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振中
阿來《詞典的故事》與鐘叔河《買舊書》兩文均回憶購書經(jīng)歷,所敘背景同屬物質生活凋敝和精神匱乏的年代。對一本詞典的渴慕,對一本舊書的淘買;那一雙乞求的眼神,那一次得書的竊喜;滿載對知識的珍重,裹挾對變遷的感慨。本文試分別以研讀一組稱呼與一組動詞走進文本。
一、從“營業(yè)員”與“阿姨”一組稱呼研讀《詞典的故事》
原文:營業(yè)員臉上顯出了更多的憐憫,這位阿姨甚至因此變得漂亮起來。(第13段)
賞析:文中所敘稱呼無外三種:“營業(yè)員”、“她”、“阿姨”?!鞍⒁獭眱H出現(xiàn)在文中第13段?!盃I業(yè)員”首次在第6段出現(xiàn)?!盃I業(yè)員”是職業(yè)標簽,屬功能性稱呼,是買主(“我”)與所購物(詞典)的溝通媒介,是一個冷冰冰的稱呼?!鞍⒁獭笔怯H屬標簽,屬情感性稱呼,拉近買賣雙方距離,是一個充滿溫情的詞匯?!八笔侨朔Q代詞,表意簡約,所指明了。單從詞匯本身看:“營業(yè)員”較冷淡(客觀),“阿姨”較親切(主觀),“她”則介于中立。
思考:從文中第6段營業(yè)員一角出場,至14段結束,為何在第13段中稱呼陡變?yōu)椤鞍⒁獭保?/p>
明確:營業(yè)員身份的職能屬性決定了購書時遭遇的尷尬。第9段中營業(yè)員“搖了搖頭”,明確解釋不能把書賣給“我”的原因:購詞典需開證明。而當營業(yè)員得知“我”所轄縣區(qū)不同,態(tài)度更堅決,不容置疑。文中“那你有證明都不行了”一句把營業(yè)員的愛崗敬業(yè)形象表露無遺。一心渴慕詞典的“我”只得央求,而營業(yè)員依然站在柜臺后“堅決地搖著頭”,有原則、不妥協(xié)是營業(yè)員的最好注解。于是,“我”的眼淚奔涌而出。這時,營業(yè)員吃驚了,冷漠剛毅的表情瞬間崩塌,臉上浮出憐憫。“現(xiàn)在,這本書就在我面前,但是與我之間卻隔著透明但又堅硬而冰涼的玻璃,比夢里所見還要遙不可及?!边@一心理活動單獨成段,可知心底期許真摯而現(xiàn)實殘酷真實。營業(yè)員臉上顯出更多憐憫,話鋒一轉,稱呼變?yōu)椤鞍⒁躺踔烈虼俗兊闷疗饋怼薄G邦^一直以“營業(yè)員”與“她”稱呼,“嚴厲冷峻”是其風格,一到這句“轉語”,便已暗示下文突轉的情節(jié),否則如何與“阿姨”這一稱謂與“漂亮”這一描述相匹配?
思考:第13段中稱呼轉為“阿姨”是否突兀?前文可有暗示?
明確:前文神態(tài)描寫多有暗示。第7段中“和氣地笑”這一神態(tài)描寫,說明營業(yè)員心地本就有善的一面,為下文破例賣“我”詞典作暗示。第9段,面對“我”的失落哭泣,營業(yè)員臉上吃驚、憐憫的表情,說明此時內心已經(jīng)開始“軟化”。第13段,當?shù)弥拔摇睂@本詞典的夢寐以求及失望后幾近絕望的表情,營業(yè)員臉上顯出了更多的憐憫,說明內心的“敬業(yè)”理性終究拗不過“同情”的感性關懷。營業(yè)員的表情從“和氣”的待客到“冷冰冰”的拒絕,從“冷冰冰”到“吃驚”,再到“浮出憐憫”,終到“顯出更多的憐憫”考問我同情我滿足我,隨事件推進,人物神態(tài)刻畫也是不斷推進:敬業(yè)而不失溫情;理性而不冷漠;感性而不是毫無原則的感情泛濫(考問后被“我”的勤學與求知深受感動,破例售賣)。
思考:這本詞典是“我”人生第一本書,意義重大,而成全者非此營業(yè)員莫屬。既如是,全文為何僅吝嗇地一處用了“阿姨”這一稱呼?
明確:第一,本文重在回憶自己當年購得人生第一本書的故事,強調的是“我”與“書”從小結下的深厚緣分,而不是重在對營業(yè)員這一人物形象的刻畫,故敘事過程中大可不必大張旗鼓地用“阿姨”一詞鋪滿全文。第二,作為社會底層人物的營業(yè)員身上所折射出的人性光芒是被“我”對詞典的渴慕、對求知的欲望、對窮苦孩子的醉心學業(yè)所打動,并不是對“我”的“特殊”關愛,也許換作另一人也會如此,這種“憐憫”與“破例”是人性本應具有的底色。既如是,全文“文淺質深”娓娓道來,不雕琢不粉飾,或許更好。
二、從“求”、“買”與“揀”一組動詞研讀《買舊書》
思考:“求”、“買”與“揀”三個動詞本義有啥區(qū)別?
明確:“求”,設法得到,有“尋求”義;“買”,以錢換物,有“交易”義;“揀”,古同“撿”,多為“挑選”義。
思考:“求”、“買”與“揀”三個動詞在文中如何理解?
明確:
1.有心“求”卻不敢去“求”。
第1段首句交代上世紀50年代開頭幾年,地主家的舊書最不值錢,土改中,舊書被賣給紙廠做原料,或被街頭小販撕下來給顧客包油條等。那個荒唐年代,理應屬于有心搜求舊書者的大好時機,可惜囿于時代背景,愛看舊書者大受批評,只好“有賊心沒賊膽”,眼睜睜有心“求”而不得。舊書視為低賤棄物,本可廉價“求”得卻不敢“求”。
2.醉心“買”且豪搶掠“買”。
第2段點明自1957年后,“我”醉心“買”書。
“初到街道工廠拖板車時,月工資只有28元,拿出兩三角錢并不容易?!保ā拔摇彼x的胡適和周作人的書(平均二三角錢一本)差不多全是從當時的古舊書店購買的。)
后來學會了繪圖做模型,收入才逐漸增加,2元4角錢10本的《四部叢刊》白紙本《高太史大全集》才能買得。
從之初的“兩三角錢并不容易”到“2元4角錢”,買書熱情從未泯滅,且隨收入增加,熱情不斷高漲。文中“才能買得”寫盡了未能買得時的遺憾與已買得時的欣喜。
第3至9段詳敘了一場急中生智的“搶書”風波。從別人手中一把奪過書,后故作氣惱地質問店員,再到謊稱要收回兒子偷出來賣的書,后拿書付錢強行把書搶走,使得先得的讀者站在一旁,未插一言,只得廢然離去??芍簽橘I得一本久聞其名的書,不惜滿嘴跑火車,大有“豪取搶奪”之架勢,醉心買書不擇手段啊。
3.無心“揀”而不得不“揀”。
第10段中用的是動詞“揀”。很有意思的是,本段所敘購書一事,搭配“揀”字卻極具諷刺。
薄薄十幾頁索價高達50元,幾經(jīng)討價還價,才以25元得之。假如沒有自己名字這三個字在上頭,我還真的舍不得當這一回“二百五”呢!
地攤買書的緣由與心情,與之前著實不同。此前醉心買書是對于渴慕已久之書的本能搜尋,是出于對書籍本身的愛惜,而此處并非是購朝思暮想之書,僅僅是因為書中有作者本人作品罷了,更多是出于“憐惜”刻有鉛印自己名諱的書冊攤在地攤上不得不買。之前的舊書價格雖更便宜,其質量卻極高,而此時的舊書卻薄薄幾頁索價甚高,實不甘心,難怪文末作者用了“二百五”來形容這一購書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