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均
摘要 介紹了郎溪縣櫸樹大苗混交林培育基地概況,并從造林地條件、苗木選擇、造林栽植和造林后的管理等方面總結了櫸樹大苗混交林培育技術,以期為櫸樹大苗培育提供參考。
關鍵詞 櫸樹;大苗混交林;培育技術
中圖分類號 S792.99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8)19-0201-01
近年來,郎溪縣綠化苗木產業(yè)不斷發(fā)展,為本縣及南京、浙江等周邊地區(qū)城市綠化提供了樹形美觀的優(yōu)質苗木,全縣人工培育綠化苗木市場發(fā)展態(tài)勢良好,林業(yè)的社會效益與經(jīng)濟效益明顯。自十八大以來,國家對生態(tài)文明建設高度重視,人們對綠色生態(tài)環(huán)境的需求日益增強。在此背景下結合郎溪縣建平鎮(zhèn)南山村綠化苗木培育基地的栽植經(jīng)驗,總結櫸樹與紅楓、雞爪槭苗木混交栽培技術措施,以期為苗木培育提供參考。
1 基地概況
基地總面積約26.7 hm2,坐落在郎川河以南,屬典型的丘陵崗地。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qū),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年平均氣溫為15.9 ℃,最熱月(7月)平均氣溫為28.5 ℃,最冷月(1月)平均氣溫為2.9 ℃,年平均降水量為1 143.2 mm,年平均無霜期為241 d。
2 造林地條件
造林地交通便利,立地條件較好,排灌方便。土層厚度為60~150 cm,土質為泥質巖和花崗巖發(fā)育而成的山地黃壤和黃棕壤[1],有機質含量為5%~7%,pH值為5.0~6.5,質地為中壤。
3 苗木選擇
向本縣育苗專業(yè)戶購買二至三年生一級苗木進行造林,隨調、隨起、隨運、隨栽,苗木要帶好土球,以防傷根。苗木選擇標準如表1所示。櫸樹為主要樹種,紅楓和雞爪槭為次要樹種。
4 造林栽植
4.1 整地
造林地原地類為灌木林地與疏林地,2014年7—8月清理雜灌,采伐剩余物后集中成堆曬干焚燒,8月中下旬至9月全面開墾,深度達50 cm以上,并清除大的石塊、樹蔸、樹根等。
4.2 造林時間
2014年年底至2015年3月中旬進行造林,宜早不宜遲,一般在苗木新芽萌動前造林。
4.3 混交方式
主要樹種與次要樹種之間采取行間混交方式,株行距為5.0 m×2.5 m,形成上層樹種為櫸樹、下層樹種為紅楓與雞爪槭的復層模式[2]。
4.4 栽植
栽植時先放樣確定栽植點,再挖栽植穴,穴的大小根據(jù)移植苗的土球大小而定,一般為40 cm×50 cm×60 cm,以保證苗木放入后根系充分舒展,并分層踏實,培成饅頭形。
5 造林后的管理
5.1 中耕除草
增加除草次數(shù),促進苗木更好地生長。一般每年中耕除草4次,5—6月中耕除草2次,8—9月中耕除草2次。
5.2 施肥
每年結合松土除草施肥4次,3—5月施復合肥2次,10月施復合肥1次,每次施肥量為300 kg/hm2,10月中下旬施烘干雞糞農家肥1次,施肥量為5 550 kg/hm2。施肥采取環(huán)施的方式,即在苗木四周挖環(huán)施溝,肥料施進后用土填埋。
5.3 修剪
根據(jù)苗木培育目標進行修剪。主要樹種苗木根據(jù)樹種特性,利用修側枝、除萌條、抹除萌芽、竹棍三角綁縛支撐、定干等技術對苗木進行培育,一般控制在1.7~2.3 m之間開丫發(fā)枝,培養(yǎng)蓬形,形成精品苗木;次要樹種需進行修剪培育成球狀,紅楓、雞爪槭均要控制陡長枝的生長[3],根據(jù)市場需求修剪成形。目前該基地苗木生長狀況良好,根據(jù)樣圓調查苗木生長情況與價值(表2)。
5.4 病蟲害防治
病蟲害主要有蚜蟲、尺蠖、葉螟、毒蛾、袋蛾、金龜子、木虱、紅蜘蛛等。應加強栽培管理,增施肥料,逐漸增強樹勢和提高抗病力,降低發(fā)病率[4]。5.7%甲維鹽—一炮火—欣至誠是一種微生物源低毒殺蟲劑,能起到觸殺、胃毒、熏蒸、內吸、誘殺、滲透等作用,用其防治病蟲害,可以有效抑制害蟲運動神經(jīng)傳遞,達到防治目的。
6 結語
基地苗木一般在栽植后4~5年即可選擇性采挖。以密度750株/hm2計算,根據(jù)目前的苗木市場行情,苗木價值在22.5萬~30.0萬元/hm2之間,這說明基地苗木在發(fā)揮生態(tài)效能的同時,也具有較高的經(jīng)濟效能。
7 參考文獻
[1] 郁世軍,張穎,李英,等.櫸樹苗木的修剪整形技術[J].江蘇林業(yè)科技,2013,40(5):40-41.
[2] 周桂菊.櫸樹造林技術與可持續(xù)開發(fā)利用[J].現(xiàn)代農業(yè)科技,2008(13):79.
[3] 茹雷鳴,張燕雯,姜衛(wèi)兵.櫸樹在園林綠化中的應用[J].廣東園林,2007(6):50-52.
[4] 付玉嬪,楊衛(wèi),祁榮頻,等.櫸樹容器苗壯苗培育技術研究[J].西部林業(yè)科學,2006(2):3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