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 醒
(江蘇省鹽城市濱海中學高三4班 224500)
作為高中學習的重難點,物理這個學科有著解題靈活、應用性強的特點.在高考物理中選擇題、填空題、計算題等題型當中都蘊含著很多的知識點,我們在學習的過程當中只有不斷進行題型的歸納總結,探索出各種問題的解決策略,才能夠在高考中做到沉著冷靜.當下的學習形式中,學生們應當對知識有著牢固的掌握,在理解的基礎之上解決問題,總結高考物理的解題策略,在最終的考試中能夠輕松應對.
高考中物理題往往是通過大量的“包裝”之后呈現在學生們面前的,往往我們在進行解題時會被這些表面的東西所蒙蔽,不能夠準確找到解題的重點,因此導致消耗大量的時間,解題的效率大大下降.因此我們不要急于動手去做題,而要在讀題上花費足夠的時間,先將題干當中出現的明顯的條件如數字、字母等勾畫出來,然后將一些限制性的條件或者隱藏的條件進行探究出來.高考當中不僅僅考察的是學生們的知識掌握情況,同樣考察的是學生們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們只有在有限的時間內沉著冷靜地進行審題和分析才能夠取得最終的成功.
例題1 在一個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個質量為m,長度為l的木塊靜止在水平面上,現有一個質量為m的子彈以初速度為v水平射入木塊當中,且子彈穿出木塊時的速度為v1,問在木塊和子彈作用的過程當中系統當中消耗掉的機械能.我們在分析這一類的題目時首先就要找到題目中的關鍵詞語,我們注意到這個水平面是光滑的,因此就不存在摩擦力,就可以忽略摩擦力做功在系統中損失的機械能,另一方面我們注意到子彈在射入木塊時是水平射入的,因此就不存在速度的分解,直接以初速度v來計算就可以了.接下來我們進行分析,設在這個過程中子彈穿過木頭似所受到的阻力為f,穿出木塊時的速度為V,運動的過程中物塊的位移為s,那么子彈的位移就應當加上木塊的長度,即總的位移為s+l,最終得到規(guī)律即系統中減少的機械能即為子彈與木塊摩擦產生的內能,即Q=fl.
我們大多數的高中生在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并不是不能夠將知識點掌握好,而是我們在做題的過程當中沒有注意對問題的分析,而是一味的套用公式,反而沒有找到題目中所要求的解答關鍵.因此當我們在遇到一些十分熟悉的問題時,仍然不能夠掉以輕心,要求防止問題中設計陷阱來迷惑學生.我們應當在進行解析時注重基本的分析,如對物體進行受力分析,將問題中的干擾因素排除掉之后才能夠進行具體分析.在沒有準確分析好之前不能夠急于下筆,以免做無用功.
在近幾年的高考題當中經常以傳送帶或者斜面上小滑塊的形式出現,以傳送帶為例我們進行分析.
在高中物理高考題中,電磁場是考試中的重點項目,同時也是相對來說比較有難度的,這些題中由于涉及到的物理情景比較多,同時由于“場”的變化,物體受到的力也就不同,因此其在場中所做的運動也是不同的,因此我們在進行解題的時候往往會亂了陣腳,對于題目不能夠認真的分析.而對于一些碰撞問題或者是物塊運動的問題,由于條件的不同,其所做的運動也是不同的,往往會出現加速、變加速、勻速等運動狀況,我們在進行分析時就應該構建物理情景,將物塊所做的運動理順清楚,然后再進行解題.在解題的過程當中應該將物體的受力分析與其進行的物理運動情況進行結合,在草稿紙上做好充分的計算.
在進行解題時一定要畫好分析草圖,它能夠幫助我們理順解題的思路,將比較虛擬化的條件直觀形象地擺在學生們的面前,比如進行物體的受力分析圖、物體的運動草圖、物體狀態(tài)改變趨勢等,通過這些有效地示意圖都是能夠幫助學生們理清解題思路的.例如在進行解決帶電粒子在電場或者磁場或者電磁場中的運動問題時,我們自己要在草稿紙上結合必要的計算過程畫出帶電粒子大致的運動軌跡,同時要保證一定的準確性,正確的運動軌跡能夠幫助學生們很好地解決問題.
例題3 建立一個平面直角坐標系,有兩個平行的極板,他們關于y軸垂直且關于x軸對稱,極板的長度和兩極板之間的距離均為l,在第一象限和第四象限內有垂直與坐標系向內的磁場,有一位于極板左側的粒子源沿著x軸的方向不斷發(fā)射帶電粒子,且一直帶電粒子質量為m,帶電量為+q,且各粒子速度相同,不計重力,一直在t=0時帶電粒子進入兩極板之間,t1時刻射入磁場,這段時間內有電壓U.求:(1)電壓u的大小 ;(2)求帶電粒子進入磁場中做圓周運動的半徑.我們進行解題時通過分析可以知道帶電粒子在進入電場時做平拋運動,因此就可以通過平拋運動規(guī)律來進行解題求出兩極板之間的電壓u;在分析第二問時,物體在電場中做完平拋運動之后進入磁場中繼續(xù)做圓周運動,在這之中有洛倫茲力來提供向心力,又能知道從電場運動出來之后的速度,通過分析此運動情景便可以求知做圓周運動的半徑.
總之,高中物理高考解題策略的總結對于學生本身提高自己的分析能力以及解題能力有著重要的作用.學生們通過不斷地進行歸納,掌握了高中物理的基本知識點,同時在此基礎之上加以運用進行解題,就能夠不斷地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有效增強解題的效率.在進行解題過程當中冷靜沉著,抓住重點詞匯,在重視基本分析的基礎之上形成正確的物理情景,拓展思維,從而得到正確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