡離開一個地方,百姓都依依不舍,婦孺皆來,當蘇軾乘船經(jīng)過蘇州時,岸上觀者有萬人。他是永遠的偶像,喜愛他的人不分男女老幼,跨越古今。
西方哲學家曾經(jīng)說過:“思想越自由,對美的享受就越好。”他的詞常常流露出自豪的心情和寵辱不驚的闊達胸懷。他寫的“人生如夢”的“夢”,是對人生有限、命途多舛的感嘆,最能表現(xiàn)曠達境界的《定風波途中遇雨》這首詞,描寫自己在風雨中自由和瀟灑,他開始逐漸遠離悲傷和憤怒,在他早期的作品中諷刺和憤怒,逐漸轉變?yōu)閷捜?。人性中的溫情,是一種博大開懷?!耙凰驘熡耆纹缴笔撬畹膶懻?。他總是鎮(zhèn)定自若,當他遇到挫折時,他并不悲觀和失望;當他的情況順利時,他并不自滿。經(jīng)歷過世事的滄桑風雨后,他終領悟到“也無風雨也無晴”。
在貶謫黃州期間,他在面對挫折與逆境時,憑借自己個性,用自己的幽默感消解心中的苦悶,把被貶的經(jīng)歷當做機會去探索新的書寫自己的方式,探索新的思考自己的方式,他真的成為了完全不同的一個人,他成為了“東坡”,成為了與以往的他完全不同的人。
蘇東坡的一生充滿了矛盾與挫折。佛老思想的深刻影響使他在生活的修煉和知足中變得豁達、樂觀。他以儒學體系為根本釋、道思想為輔,他在北宋三教和一的氛圍中如魚得水,這不僅是蘇東坡人生觀的哲學根基,也是其達觀豁達人生態(tài)度的本質所在。
蘇東坡,一個人們喜歡時常掛在嘴邊的名字,雖屢遭不幸,但他對這個世界依然充滿善意,始終以曠達的人生態(tài)度照亮著數(shù)以萬計人民的心。雖然他一生坎坷,但他總是表現(xiàn)出灑脫曠達的精神,他的哲學思想雖然已有將近十個世紀的歷史,但仍然像昨日一樣親切,具有超越時空的生命力,在人生不同的境界中,它會折射出智慧、曠達和喜悅的光芒。
參考文獻
[1]童一秋.中國十大文豪蘇軾[M].吉林:吉林文史出版社,2016.
[2]柳邨.蘇軾[M].吉林:中國和平出版社,2002.
[3]何敏怡,何素梅.蘇軾詞的自然率真與通變[J].中山大學學報論叢,2002,(6).
[4]趙彩芬.自然率真—論莊子審美思想對蘇軾文藝觀的影響[J].邢臺學院學報,2005,(4).
[5]彭文良.蘇軾的愛民情懷[J].攀枝花學院學報,2016,(1).
[6]楊明.賢良蘇軾與勤政為民[J].政府法制,2011,(29).
[7]陶文鵬.一蓑煙雨任平生:蘇軾卷[J].鄭州:河南文藝出版社,2003.
[8]林語堂.蘇東坡傳[J].張振玉,譯.吉林:時代文藝出版社,1998.
(作者單位:欽州學院陶瓷與設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