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林青
(淮陰工學院,江蘇淮安,223001)
番茄因高營養(yǎng)及價格低廉而得到老百姓的喜愛,其市場需求也越來越大。近年來,設施番茄的栽培面積逐年增加,隨著設施番茄發(fā)展的集約化和工廠化,限制設施番茄發(fā)展的關鍵因素日益凸顯,連作導致土壤鹽分積聚,酸化加重,病蟲害增加,營養(yǎng)元素減少,從而引發(fā)土壤連作障礙高發(fā),使得番茄的產(chǎn)量下降、品質變劣,嚴重影響了設施番茄產(chǎn)業(yè)的發(fā)展[1~3]。
我國利用土壤改良劑可適當提高水分利用率,緩解北方土壤干旱問題,相對提高生產(chǎn)水平,有效減輕酸性土壤的為害,降低離子毒害,緩解作物連作障礙。但目前土壤改良劑在番茄上應用還未見有關報道[4~11]。
本試驗通過對連作障礙下的設施番茄施用不同量的重茬克星和重茬調理劑2種土壤改良劑,待果實成熟后測其產(chǎn)量和品質,與空白對照下的果實產(chǎn)量和品質進行對比,明確土壤改良劑對連作障礙下設施番茄產(chǎn)量和品質的影響,為緩解番茄連作障礙提供參考依據(jù)。
試驗所用番茄品種為貝麗,盆栽用盆為淮安市蔬菜科技示范園提供,連作土是淮安齊湖村農(nóng)戶大棚所供,土壤主要理化性狀見表1。土壤改良劑為市場購買的山東濰坊百事達肥料有限公司生產(chǎn)的重茬克星及山東百士威農(nóng)藥有限公司生產(chǎn)的重茬調理劑。復合肥和高爾基肥均為市場購買。有機肥為河北金地源生物肥有限公司生產(chǎn),主要含有0.015%的銅、0.065%的鐵、0.05%的鋅、0.3%的海藻素、0.02%的甲殼素、0.5%的抗重茬劑等。復合肥為合肥四方磷復肥有限責任公司生產(chǎn),總養(yǎng)分≥45%,氮、磷、鉀含量均為15%。
表1 土壤主要理化性狀
試驗采用隨機排列,每小區(qū)面積12 m2。番茄2017年10月1日于淮安市農(nóng)科院育苗,并于11月17日在淮安市蔬菜科技示范園定植,定植密度3 000株/667 m2,單蔓整枝,每株留3穗果,每穗留4朵花,摘心測產(chǎn),選擇第2穗果實測定品質。試驗以不加任何土壤改良劑的CK(空白)處理為對照,共設6個處理,每個處理設置3次重復(表2)。
表2 試驗設計 kg/667 m2
表3 土壤改良劑對設施番茄產(chǎn)量的影響
果實成熟期每個處理選取20株測定單果質量、產(chǎn)量、果實橫縱徑;VC、有機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參照王學奎[12]的方法;采用石油醚萃取比色法測定番茄紅素含量[13,14]。
采用Excel和DPS軟件處理分析數(shù)據(jù)。
由表3可知,所有處理產(chǎn)量均比對照高,且差異顯著。其中處理5平均單果質量最大,為219.76 g;處理5的單株結果數(shù)為11.85個,比處理6的12.00個/株少;但處理5折合667 m2產(chǎn)量最高,達7 812.47 kg,與對照和處理1~4差異均達顯著水平,比處理6產(chǎn)量高169.67 kg/667 m2。說明本試驗中土壤改良劑均有增產(chǎn)效應,且667 m2施42 kg重茬調理劑增產(chǎn)效果最佳。
番茄果實中的VC、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番茄紅素、有機酸是重要的營養(yǎng)品質,反映其營養(yǎng)價值。由表4可以看出,本試驗中2種土壤改良劑均能顯著提高番茄上述的營養(yǎng)品質(處理1可溶性糖含量除外),其中處理5營養(yǎng)價值最佳,果實中的VC、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可溶性酸、番茄紅素含量均為最高, 分別為 63.44 mg/kg、1.55 mg/g、4.21%、0.50%和0.58 mg/g;與其他處理差異均達到顯著水平。
土壤改良劑是一種距今歷史較為悠久的能夠有效改善土壤理化性質的對作物生長有明顯促進作用的一類物質。
本試驗比較了重茬克星和重茬調理劑2種土壤改良劑不同用量對土壤改良的效果??偟膩碚f,施用了土壤改良劑的設施番茄產(chǎn)量和品質均有所提高。相對來說,施用42 kg/667 m2重茬調理劑效果最為顯著,對番茄的單株果數(shù)、平均單果質量、產(chǎn)量提高具有較大作用。本試驗中,施用42 kg/667 m2重茬調理劑時對番茄品質的影響最大,VC、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有機酸、番茄紅素含量均顯著高于對照。
表4 土壤改良劑對設施番茄品質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