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勇華
一
今年三月的一個早晨,我信步來到哈密三道嶺煤礦人民公園。走進密林,隨手拾起一片落葉,雖然已經(jīng)枯萎了,卻還完整。經(jīng)過一年的風風雨雨,在默默地奉獻了自己的全部綠色之后,就要把自己融入泥土,回歸大地母親的懷抱。不知為什么,它讓我浮想聯(lián)翩,充滿了感慨,充滿了對那綠色的懷念……
一九七八年十二月十八日,天氣異常寒冷。在這樣一個寒冷的冬日里,我坐在一輛解放牌汽車上,經(jīng)過三個多小時的顛簸,從哈密綠洲來到了三道嶺煤礦。所經(jīng)之處全是土路,凹凹凸凸,左一個彎兒右一個拐兒,有八九公里。天冷,又是在汽車上,如果不用手捂著耳朵,耳朵會被凍掉的。汽車一過,塵土飛揚,弄得人滿身是土,灰突突的。一下車,整個一個土人!我想,要是能修條路該有多好?而我的命為什么這么苦?硬是從那個滿是蔥綠的北國,輾轉(zhuǎn)來到了這片荒漠。想到將要在此度過一生,心里充滿了凄涼。
后來才知道,這個日子非同一般,原來這一天黨中央在北京召開了一個會議,而這個會議和遵義會議一樣,在中國的發(fā)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義。但那時我傻乎乎的,什么都不懂。
那時的哈密三道嶺就是一片亙古的戈壁,一個完全由沙子組成的世界。黃沙鋪天蓋地,無邊無際。浩瀚沙海,有如濁浪排空,扁舟沉浮,時而跌下深谷,時而拋入高空。它寂靜,靜得令人恐怖,令人發(fā)抖,令人膽戰(zhàn)心驚,可以幾天甚至十幾天沒有一絲聲響。若是風起,狂沙亂卷,遮天蔽日,可以把一輛解放牌汽車上的噴漆打得一干二凈。到了夏季,有如萬噸高爐傾倒了,把滿爐的鋼水灑落到人們面前,烤得人流油,曬得人出血。這哪里是什么地球?整個一個月球,整個一個火星!
也正是在這一年的八月,中國煤炭部的一位工程師來到了這里。當時三道嶺歸煤炭部管。她熱得實在受不了,就跑到這里一個叫“小樹林”的地方,希望能涼快涼快??尚淞秩匀豢釤犭y耐,于是她離開了三道嶺。臨行,這位工程師心情黯然地留下了這樣一段文字:
三道嶺就是一片茫茫戈壁,很荒涼。而那個號稱“綠色最多的地方”的小樹林,只有三棵樹,半死不活。旁邊有一個直徑四米左右、用水泥修筑的水池子,聽說有一個頑童在里面斃命。
三道嶺不好,但愿這是永別。
這就是當時的哈密三道嶺人民公園,號稱“綠色最多的地方”,可它幾乎沒有綠色。人們住的都是低矮、簡陋、破舊的土房。盡管這樣,人均尚不足四平方米。生活的艱苦程度可想而知。這一年我參加了工作,即使這樣,每天還要算計一頓飯要吃多少,怎樣才能不斷頓兒。
有一首老百姓自己創(chuàng)作的歌曲《三道嶺》,一度風靡三道嶺的大街小巷:
三道嶺我長大的,
西河壩我玩下的。
實在是沒有辦法的呀,
社會上我流浪去。
春天風沙冬天雪,
北風刮過東戈壁。
實在是沒有辦法的呀,
社會上我流浪去。
啊——姑娘,
不要為我傷心。
實在是沒有辦法的呀,
社會上我流浪去……
這首歌曲形象地概括了三道嶺當時的情況。那時這個只有三萬人口的煤礦卻聚集著三千多待業(yè)青年大軍。當時能上大學的人少之又少,又不招工,他們又要吃又要喝,錢從哪兒來?我已經(jīng)工作了,能掙錢了,尚且如此。想一想,他們會是什么樣子的?
天空中那顆啟明星若隱若現(xiàn),夜幕下半個月亮模模糊糊。
這里沒有路燈,到了夜晚一片漆黑。當黎明到來時,總能傳來兩聲驢叫。哈密三道嶺人在這片荒漠上獻了青春獻終身,獻了終身獻子孫。他們就應該這樣?
改變自己的生存條件,這是幾代礦工的一個夢。
我拿著這片落葉,繼續(xù)向前走著,好像聽到了它在訴說,訴說那過去的歲月,訴說那逝去的蒼涼;我拿著這片落葉,繼續(xù)向前走著,仿佛聽到了它在歌唱,在謳歌一個又一個礦工為國家多出煤出好煤的感人事跡,在贊美一代又一代礦工扎根邊疆建設邊疆而忘我奉獻的精神。
二
不能坐著等發(fā)展。敢拼才會贏。四化是干出來的。為了多出煤,出好煤,五十三歲的礦工沈浪把自己變成了落葉!
五月中旬的一天,剛下井,整個煤倉的煤水就落了下來。沈浪被活埋了。工友把他扒出來以后,讓他去住院,但沈浪活動活動胳膊又干上了。工作面急需鐵軌,沿途要翻越兩部運煤的皮帶溜子,爬上兩個高坡,還要經(jīng)過一段低矮、彎曲、漫長的巷道。沈浪二話不說,拖著受傷的身體,帶著三名小青年干了起來。他們將四十多根鐵軌運下來,又連撬帶拖運到了工作面,他的肩上留下了一道又一道血印。
沈浪就是這樣,干起活來不要命。
和沈浪在一起的工友說,他把整個心思都用到了挖煤上,硬是把自己累死了。得了食道癌后,沈浪吃不下飯,但他還堅持上班。為了給自己補充能量,午餐時他背著人用手指硬把饅頭壓進食道,然后照常工作。
運輸隊一位職工家屬病重,急須輸血。沈浪趕快去獻了350CC血,第二天就上班了。新工人小王剛剛來到新疆,沒地方吃飯,也沒帶鋪蓋卷。沈浪立刻抱來自己的被褥,每天帶他到自己家吃飯。小王給家里寫信說,沈師傅對我真好,我在這兒就跟在家一樣。沈浪家住房緊張,一家七口人擠在兩間狹窄低矮的土房里,礦上兩次給他分了新房??梢驗橐康娜颂?,僧多粥少,他兩次把三室一廳的樓房讓給了別人,自己仍然住在那個土房里。
改革開放初期,糧食是定量的,屬于國家統(tǒng)購統(tǒng)銷物資,倒賣糧食是違法的。一個普通工人一個月有三十八斤糧,從事重體力勞動的人有四十八斤,而礦工是五十五斤。那時一個參加工作十多年的青年工人的工資也就四五十元,而剛剛下井的煤礦工人的工資卻達到一百多元。為什么?因為煤礦工人的勞動強度大,危險性也大,條件艱苦。正因為這樣,有的同志一個月上不了幾天班,今天請病假,明天媽媽住院了。可沈浪從不缺班,即使開半天會,剩下的半天也要上班;開全天會,他就利用晚上時間補班;開會時間長一點兒,他就利用星期天、節(jié)假日補班;要是班上人手緊,他就上了早班上中班,上了中班再上晚班。用工友的話說,這叫連軸轉(zhuǎn)!
沈浪的兒子傷心地說,我爸一點兒也不顧自己,一天到晚就知道干干干。
他,走了……
三
共產(chǎn)黨員王永懷曾經(jīng)是個罪犯。
那是1979年秋天的一個黃昏,只有二十七歲的王永懷神情沮喪地走在林蔭道上。美麗的夜晚,柔和的月色,絲毫沒有引起他的興趣。他剛剛輸了錢,又喝了不少酒,這讓他變得有些瘋狂。此時此刻,王永懷的腦子里只有一個想法,那就是怎樣才能搞到錢,撈本!他四處搜尋,終于選定了一個目標——一個五十歲左右的女人。他撲了上去。一百八十元錢。結果被判刑三年。
令人欣慰的是,他在監(jiān)獄表現(xiàn)很好,提前三個月釋放了。一個特別現(xiàn)實的問題卻擺在了他的面前:一沒工作二沒錢,以后的生活怎么辦?
三年時間不算長,而這三年對于王永懷來說失去的東西太多了。工作沒有了,老婆跟他離婚了,親朋好友對他另眼相看,連孩子都不愿叫他爸爸了。那時新疆還不興打工,到處又找不到工作,他的思想出現(xiàn)了波動。
生活再一次把他推向危險的邊緣。
這時黨組織向他伸出了援手,王永懷被安排到我們單位干臨時工。
臨時工收入不高,但基本生活還是有保障的。這讓王永懷看到了希望,活也干得越來越歡了。我們注意到了這一點,及時給予他表揚和鼓勵。
有一天已經(jīng)下班了,卻進來了三十八噸水泥。
夜里十一點天突降大雨。誰都知道,像這樣的雨,只要三兩分鐘,水泥就全完了。等我們趕到工地,發(fā)現(xiàn)水泥已經(jīng)蓋好了。一問才知道,原來是王永利覺得要下雨,回到家吃了口飯又趕快回來,一直忙活到半夜。浪子回頭金不換。
王永懷從暴風雨中搶回了三十八噸水泥!
然而生活是現(xiàn)實的。一晃三年過去了,一個大男人干臨時工終究不是長久之計。我們是建筑單位,十一月份天涼下來以后,就有將近半年時間沒活可干,收入自然沒有保障,生活又成了問題。他越來越感到日子過得沒有奔頭,錢又掙得少,已經(jīng)三十好幾的人了,原來的妻子說什么也不愿再接納他,我做了很多工作都不行。他的思想又出現(xiàn)了波動。
怎么辦?由于王永懷工作干得特別好,我一邊積極培養(yǎng)他入黨,一邊到局里找領導,開始為他的工作問題多方奔走呼號。蒼天不負有心人。局里在了解了一些“重返社會者”的情況之后,終于下了決心為九名這樣的同志解決了工作問題,王永懷是第一名。這讓我長長地舒了口氣。這對他鼓勵很大。我又趁熱打鐵,做通了他妻子的工作,兩人復婚了!
至此,他的思想發(fā)生了根本的轉(zhuǎn)變,干什么都讓人放心,后來又當上了帶班班長。別人一天工作八小時,他每天都干十來個小時,大家都下班了,他還這走走那轉(zhuǎn)轉(zhuǎn),考慮第二天的工作。王永懷用實際行動感動了大家,贏得了社會的認可。
又是一個秋天的黃昏,金秋送爽,氣候十分宜人。還是走在那條熟悉的林蔭道上,王永懷的心情顯得格外激動。因為就在剛才,他在黨旗下舉起了右手,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chǎn)黨。
王永懷入黨了!
我也能入黨!這是他無論如何也沒想到的。此時此刻,王永懷才發(fā)現(xiàn)自己生活的故鄉(xiāng)原來這么美,這么好,這么讓人眷戀。
忽然腳下踩到了一個軟不拉嘰的東西。他低頭一看,是一個不大不小的皮包。里面有嶄新的一萬塊錢,還有一些票據(jù),零零碎碎一大把。
是誰丟的呢?
在離他百十米遠的地方有一位老婦人的身影,王永懷快步追了上去。大媽,您丟沒丟東西?王永懷問。老人一愣,滿臉驚恐,等明白怎么回事,兩手一乍,猛地喊了一聲,哎呀,我的錢包!王永懷問,您看,是不是這個?老人看了一眼說,就是這個!
老人接過錢包,充滿感激地看了他一眼。不想這一眼,竟讓兩人愣住了,傻呆呆地站在那里,一時竟不知如何是好。
他們都認出了對方。
原來九年前,他搶了這個老人一百八十元錢,被判了刑,而九年后……
王永懷變了。
他的思想經(jīng)歷了從礦工到罪犯,又到臨時工,再到工人,最后入黨成為局級先進生產(chǎn)者、帶班班長,又光榮地成為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這樣一個演變過程。
從此以后,他干得更歡了。
一把鐵鍬一把鎬,修路、打磚、挖土方,他什么都干。在他退休前的五年里竟然磨禿了八把鐵鍬,六把鐵鎬刨成了小禿頭,穿破了十七雙解放鞋。他究竟挖了多少土、修了多少路、干了多少活?可以這樣講,他挖走的土方、搬走的石頭、打成的灰漿(混凝土)可以填平海、堆成山。等他真的退下來的時候,他的那雙手已經(jīng)永遠伸不直了。
那是一雙怎樣的手?。壳?,深卷著,抽抽著,中間正好可以放一個鐵鍬把,吃飯睡覺都一樣,上面層層疊疊地布滿了老繭。似乎只有這樣才能洗刷過去的恥辱,才能報答黨組織對他的關懷和培養(yǎng)。平時少言寡語,如果讓他多說兩句,王永懷會像大姑娘一樣臉紅。退休不到一年就走了,最后葬身在哈密三道嶺這個傾注了他一腔熱血的地方,融化在這片他所摯愛的土地里。他那不滿五十六歲的人生,成了一片落葉。
四
高賢臣五十六歲,搞了一輩子建筑,當了半輩子項目部經(jīng)理。那天下午,他開完調(diào)度會便趕往工地,沒想到在途中就倒了下去。又一片落葉!
那年高賢臣所在的第二項目部有三個工程,間隔距離遠。天天騎自行車幾個工地跑,太慢,于是他買了一輛摩托車。這一天,他從二礦工地下班回來,不想騎著騎著車沒油了,只好推著車往回走。天晚了,紅霞滿天。正巧自己單位的汽車下班路過這里,看到這種情況,馬上停車,要給他加油,可高賢臣說什么也不讓。說話的工夫,天已經(jīng)完全黑了。高賢臣就摸著黑往回走,四公里多的路程啊。
他就是這樣一個人,公家的便宜一點兒也不占。
一次,一個好友想從他那兒要點油漆粉刷一下門窗,沒想到碰上他的女兒也來要油漆,結果被高賢臣一口回絕。好友看到這種情況,扭頭就走了。
要說加點油灌點漆,這實在算不了什么。可他把公家的東西看得比什么都金貴。這就是他的性格。
高賢臣蓋了一輩子房子,可一直住在七十年代的土房里。單位三次分新房,但按規(guī)定得交舊房。可交了舊房,兒女大了,還是住不下。有的人住上了新房也不交舊房,勸他也這樣干。高賢臣說這是制度,我不能破壞。于是他三次把三室一廳的樓房讓給了別人,自己仍然住在土房里。
實在住不開了,就蓋上兩間。老建筑了,他懂,他會。
那時正值單位沒活兒,大家要去幫忙,高賢臣不讓,硬是自己花錢雇人蓋了房子。項目部里的各種建筑材料堆積如山,他不動一磚一石,一草一木,所有材料都自己買。
可房子是蓋起來了,還沒搬進去,他卻永遠地離開了這個世界!
在改革開放的年代,在人們生活得到突出改善的時期,居然還有這樣的事,每每想起來都讓人感到心酸。
舊社會的時候曾流傳著這樣一句話:賣鹽的喝淡湯,編涼席的睡光床,當奶媽的賣兒郎。而到了新社會改革開放時期,一個蓋了一輩子樓房的人卻住了一輩子土房。為什么?說來也簡單,就是為了一個共產(chǎn)黨員應有的不貪不占的精神。高賢臣是第二項目部經(jīng)理,可以這樣說,只要一個小小的暗示,不花一分錢,十間磚房也蓋起來了。
五
和高賢臣一樣,唐如碧也是第二項目部經(jīng)理。
這天她對自己施工的一棟樓房進行每天的例行質(zhì)量檢查,發(fā)現(xiàn)有一段墻砌得不符合標準。雖然不是什么大毛病,但她怕影響工程質(zhì)量,毅然下令:返工!
其實不返工也說得過去,也就是個墻拐角,略凸點。抹灰時凸的地方少抹點,凹的地方多抹點,別人看不出來,根本不影響工程質(zhì)量。
墻還是被扒掉了!
可萬萬沒有想到,唐如碧的眼睛里竟然溢出了晶瑩的淚珠。
她哭了!
這個漂亮的女經(jīng)理臉上總是帶著迷人的笑容,可現(xiàn)在她落淚了。
人們驚呆了!三千多塊錢沒有了,要知道這是一個員工一個月的收入。
這不由得讓我想起電影《大決戰(zhàn)》中的一個鏡頭。塔山阻擊戰(zhàn)解放軍傷亡五成以上,團長旅長都像戰(zhàn)士一樣拿槍同敵人進行殊死搏斗。前線指揮官把情況報告給了將軍。將軍的回答就十一個字:我只要塔山,不要傷亡數(shù)字!
返工!
我只要塔山,不要傷亡數(shù)字!
這兩個人的話都有震撼人心的力量。我不知道一個項目經(jīng)理和一個百萬大軍的統(tǒng)帥到底有多大差距,但有一點是相同的,那就是只有舍得付出才能打勝仗。為此,我對唐如碧多了幾分敬佩。她有大將風度,可以擔當大任。遺憾的是,沒隔多久她被推上了手術臺,再也沒有下來。
這是個要強的女人,當過十多年的生產(chǎn)科長,很少有星期天節(jié)假日,經(jīng)常工作到深夜。還要照顧久病的母親,服侍多病的丈夫(長期有病不上班),呵護兩個幼小的孩子。三十多年就是這么過來的。有人給她算了一筆賬,去掉星期天節(jié)假日,一年工作二百四十七天,而唐如碧每年工作三百五十多天。無論什么時候,她的辦公室總是開著門,夜晚總是亮著燈。這樣算來,每年要多工作一百零三天,基本等于一個人一年的全部雙休日。
簡單算一下就知道,她三十年干了四十多年的活。
建筑行業(yè)是個特殊的行業(yè),特別是搞決算預算的,生產(chǎn)科長要全抓,特別忙。
一次出差招標,兒子剛剛七個月還沒有斷奶,喂奶粉又不吃。沒辦法,唐如碧就帶著兒子和母親一起出差,一邊喂奶一邊整理資料。喂飽了兒子,再讓媽媽抱走。好不容易等孩子大了,該高考了,可她還在忙活。同志們提醒她:下班了,別忘了你的孩子要考大學。她說馬上走,不想一忙又忘了。有一回在給一個工程進行結算時,那個單位把三百二十萬元算成了二百五十萬元。唐如碧以理服人,一筆筆算給他們看,硬是追回了七十萬元。那個單位的董事長敬佩地說,你這個唐如碧真是不簡單!
唐如碧的確不簡單,多年以來,追回這樣的工程款就達四百多萬。
由于唐如碧忘我的工作,她連續(xù)七次被評為潞新公司勞動模范,連續(xù)二十三年被評為昌達公司先進生產(chǎn)者、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還被評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三八紅旗手。
有人問她,你這樣干究竟是為了什么?
打開唐如碧的《入黨志愿書》,里面有這樣一段話:我愛黨,愛祖國,愛邊疆,我要為黨,為祖國,為邊疆建設貢獻我所能貢獻的一切!
我想,也許這就是對這個問題最好的回答。
六
李驚濤原來是哈密潞新公司露天煤礦選煤廠的主任工程師。
正如沙金里有沙子一樣,煤炭里面也夾雜有煤矸石,就是灰分。選煤廠的任務就是去掉煤炭里的灰分,使其成為“純金”。這是露天礦生產(chǎn)的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煤炭就從這里裝車外運,因此它的意義也是不言而喻的,關系到煤炭質(zhì)量和三萬父老鄉(xiāng)親的房子票子。
按照原來的生產(chǎn)工藝,要把生產(chǎn)出來的煤炭送入選煤廠進行水洗,通過這種方法去除煤炭中的灰分,因此有些地方也把選煤廠叫洗煤廠??墒侨缼X水資源奇缺,不要說洗煤,連人吃的水都成了問題。現(xiàn)有這套洗煤設備根本派不上用場。選煤廠要按煤塊大小分成幾個品種。令人糟心的是,過煤篩子經(jīng)常堵塞,篩選設備三天兩頭卡殼。一卡殼,就得用人工砸,把那些掄大錘砸大塊的女工個個累得五迷三道。因此,這套洗煤設備就成了聾子的耳朵,擺設!
怎么辦?李驚濤連續(xù)幾個月吃不好飯睡不好覺,苦思冥想,帶領大家攻關。功夫不負有心人,終于搞出了一套技改方案。他帶領大家對選煤廠設備進行了改造,將水選改成干選,不用水,解決了露天煤礦生產(chǎn)上的一大難題??梢哉f,這是露天煤礦生產(chǎn)的一次革命!
接著李驚濤又帶領同志們對篩選設備進行技術改造。使運轉(zhuǎn)時間由原來每班四小時提高到八小時,原煤加工率第一次達到百分之百,把塊煤產(chǎn)量提高到一百二十萬噸。
針對過煤篩子經(jīng)常堵塞的問題,又研制了一臺扒煤機,有效地解決了過煤篩子堵塞的問題。當同志們輕松地操縱扒煤機把堵在煤篩子上像小山一樣的煤塊送入煤倉的時候,把那些掄大錘砸大塊的女工都樂壞了。這個方法可真好!
選煤廠從此步入正軌,開始正常工作,再不是聾子的耳朵了。
李驚濤是主任工程師,也可以說是一個修理工。哪里有問題,他就出現(xiàn)在哪里;哪里有危險,哪里就有他。一次由一個兄弟單位安裝的一臺鍋爐在試車時出現(xiàn)故障,蒸汽如同毒蛇吐信一般,嘶鳴著,怪叫著,帶著嘶嘶的風從門里、窗戶縫里竄出來。沸水滿地,霧氣灼面,隨時都有爆炸的可能。李驚濤聞訊趕到,二話不說,沖了進去。值班人員見狀也跟著沖了進去,緊急扒火停爐。危險解除了!
事后,這位值班師傅心有余悸地說,當時我心一橫,鍋爐要爆炸就讓我和李工一塊兒死吧!
常言道,藝高人膽大。李驚濤之所以敢冒這樣的風險,就是因為他有成功的把握。而這把握是來自于他嚴謹?shù)恼{(diào)查研究和扎實的工作作風。
三月的一天,選煤廠煤倉底部崩塌了六米多,導致十多米的煤倉不能受煤,廠里多次請求礦里派人修理??墒沁^了幾個月礦里才派人下來看了看,看后說回去研究,從此便沒了音信??吹竭@種情況,李驚濤主動請纓,攬下了這個“硬骨頭”。經(jīng)過反復勘察、研究,終于找到了解決問題的辦法,把崩塌的部分修好了,現(xiàn)在一直用著。
選煤廠噪音大煤灰多。雖然天空晴朗,仍然伸手不見五指,側(cè)耳不聞語聲,以至于職工中流傳著這樣一句俏皮嗑:“選煤廠的姑娘談戀愛,如雷貫耳?!备幸粋€小伙子酸溜溜地說:“雖然俺的肺是黑的,但俺的心是紅的?!贝_實,噪音和粉塵讓人們唯恐避之不及,可李驚濤卻全然不顧這些,和工人一起摸爬滾打在生產(chǎn)第一線。一個和他一起進廠的老工人說出了自己的感觸:“這么多年,我們吃了多少煤灰,李工就吃了多少煤灰?!?/p>
任何人都知道,吸入煤灰嚴重影響健康,矽肺病是選煤廠職工的職業(yè)病。
皮帶運輸機需要大修,如果按照過去的做法,需要三十五天時間;要是把工程外包,需要大量資金,還影響露天礦生產(chǎn)。李驚濤不等不靠,上下機房逐項計算。連運輸材料一個來回需要多少時間都進行了實地演習。在掌握大量數(shù)據(jù)的基礎上,編制了詳細的大修計劃。結果只用了十五天,花了三千元,就完成了皮帶運輸機大修。
李驚濤是一個普通的名字,與這個名字一樣,李驚濤是個不善言談、普普通通、實實在在、平平常常的人。三十多年來,把自己的青春熱血全部奉獻給了邊疆建設事業(yè),一個一米七五的漢子,體重只有一百一十斤,精瘦精瘦的。
他出生在河北黃驊市旁邊的一個小漁村。這里物產(chǎn)豐美,人杰地靈。處于“環(huán)渤海、環(huán)京津”的雙環(huán)樞紐地帶和東北亞經(jīng)濟圈的中心位置,得天獨厚。這里還有六十多公里的海岸線,是國家大型工程黃驊港所在地。
想當年即將大學畢業(yè)的李驚濤是學生畢業(yè)分配工作組的組長,近水樓臺,他完全可以把自己留在北京、天津,最不濟也可以輕松地回到故鄉(xiāng)黃驊市謀一份職業(yè)??伤畹牡谝恢驹妇谷皇枪苈盒鹿韭短烀旱V選煤廠!
用他的話說,待在大城市當然舒服,但是邊疆建設更需要人!
他上有年邁的父母,下有三個兒子,是靠助學金上的大學。想當年只有二十二歲的李驚濤與訂婚十三年卻從未見過面的未婚妻成了家。不久,他就上京城讀書了。三年后,他們的兒子降生了。伺奉公婆、照料殘疾小叔子,撫養(yǎng)嗷嗷待哺的孩子,鍋碗瓢盆,海灘田間地頭,家里的一切都落在了妻子劉福蘭身上。李驚濤沒有一分錢,每當接過返校的路費時,心里總有一種忐忑感。
大學畢業(yè)了,掙錢了,該輕松了吧?
可在那個荒誕的年代,在選煤廠一實習就是六年,每月只有六十三塊錢工資,一年七百五十六元。妻兒來疆,一家人一個月只吃三塊錢的菜。就這樣一年還要擠出二百多元寄給河北那個小漁村。
確實,李驚濤太需要錢了。
一次他到艾維爾溝煤礦出差,艾維爾溝煤礦安裝的一臺設備不能正常運轉(zhuǎn)。液壓控制裝置一個月拆了三次,仍然找不到毛病。一個熟人隨便說了一句,李工,你給看看!李驚濤上上下下看了一個多小時,找到了毛病,使問題迎刃而解。現(xiàn)在有的同志搞個小項目,隨便就可以弄個萬八千的。以李驚濤的能力,這本是舉手之勞,可他卻一次次謝絕了人家的酬勞。
他當過選煤廠廠長,但他主動辭職。用他的話說,在技術崗位上更能發(fā)揮作用!
用李驚濤自己的話說:“我是搞現(xiàn)場應用的,就是修修補補,很難搞出什么驚天動地的業(yè)績來!”
金錢,不圖;地位,不圖;名利,也不圖。他圖的就是一個共產(chǎn)黨員的奉獻精神。
是啊,除此以外,難道還能有別的解釋嗎?
其實他說得太謙虛了,李驚濤擁有十二項科研成果,還被評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優(yōu)秀科技工作者和潞新公司勞動模范。
他,走了……
歲月滄桑,如今在三道嶺的西面和北面留下了一大片一大片礦工的墳塋。在那過去的年代他們常年工作在地下,如今落葉歸根,又一個一個默默地回到了地下,像李驚濤一樣,變成了落葉……
七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四十年了,在這些礦工的手中,幾代三道嶺人的夢想實現(xiàn)了。三道嶺變了。1978年,三道嶺煤炭產(chǎn)量只有九十萬噸;十年以后翻了一番,達到一百八十萬噸;二十年以后達到了四百萬噸;到了2017年,特別是黨的新疆工作座談會以后,竟然突破了一千二百萬噸,翻了三倍。一批又一批青年走上工作崗位,當上了礦工。人均收入由過去的兩萬元,增加到六萬元。
隨著生產(chǎn)的發(fā)展,一座美麗的煤城傲立在祖國的西北邊陲。昔日邊塞詩人的那種春風不度、北風卷地、胡天八月的凄涼,已經(jīng)不再。取而代之的是,高大俊美的新綠連綿不斷,鱗次櫛比的樓群一望無際,整齊平坦的街道四通八達,一座又一座現(xiàn)代化礦井雄踞邊陲大地。人均居住面積增加了四倍,達到二十平方米以上,幾乎家家都有小汽車。吃的就更不用說了,過去是有啥吃啥,現(xiàn)在是想吃啥吃啥。誰能相信,僅僅四十年,天翻地覆,哈密三道嶺人在這片荒漠中創(chuàng)造了海市蜃樓般的奇跡。
星星還是那顆星星,月亮還是那個月亮,哈密三道嶺也還是過去的那個哈密三道嶺,可是這里變了,人們就好像做了一場夢,一覺醒來,河也不是那條河喲,房也不是那座房,騾子下了個小馬駒喲,烏雞變成了彩鳳凰。麻油燈啊斷了油,山村的夜晚咋就這么亮?
路燈亮了!到處都亮堂堂的。照亮了山,照亮了水,照亮了一個又一個煤城兒女的心房。
人民公園也變了!一只只水鳥蹦蹦跳跳,一只只布谷忙忙碌碌,一群群麻雀上下盤旋,一伙伙青年男女信馬由韁。翠綠鋪天蓋地,湖面波光瀲滟,水天一色,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偶爾有一兩只野鴨在里面游弋。還有幾只白天鵝飛來,舒展著它長長的翅膀,在低空漫步。無論天氣多熱,即使是七月八月,只要你走近它,一股清涼立刻撲面而來。
寫到這里,我的眼前不由浮現(xiàn)出印度文學巨匠泰戈爾的那首詩:
我相信自己,
死時如同靜美的秋日落葉,
不盛不亂,姿態(tài)如煙。
即便枯萎也保留豐肌清骨的傲然……
責任編緝:方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