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市現代物流規(guī)劃研究院
運輸系統組織和運輸配送體系各方面的政策、制度變化,加快了集裝箱海鐵聯運的發(fā)展。國外典型國家和地區(qū)對于促進集裝箱多式聯運,特別是在促進海鐵聯運發(fā)展而制定的相關政策與制度,具有重要的參考借鑒價值。
美國為推動集裝箱多式聯運快速發(fā)展,在政府層面所安排的相關制度和扶持政策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美國國會和聯邦政府為鼓勵集裝箱多式聯運發(fā)展,通過了一系列法案。為實現運輸更接近自由市場體系,實現供應鏈一體化,進行了制度與法律改革,來減少國家對運輸業(yè)的約束,從而發(fā)揮集裝箱多式聯運和綜合物流整體效應,加快集裝箱海鐵聯運的發(fā)展和廣泛認可。
在建設集裝箱運輸與多式聯運系統過程中美國當局發(fā)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美國將鼓勵、支持和推動發(fā)展國家的多式聯運系統作為主要政策方向,并針對多式聯運成立了專門的管理機構。例如:1991年,美國的《國際多式聯運效率法》引入相關政策。另外,根據1998年的《21世紀交通平衡法》評估了物流系統的生產率,新設置了制定國際多式聯運政策的機構“運輸管理和經營局”。
為完善多式聯運運輸體系,美國聯邦政府除了對推進國際多式聯運政策的州、地方自治體的項目(例如對206個鐵路貨站、250個港口和碼頭,98個機場的交通道路的建設)進行補助外,在從1994年起生效的北美自由貿易協定中,負有建設必須的國際多式聯運基礎設施責任。在這些方面,包含了僅靠州、地方自治體很難建設的項目。例如在美國的鐵路是民間企業(yè),迄今幾乎沒有得到聯邦政府的援助。然而,在港口、機場和貨運站等集中的城市,為了緩解交通的擁堵,只能減少卡車運輸。此外,為了滿足將來增長的運輸需求,與新建和擴建道路相比,建設鐵路是有比較優(yōu)勢的。因此,聯邦政府開始從對道路信托基金(汽油稅等)進行補助轉向對國際多式聯運基礎設施進行補助。最為典型的聯邦政府與民間合作建設海鐵聯運基礎設施的例子有:2002年4月啟用的阿拉米達走廊。
美國的運輸代理制不僅極大簡化了貨主的辦理手續(xù),推進了集裝箱多式聯運市場的旺盛,更在組織和制度創(chuàng)新上完善了運輸資源的建設。
進入21世紀后,歐盟交通委員會借助其這些年來在多式聯運等方面的發(fā)展經驗,從宏、微觀方面,引導和規(guī)范其發(fā)展。
該白皮書2001年由歐盟委員會頒布,一個主要目標是平衡歐洲交通發(fā)展中的各種運輸方式作用,建議為促進鐵路復興,開發(fā)鐵路貨運市場;建議對各種運輸方式的角逐進行合理管制;建議對該項目(多式聯運信息化、馬可波羅計劃等)進行啟動等。
2006年,對白皮書進行中期評價與修正,加大鼓勵貨物運輸在進行長距離運輸時選擇綠色運輸方式,鐵運這一運輸方式得到相關政策上的青睞。此外,為使公路貨運價格更合理,對其實施“外部成本內部化”舉措;為簡化修改其流程,政府應加強與其參與人的溝通與合作。白皮書的中期修訂為多式聯運注入了發(fā)展新活力。2011年,再次出臺最新交通政策白皮書,該白皮書為歐盟多式聯運指引了新的指導方向,為更多相關優(yōu)惠政策的出臺奠定了基礎,促進了多式聯運的持續(xù)發(fā)展。
該行動計劃重申了智能交通運輸系統的促進作用,提出網絡貨物與電子貨物內涵。制定了在2009年與2010年前,需完成的工作計劃:2009年前,實現監(jiān)控牲畜貨物、追蹤定位等ITS在物流運輸的發(fā)展框架等;2010年前,規(guī)范物流運輸信息標準,提供優(yōu)質信息平臺等。為衡量和考察其績效,建立綜合性考察指標體系,來鼓勵貨運向更綠色運輸方式的轉移。該計劃尤其表現出對多式聯運信息化的重視,明確了歐洲在未來物流運輸發(fā)展的工作方向。
2006年,歐盟出臺了修正后的指令,給出了聯合運輸(Combined Transport)的規(guī)范定義,如在超過100 km的情況下必須使用鐵路或水路運輸;在距貨物OD點最近的鐵路車站裝卸多式聯運貨物等。
在指令中,參與國可采用策略方案來支持其發(fā)展,對符合定義中的起止端施行資金援助等,降低相應標準,促進公路上的卡車為聯運做好接駁運送。例如:對進行聯運的火車,參與國對道路稅、特殊車輛稅等稅收按照相關標準進行補償;負責運輸者一旦在其中一個國家獲得了跨國運輸資歷,便可以對貨物進行聯運;為符合聯運起止端的公路貨物運送車可免去相關稅收等。具體稅收優(yōu)惠和相關補貼可由車輛注冊國對始末端公路在本國運輸的運輸距離進行制訂,當然也可以考慮全程的鐵路或水路運輸距離。
2003年,為整頓貨物運輸結構、改善交通堵塞、推動聯運進步開始實施該計劃。該計劃是推動貨物運輸向更加綠色的方式轉化。具體資助范圍分5類。
1)貨物運輸公轉鐵或公轉水運輸方式。
2)推動貨物運輸公轉鐵或公轉水運輸行動。
3)海上重要口岸之間的高速公路項目。
4)避免貨物運輸發(fā)生的項目。
5)關于運輸方式轉移知識學習的項目。
該計劃雖然可以激勵以上5類項目,但事實上聯運項目占大多數的激勵。
圖1 2010年馬可波羅計劃資助項目分類情況
為了進一步提高海鐵聯運量的市場份額,歐盟主要國家均針對公路運輸制定了一些引導性政策,促使公路運輸量向鐵路及內河轉移。例如,在貨車載重方面:規(guī)定從事一般貨運及多式聯運卡車不超過的總量噸位數。在貨車行駛時間方面:規(guī)定特定噸位特定時間卡車可行駛的權限。在駕駛員駕駛時間方面:規(guī)定每名駕駛員可駕駛的小時數,約束卡車在高速公路上進行長距離運輸,會較大幅度地提高物流公司人員成本。在卡車稅費方面:規(guī)定運輸方式不同的卡車需交稅費不同。
歐盟及各參與國很大程度上促進了多式聯運政策的成功制定。每一種運輸方式在綜合管理體制下是其中的分支系統,有利于種種運送間的合作,提高服務水平,減少運輸成本。
如我們所知,聯運是一個完整的運輸鏈,其策略的實施經常關乎很多利益相關主體和運輸方式,存在利益沖突。如今,我國各主管部門有利益上的摩擦,在某些方面難以達成和諧一致,使得在聯運服務方面難以達到及時迅速,導致在以后的海運發(fā)展中勢必存在制度障礙,不足以滿足鐵水聯運的發(fā)展需求。故應急需成立相關管理機構來調和負責鐵水聯運的各部門,增強多式聯運參與者之間的交流;制訂相關方案,實施相關稅費優(yōu)惠;改善基礎設施建設,根除阻礙發(fā)展的問題等。
“推進IT技術開發(fā)來促進鐵路貨運的智能化”及“2020前,創(chuàng)建聯運智能系統與管理體系”在2001年中期修訂的白皮書及2011年最新白皮書中分別提出,并重視信息化建設。增強智能化在聯運中的創(chuàng)建,增強對貨物各方面信息的掌控,增強聯運不同部門的合作溝通,提高各項工作效率。
然而,如今我國在聯運方面智能化程度還不夠高,信息錯綜復雜缺乏統一。在鐵運這塊,貨物當前時刻的相關信息難以知曉,一旦交付給鐵路,便只得靜等貨物通知等。故可創(chuàng)建掌握貨物整個運輸過程狀態(tài)的信息跟蹤系統,建立各相關者能時刻掌控所要相關信息的統一標準和運輸機制的鐵水聯運公共信息。這樣不僅降低多式聯運操作成本還增強了其服務水平。
在鐵水聯運這一塊,我國缺乏相關的支撐策略及有關改進的激勵舉措。鐵水聯運正處在迅速發(fā)展的初期階段,需要綜合管理機構實行持續(xù)的科學探索研究,建設起一筐子的優(yōu)惠和資助政策。資助可參考馬可波羅計劃,即直接經濟補償,可包括基礎設施改善升級、運輸轉移和相關科學研究等資助項目;基于鐵水聯運產生的社會效益的增加值判定資助金額,由綜合管理機構商榷判定出資額,并由獲得收益的部門進行分擔。鐵水聯運的使用者和提供者也應享受優(yōu)惠策略,如降低鐵水聯運短駁運輸的準入門檻和各種稅費,對改進鐵水聯運基礎設施的陸地和借款實行優(yōu)惠,為鐵水聯運定制多種多樣的定價機制。鐵水聯運持續(xù)發(fā)展的最大動力是完整的資助和優(yōu)惠政策,這將有助于提高鐵水聯運服務質量。
在這方面,歐盟已經累積了寶貴的經驗,我國在該方面尚處于發(fā)展初期,缺乏明晰的推進舉措和調和措施,為此,需參考歐盟的多式聯運策略,制定適合自己當前發(fā)展的聯運促進方案。
如今,各國集裝箱多式聯運主要有船公司或船公司委托的代表為主導,與托運人建立相關合同,完成國家間集裝箱“門—門”運輸。此外,一些無船經營人、貨代以及公、鐵路等也在承攬集裝箱多式聯運業(yè)務。由于鐵路在港口集裝箱集疏運上具有運量大、成本低等優(yōu)勢,在運輸資源市場化配置比較完善的歐美等地區(qū),為提高聯運效率和效益,采取的方式:一是船公司控制碼頭、鐵路的使用權,直接運作包括“港—鐵—門”在內的全程多式聯運;二是鐵路公司、碼頭公司等合資成立公司,經營某幾個港口和鐵路線以及相關腹地區(qū)域“港—鐵—門”運輸;三是船公司與鐵路公司、碼頭公司合作經營特定區(qū)域的“港—鐵—門”運輸。
我國可在海鐵聯運有一定發(fā)展基礎的相關區(qū)域,以國外成功模式為藍本,組建海鐵聯運經營實體,并在前期海鐵聯運業(yè)務市場培育階段,給予一定的優(yōu)惠扶持政策,促進其發(fā)展,為構建完善的海鐵聯運業(yè)務服務體系創(chuàng)造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