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君,胡佳雨
(成都軍區(qū)總醫(yī)院心血管內科,四川 成都 610000)
慢性心力衰竭在臨床上較為常見。此病患者常合并有睡眠障礙。有研究指出,對老年慢性心衰合并睡眠障礙患者進行有效的護理干預能夠改善其睡眠質量[1-3]。本文對成都軍區(qū)總醫(yī)院接診的100例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研究,旨在探討對老年慢性心衰合并睡眠障礙患者進行護理干預的效果。
將2012年5月至2017年3月成都軍區(qū)總醫(yī)院接診的100例老年慢性心衰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這些患者的平均年齡為(63.5±13.5)歲;其中有男58例,女42例。
使用自制的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睡眠障礙調查表評價本組100例患者睡眠障礙的嚴重程度,并分析其睡眠障礙發(fā)生的原因。該調查表的調查項目包括軀體癥狀、患病時間、檢查設備、社交能力下降、擔心預后、家庭支持度低、病房環(huán)境差、各種噪音、不良習慣等睡眠障礙影響因素?;颊吒黜椝哒系K影響因素的評分越高,表示這些影響因素對其睡眠質量的影響越大。
對本組患者均進行藥物治療。在治療期間,對其進行護理干預。具體的護理方法如下:
1.3.1 進行環(huán)境護理 1)護理人員為患者安排日照充足、安靜的病房,并定期對其病房進行通風和消毒。使用空氣加濕器對濕度較低的病房進行加濕,并盡量減少在夜間進行查房。2)在夜間,盡量減少醫(yī)療儀器的運行時間。3)告知患者及其家屬減少夜間使用手機的次數(shù),睡前將手機關機。在患者的病床旁設置拉簾,以保護其隱私。4)安排打鼾的患者入住單人病房,以免其影響他人的睡眠。5)護理人員盡量集中在白天對患者進行護理操作,在夜間巡視其病房時應做到輕開門、輕關門,并注意降低其病房內的亮度。在患者入睡前,護理人員對其進行心理疏導,以緩解其緊張、焦慮的情緒。
1.3.2 進行飲食護理 護理人員保證患者每天攝入充足的蛋白質(攝入量為1.0~1.5 g/kg)。對于存在水腫、少尿癥狀的患者,應適當為其補充水溶性維生素,告知其多食用蔬菜、水果,少食用海鮮、動物內臟。囑咐其控制食鹽和水分的攝入量,以防止其在夜間發(fā)生心力衰竭。
1.3.3 進行運動護理 護理人員根據患者的愛好為其制定運動鍛煉計劃(具體的鍛煉項目包括游泳、爬山、打羽毛球、打臺球等),以改善其心功能,提高其睡眠質量。
1)分析本組患者發(fā)生睡眠障礙的原因。2)比較本組患者接受護理前后其阿森斯失眠量表的評分。
使用SPSS 21.0軟件對本次研究中的數(shù)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與其他睡眠障礙影響因素的評分相比,本組患者擔心預后、病房環(huán)境差、患病時間長等睡眠障礙影響因素的評分均更高(P<0.05)。詳見表1。
表1 對本組患者發(fā)生睡眠障礙影響因素的分析(分,)
表1 對本組患者發(fā)生睡眠障礙影響因素的分析(分,)
影響因素 影響因素的評分軀體癥狀 2.3±0.6患病時間 2.4±0.6檢查設備 1.6±0.4社交能力下降 1.9±0.5擔心預后 2.6±0.7家庭支持度低 2.2±0.4病房環(huán)境差 2.6±0.5各種噪音 2.1±0.5不良習慣 1.5±0.3
接受護理后,本組患者各項阿森斯失眠量表的評分均較護理前顯著降低(P<0.05)。詳見表2。
表2 接受護理前后本組患者阿森斯失眠量表評分的比較(分,)
表2 接受護理前后本組患者阿森斯失眠量表評分的比較(分,)
項目 護理前 護理后入睡時間 3.5±1.1 0.4±0.1夜間覺醒 3.3±1.2 0.5±0.3早醒 3.5±0.9 0.6±0.4總睡眠時間 3.1±0.5 0.2±0.1白天的情緒 2.8±0.6 0.4±0.3白天的睡意 2.5±0.8 0.6±0.4夜間的睡意 2.9±0.5 0.3±0.1
睡眠障礙可分為入睡困難、睡眠顛倒、睡眠維持性障礙等[4]。馮玉萍[5]研究指出,對老年慢性心衰合并睡眠障礙患者進行運動護理和飲食護理可幫助其調整不良生活習慣,將其軀體不適感降至最低,從而可使其保持良好的作息習慣,改善其睡眠質量。相關的臨床實踐證實,對老年慢性心衰合并睡眠障礙患者進行護理干預能夠降低其阿森斯失眠量表的評分,提高其生活質量[6]。本研究的結果顯示,與其他睡眠障礙影響因素的評分相比,本組患者擔心預后、病房環(huán)境差、患病時間長等睡眠障礙影響因素的評分均更高。接受護理后,本組患者各項阿森斯失眠量表的評分均較護理前顯著降低。
綜上所述,對老年慢性心衰合并睡眠障礙患者進行護理干預可有效地提高其睡眠質量。此法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