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江
北海疍家,一支被稱為“水上吉卜賽人”的族群。他們撐船搖櫓,落地生根,守望著蔚藍(lán)廣闊的北部灣,倚海而生,面海而旺,繁衍生息,演繹生命。其所形成的完整系統(tǒng)的疍家婚禮習(xí)俗,體現(xiàn)了北海疍家人對生命的崇拜,對情感的敬重,對生活的追求。與陸地族群的婚俗有很大區(qū)別的北海疍家婚俗,屬于海洋生活習(xí)俗的一部分,海洋文化的一部分。
我作為在北方生活了50多年的內(nèi)陸人,走進(jìn)北海,走進(jìn)疍家,我感懷他們在與大海榮辱與共的命運中,以民俗的名義,一代代上演著開創(chuàng)生活、推演歷史、傳承文明的大戲。尤其蛋家與內(nèi)陸居民迥然不同的婚俗,海味濃郁,情趣盎然,淋漓盡致地彰顯出獨特的風(fēng)土人情、個性張揚和人文情懷。
疍家出嫁女 天下最幸福的新娘
黎明英、盧瑞明和洗成枝是北海疍家婚俗的主要傳承人。疍家婚俗是他們?nèi)松?jīng)歷和記憶中十分重要的部分。耳濡目染,他們把蛋家婚禮的每一道細(xì)節(jié)、哭嫁的每一聲韻律、喜宴的每一樣菜品銘刻在心。
據(jù)介紹,截至目前最近的一場純正疍家婚禮,是在1987年1月7日由上述3位疍家婚俗傳承人親自策劃舉辦的。新郎是洗秀金,新娘為吳亞嬌。他們還策劃了2009年11月17日北海市在外沙舉辦的“第二屆社區(qū)疍家文化藝術(shù)節(jié)——疍家人水上婚禮”。
說起傳統(tǒng)的疍家婚俗,3位疍家老人總會心懷感動,津津樂道,如數(shù)家珍,感慨那時的疍家出嫁女,是天底下最幸福的新娘。
黎明英老人眼里的疍家婚禮,就像一篇耐瀆的故事,有序言,有開頭,有高潮,有結(jié)尾,環(huán)環(huán)相扣,節(jié)節(jié)細(xì)膩,引人人勝,精彩絕倫。
疍家婚禮的序言首先是托媒。疍家人曾一度被強行不許上岸,不許與岸上人通婚,所以,按疍家習(xí)俗,疍家子女長到十八九歲后,只能由父母托媒人在疍家族群內(nèi)介紹婚配。未訂婚的女孩家在船尾放置一盤花,男孩家在船尾置一盤草,以此招媒人撮合婚事。媒人搖只小船,從這家船到那家船,撮合姻緣。撮合同意了,便舉行訂婚儀式。男孩父母把男女雙方的出生年月日、時辰給算命先生算出八字,由媒人向女方家傳達(dá)。女方父母提出可錢可物的“身價銀”,為訂婚彩禮。要有四雞、四鵝、四海味。四海味為蝦米、魷魚、八爪魚、墨魚,還要有龍香、椰子、伴郎燭。雞鵝海味每樣不多不少一定是四份,是要圖個“四四四(事事事)吉祥”,三四一十二意為“生死一世愛”,即新娘是新郎的愛,新郎是新娘的愛。龍香取祈福之意,伴郎燭意喻為未來的男人出海照亮航線,椰子是要把小日子過得甜到心里。這種氤氳“海的味道”的彩禮單,與陸上族群充滿“山的氣息”的彩禮單有很大的不同。
訂婚作為婚禮前奏曲,充滿蛋家人對生活美好的祝福和期待。
訂婚后,開始進(jìn)入婚禮程序。黎明英說,傳統(tǒng)疍家婚禮要在5天做15件事,每天有每天的事情,井然有序,循序漸進(jìn)地把婚禮推向高潮。表現(xiàn)了疍家人熱愛生活、珍惜情感的情懷。
婚禮的第一天,有兩件事情要做,即“送日子單”和搭婚禮棚。當(dāng)年,新郎洗秀金家搭婚禮棚的前一天,就用一張大紅紙,寫上嫁娶的具體日子和時辰,早上七八時就派家族中有名望的人,把“日子單”送到新娘吳亞嬌家,溝通確定婚禮時間。送日子單時,新郎家要給新娘家備上禮品,豬肉、雞、糖子、餅干、茶葉、酒各一對,以示敬意。吳亞嬌家接到日子單后,開始為女兒出嫁做好準(zhǔn)備。
疍家人為女兒準(zhǔn)備嫁妝,最簡單的也要有一套新衣服和單件上衣,叫上頭衫,或出面衫。親朋以制作疍家衣的布匹為賀禮贈與新婚人。按制作單件的疍家衣來決定送贈的長短,一般是以五尺布制一件上衣。新娘子會特地選用紅色的棉布制作疍家衣,充當(dāng)新婚禮服。按照疍家風(fēng)俗,每個蛋家出嫁女,家人都會送六尺衫布作為嫁妝。新娘的嫁妝制作成紅色的婚衫和有花邊的裙子,新郎裝則是制作成高領(lǐng)空鈕扣的上衣和黑色長褲子。
送日子單的人返回后,新郎家開始動手搭婚禮棚,新娘家的婚禮棚要比新郎家的晚半個小時才搭。
搭婚禮棚時,先要鳴放鞭炮,接喜到家。然后新郎家要在婚禮棚正中位置,掛上一面繡有吉祥圖案的“紅蘸布”橫披,寫上新郎的名字。掛橫披主要有3層意思:一是讓人知道此家有喜事要辦:二是搭個喜慶的臺面給客人助興;三是擺酒席時,使參加喜宴的人有一個遮陽擋雨的地方。接著就要點燃長明蠟燭,安排能工巧手裝飾接親船只,悉數(shù)宴請親朋。
就此,疍家婚禮的大幕徐徐拉開。
與第一天比,第二天要做的事情比較多,共5件。用黎明英、盧瑞明和洗成枝這3位疍家婚俗傳承人的話說,第二天婚禮開始進(jìn)入高潮階段。在十一二時之間,新郎要去給新娘家送成親禮,也叫抽禮。禮物通常有酒、茶、檳榔、糖面、金銀首飾、錢幣;還有一塊6尺至12尺的“大舅紅”,也叫紅花布:月餅禮要疊搭成塔狀,名日“女婿餅塔”,以及大餅小餅、糖果、豬肉和雞。最重要的是要呈上迎親貼,貼上有接親的日子。
抽禮時,新郎家要派出幾十名身著盛裝的姐妹,十幾只甚至數(shù)十只小艇連在一起,張燈結(jié)彩,每人手捧一份禮品,不多不少,要38份,38到底有何講究,眾說紛紜,但宗旨就是一個:喜慶吉祥。長長的送禮隊伍,乘船而來。新娘家出動眾多姐妹排成長隊施禮恭敬迎候,接過禮品,在船上逐一擺成一排。按照疍家規(guī)矩,經(jīng)過一番點算,后面的幾份禮物象征性地取一點,這叫“有?!?,然后回給新郎家,為“回禮”,可謂骨肉姻緣一海親,圖個大吉大利共有共享。
長長的送禮隊伍乘船告辭,熱烈濃情的場面,引人投來羨慕的眼光。
最能體現(xiàn)蛋家人“天人合一”、崇尚自然理念的莫過于采花儀式。黎明英老人介紹,“采花”一般要在中午前進(jìn)行。新郎家挑派生育子女多的大嫂大姑到碼頭、岸灘去采摘鮮花。一對新人如果希望婚后生男孩就多采白花,希望婚后生女孩就多采紅花。采花人全程有人撐傘遮護。他們希望用采得的這些望?;?,祈福他們的生命之果,表達(dá)蛋家人為大海薪火傳承、心想事成的美好愿景。蛋家婚禮習(xí)俗中的“采花”環(huán)節(jié)一直延續(xù)至今。
夜幕降臨,海風(fēng)習(xí)習(xí),濤聲唱和。這時,新娘家是另一番情形。他們要選出一位德高望重的人,抽(送)一個花籃送給新娘,名為“坐夜盒”。盒子里放有糖、水果、餅干等食品。坐在“坐夜盒”上,新娘就坐上了今后與海為伴的幸福生活。
這一晚,新娘不得睡覺。女客云集廳堂,個個炫服金飾,人手一折扇,輪番雙拜神主,然后圍坐一堂。釵光鬢影,笑語喧嘩。或講古說文,或諧語相謔,或歌謠對答,或紙牌戲博。最不能少的是新娘的親朋要與新娘盡情歌詠。姐妹們拿一把紙扇遮住嘴或臉,依次演唱。她們唱喜悅唱幸福唱別緒唱親情唱友情,仿佛要把生命唱得透透亮亮的,直至深夜盡歡始散。
據(jù)史料記載,咸水歌中的“嘆家姐”“哭嫁歌”等就來源于“坐夜盒”這個儀式。
之后,新娘和姐妹們要圍坐一起吃送行飯,也稱為拜飯。傳說有膜拜神仙祖宗之意,膜拜“下凡”仙姬,又稱“拜凡”。
第三天,進(jìn)入婚禮的高潮部分:接親。良辰吉時一到,新郎家請來媒人和自家嫂子,在雞鳴時分劃著花團錦簇的迎親小艇,帶一些糕點、蠟燭、米酒和香火來新娘家接親。
碧澈的海面,接親船隊十幾只,甚至幾十只小艇連在一起,用紅布搭起涼棚,迎著朝陽,聲勢蔚為大觀,駛往新娘家。梳著滑髻的新娘,穿著裙擺繡有五彩垂線的黑裙,拜辭祖先神主和家長尊輩,頭蓋遮羞紅布,邊哭邊唱,由喜娘背著,簇?fù)淼巧嫌H小艇。伴娘一邊打傘遮護,一邊撒米,撒一路祝福。據(jù)說,撒米與傳說中的桃花女與鬼谷子斗法有關(guān)。新娘家根據(jù)送親女伴人數(shù)多少分乘若干艘小艇,擁簇魚貫徐行。
這時有一項活動不可或缺,名為“玩媳婦”,可謂疍家傳統(tǒng)婚俗的一大特色。娘家人扯著船纜繩挽留新娘,與艄公進(jìn)行“小艇拔河”,艄公們在同一小艇上向反方向“對劃龍舟”。嬉笑打鬧半個時辰,在喜炮鼓樂聲中,小艇啟航,駛向新郎家。一路歌聲四起,鞭炮齊鳴??芍^波光照粉黛,乃襯歌聲,有如洛神凌波,歌仙擊節(jié),萬舶爭窺,千棚競睹,海港喜氣洋洋。
接親船“以船代轎”的壯觀場面,成為海上難得一見的一道風(fēng)景。
這時,新郎早已在候船上望眼欲穿迎候良久。他佇立船頭,頭戴喜色小帽,帽子左右兩邊各插金釵;肩上斜挎耀眼的紅布。當(dāng)接親船漸漸駛近,鞭炮聲、鑼鼓聲、咸水歌聲,響成一片,不分彼此。接親船和迎候船兩船船頭相接對吻的那一刻,喜慶聲浪涌向高潮。
當(dāng)新娘跨上迎候船時,新郎站在船沿,一邊伸手挽住新娘的手,一邊拿一把扇子輕輕敲打新娘的腦袋3次,以示“三聲(生)疼愛”。
沒等新娘在婆家的婚船上坐穩(wěn),更熱鬧、更喜慶的“鬧洞房”開始了。陪伴新郎接親的人,亮開嗓子呼喊歌唱,用力搖晃婚船,濺起海浪, “顛船賀喜”。有些力氣的同齡人,更為張揚,抱起新娘在圍攏的人群中拋來拋去,盡顯“拋新娘”的花樣。這些類似陸上人家“鬧洞房”式的嬉戲,把新郎新娘弄得頭暈?zāi)垦?,以此驗證一對新人海上勞作能力,彰顯疍家人職業(yè)文化的特色。
這些活動過后,新娘便正式踏入婆家,拜堂合巹,張筵款客。蛋家婚禮酒席“全是魚”,寓意夫妻婚后捕魚豐收,生活幸福。
成婚這天,接新娘的船要船頭對船頭。蛋家人與岸上人家不同,不興三朝回門。把新娘接回新郎家,新娘還要再回到娘家船上,對自己的長輩(父母、兄嫂等)斟茶,這叫“回腳寶”。吃完飯后,再回到新郎船上。按照蛋家習(xí)俗規(guī)矩,結(jié)婚當(dāng)日,新娘不能吃新郎家的飯,就算男女家相距遠(yuǎn)的,新娘也要自己準(zhǔn)備干糧,如餅干之類作飯,意思是一日不吃兩家飯。
晚上坐高堂時,新郎、新娘要跪在地上,等那對紅燭點完才能起來。
疍家新娘婚后,一定要到新婚滿月的時候才能回娘家。新郎父母要買兩條糖,讓新娘帶回娘家。新娘回到娘家,把頭洗干凈,然后再把兩條糖帶回新郎家。這叫“回門”。
疍家婚俗中還有一項如同成年禮的儀式,一對新人做“脫學(xué)”,也叫“脫契”。據(jù)傳承人說,脫契有兩種說法,一種認(rèn)為,這一環(huán)節(jié)表示雙方已長大成人,不再是小孩子:另一種說法認(rèn)為,小時契神契人,現(xiàn)在脫開了,白己獨立做人。
親朋好友將一對新人圍在中間,一邊品飲香茗,一邊殷殷祝福,祝賀他們從此長大成人,要獨立做人出海了。脫契后,一對新人把“平安符”一條一條地貼上雨傘,直到貼滿為止。然后,再將“平安符”揭下來燃燒,將灰燼撒進(jìn)一盆海水中。他們要用這盆水沐浴。浴后,要更新內(nèi)外所有穿戴衣物,預(yù)示人生新的開始,前程吉祥安康。
然后就是“上紅”和“拜堂”這兩道環(huán)節(jié)。上紅是在新郎身上系一條紅帶。上紅的時候,親戚大小圍圈而坐,有的給金戒指,有的給金鐲或玉鐲,有的給布做被、做衣服,以此當(dāng)作恭喜。新郎、新娘則用筷子挾青棗等水果給親戚朋友們吃。拜堂首先要向祖公(神位)敬上3杯茶、3杯酒,然后上香9支。新郎、新娘雙方再分別上香3支,并備3支放在一旁待燃續(xù)敬。接著,新郎或新娘往茶托丟“元寶”,意思是敬奉祖公。拜堂后,新郎便送新娘回娘家。
第四天,新郎家要在船上大擺酒,宴請賓客。一桌桌,盡是海的鮮味,海的樣貌,海的排場。酒宴后,新郎捧水給親戚朋友們洗臉,親戚朋友便以紅包酬謝,給個利是,禮尚往來。接下來還要打堂媒(擺茶),一對新人向老人和長輩敬茶、聊話,繼而謝媒、謝眾人幫他們做了一件大好事。下午,便可拆除婚禮棚。拆棚之前,新郎要取一些米和花生撒上棚頂,再用棍子捅落,表示無禁無忌,大吉大利。
第五天早晨,霞光染透碧澈的大海,新郎駕船陪新娘回娘家,與前來探望的親朋聚餐暢談。飯后眾人送一對新人返回。至此,婚禮才算完滿結(jié)束。
在歷史的長河中,漁船和大海教會以“舟楫為家,捕魚為業(yè)”的疍家群落,把生活最為華彩的樂段——疍家婚禮的內(nèi)容和形式,演繹得渾然一體,吟唱得精彩絕倫。疍家傳統(tǒng)婚禮是他們?nèi)松x煌的盛典,是他們對生命頂禮膜拜的儀式。5天15道程序,將疍家出嫁女演繹成天下最幸福的新娘。
以歌當(dāng)哭 哭嫁生命的幸福
如果說陸地族群婚俗特色講究一個“禮”字,那么疍家婚俗鐘情的就是一個“唱”字。用“唱”婚的唱,表達(dá)生活之禮,訴說生命之情。
疍家歌曲咸水歌,又稱蛋歌、蜒歌、蠻歌、咸水嘆、白話魚歌、后船歌、 “嘆歌兄”“嘆姑妹”等,它沒有固定的歌譜,基本上是一個調(diào)。咸水歌源白生活、貼近生活,即興創(chuàng)作,音調(diào)婉轉(zhuǎn)、通俗易懂,反映了蛋家人的勞動生活、思想感情,獨具活潑鮮亮的藝術(shù)特色。
北海疍家婚禮傳承人盧瑞明說,唱咸水歌對于疍家先人就像吃飯喝水出海一樣??鞓妨顺瑐牧艘渤盒腋A顺?,痛苦了也唱。他說,咸水歌本是疍家人男唱女答的情歌,人們?nèi)粘I钪须S意哼唱的小曲,詠男女戀情、嘆生活艱辛,世代口口傳唱沿襲下來,成為疍家最具特色的口頭說唱文化。
傳統(tǒng)的疍家婚禮過程處處都有咸水歌的詠嘆。所謂“哭嫁”就是吟唱咸水歌,可謂“婚時以蠻歌相迎”。疍家婚禮中的“嘆家姐”“哭嫁歌” “十月懷胎歌” “咕哩妹”等,不但曲調(diào)優(yōu)美,而且歌詞內(nèi)容對后輩的道德行為也起到了較好的教化作用。
新娘出嫁前幾天,足不出戶,在家白哭白嘆不絕。陪新娘的姐妹和伴娘等人也來日夜陪伴。陪嫁姐妹圍著新娘,描眉涂唇;慈母為嫁女依依梳發(fā),一會伴娘互嘆,一會新娘獨嘆,陪嫁姐妹附和齊吟唱。感人的“咸水歌” “哭嫁歌” “十月懷胎歌”,大家聲情并茂地嘆唱,意為“嘆家姐”。
“哭嫁”是疍家傳統(tǒng)婚禮中的一出大戲,是疍家傳統(tǒng)婚俗中最精彩的部分,新娘“哭嫁”實際是以歌代哭。通常是在夜深人靜,風(fēng)和浪平時興嘆。伴娘互嘆、新娘獨吸、嬸嫂相嘆、姐妹共嘆。如果新娘聰明善歌、感情豐富,兼會唱會嘆,內(nèi)容不外是傾訴父母養(yǎng)育之恩、哀嘆不能長待膝下之意,姐妹相處親切、傷離惜別、寄情贈言等。后來又發(fā)展到一些關(guān)于添丁發(fā)財、吉祥如意、順風(fēng)破浪的內(nèi)容:還有對家人的眷戀和不舍,對未來生活的擔(dān)心;還有告訴自己的弟妹好好照顧父母長輩等。新娘的嬸嬸或嫂子也在哭唱中囑咐新娘不要惦念娘家,嫁過去后好好侍奉公婆和丈夫,過好自己的日子。
船娘漁姬,咸集與聞,絮絮議評不休,十分哀婉動聽。往往“嘆”夠10個通宵才罷休、才盡興。
在婚禮進(jìn)行過程中,海上常常是聯(lián)舟成排,男女對唱咸水歌。他們常常獻(xiàn)茶時唱,吃飯時唱。唱完了,大家吃飯;吃完飯,接著再唱。晚上一直唱到凌晨三四點。有時唱過三天三夜還余興未盡。往往會吸引一些搖著船,唱著咸水歌來助興賀喜的陌生人,即便互不認(rèn)識,熱情的主人也會給他們分散煙酒和糕餅,對唱一陣咸水歌。
特別是婚禮傍晚,眾多的親朋駕舟齊聚新郎家赴喜宴。數(shù)十只船艇泊在一起,船頭相對,用紅布搭起涼棚??邶X伶俐的新娘一邊敬茶,一邊唱咸水歌,收取盤茶紅包。然后喜宴才可開始。沸沸揚揚,歡聲笑語,唱歌逗樂,場面熱鬧,一直至深夜方才搖舟散去。儼然成了一場疍家的說唱小型文藝晚會。
北海疍家婚禮傳承人盧瑞明這樣唱道:
大姐當(dāng)頭無歌(哥)可唱,
茫茫大??酀i漣,
細(xì)蝦小魚來抵饑,
停船下來又無鋁(撐船)。
如果唱好日子,是這樣唱的:
紅日照面我金盆洗手,
鑲牙驗收我后開金口。
如來見禮笑眼瞇瞇,
老竹織篩無用眼皺皺。
搬鏡梳妝我見妹子照面來,
老虎哄人你笑淫淫。
老牛耕田我不睬你這一套,
快行快走無中你的這一捶。
疍家至今仍保留著新娘面臨與父母分離而哭唱幾天才出嫁的“嘆家姐”曲調(diào)、對新郎進(jìn)行家庭教育的“喃伴郎”兩大“咸水歌”系列??藜奁鋵嵤浅?,只是唱的調(diào)子是一種哭腔。以哭當(dāng)歌,以哭為樂,以哭為喜。她們以歌當(dāng)哭,哭嫁的是生命的幸福。
改革開放后,隨著經(jīng)濟社會的發(fā)展,受時尚文化思潮的影響,年青人的審美觀念發(fā)生根本的變化,使原生態(tài)的蛋家咸水歌失去生存環(huán)境,加之缺乏足夠的保護措施,會唱咸水歌的老藝人相繼去世,咸水歌面臨后繼無人的窘境。蛋家人的咸水歌,蛋家人漸漸也不再去唱,老年人只是唱在自己的記憶里了,或許有什么特殊的節(jié)慶需要,他們才唱一唱。
以海為臺 演繹與陸上族群別樣的婚禮
咸水歌唱出了疍家婚禮大海的情韻。咸水歌每首只有兩句,每句以七言為主,兩句都押同一個韻,上句押仄聲,下句陽平聲,這是固定的格律:唱的時候,問字取腔,句中可加入襯詞和稱謂襯詞,尾句拉腔,不管襯詞多少,節(jié)拍須以七言句等同,連同民間器樂歡奏,都有別于陸上婚禮進(jìn)行曲。聲情并茂的嘆家姐,曲調(diào)多姿多彩,或悠揚流暢,或親昵委婉,或悱惻纏綿,或清純甜美,完全是海風(fēng)、海韻,海的味道給蛋家婚禮點綴了音樂的亮點。咸水歌其實就是北海疍家人海上勞作的勞動號子,是對守望大海、面海而旺、繁衍生息的抒情。
——以船為轎,接送蛋家生活的幸福。與陸地不同,以舟楫為家,以海踏路的傳統(tǒng)蛋家人的接親工具不是車馬,而是船艇?;▓F錦簇的“接親船”展現(xiàn)了“以船代轎”的壯觀場面,彰顯蛋家婚禮獨具一格的絢麗風(fēng)采。陪伴新郎接親的人,往往在興致高漲之時用力搖晃婚船, “顛船賀喜”“拋新娘”。蛋家的浪漫、豪放如浪如潮喧鬧不息。接親過程中, “玩媳婦”也獨具北海海上婚俗特色。接親后娘家人扯著船纜繩挽留新娘、與艄公進(jìn)行“小艇拔河”,艄公們在同一小艇上反方向的“對劃龍舟”……這一形式類似于陸地族群婚禮中的“鬧洞房”,又不同于那樣的“鬧洞房”。蛋家人“鬧洞房”式的嬉戲,是讓新娘坐在船上,攪動海浪,感受海浪顛簸的體驗,目的是教育蛋家兒女,要勝任海上勞作:把新郎新娘弄得頭暈?zāi)垦?,向人們證明新郎新娘的海上勞作能力,這體現(xiàn)了蛋家在生產(chǎn)生活中形成的一種職業(yè)文化。
——場面精彩,彰顯大海兒女生命的昂揚。船上迎親的、看熱鬧的共賀同樂。當(dāng)接親船經(jīng)過的時候,大家便會從船艙里取出鍋、蓋、盆等替代鑼、鼓、鈸,進(jìn)行即興敲打,營造婚禮的喜慶氣氛,祝福新郎新娘。以大海為臺的蛋家婚禮,有著大海一樣的宏大氣勢與動人的精彩,彰顯大海兒女生命的昂揚。
——盛況綿長,體現(xiàn)出疍家人對生命的敬重。蛋家婚禮從“送日子單”到“宴賓”到“拆棚”,雙方祝福吉祥安康,完滿結(jié)束,前后經(jīng)過15道儀式和程序,總共歷時5天。其間,男女雙方多次往來,情意連綿,這是區(qū)別于陸地婚嫁的又一個獨特之處。還有一個習(xí)俗可看作是婚禮的延續(xù):婚后,女方要戴一種用花格布做成的“豬嘴式面具”或“珠笠”,一直要戴到生第一個小孩時才取掉,后來改為最多戴一個月,以示一對新人的相親相愛。
傳統(tǒng)的蛋家婚禮看似復(fù)雜繁冗,但或許就是這些細(xì)節(jié)的絲絲入扣,精雕細(xì)刻,才使漫長而短促的人生豐腴出記憶和愿景的精致質(zhì)感。
蛋家人將婚禮奉為他們?nèi)松氁粺o二的輝煌盛典,作為自己對生命頂禮膜拜的儀式,抒發(fā)靈性,歌唱情愛,崇尚生命,淋漓盡致地表達(dá)幸福和快樂。
疍家傳統(tǒng)婚禮 與時俱進(jìn)的歷史傳承
隨著時代的變遷,社會的發(fā)展,北海蛋家漁民從船屋到蛋家棚,到別墅住宅,他們的命運和生活有了一次華麗的轉(zhuǎn)身,隨之他們的生活習(xí)俗也發(fā)生了巨大的轉(zhuǎn)變。蛋家后人的婚禮已由“以船代轎”改為“以車代轎”。婚禮的環(huán)節(jié)也大為簡化。就像有一首蛋家民歌是這么唱的:
改革開放二十年,
疍家生活大變遷。
騎上摩托算什么,
開著轎車去游仙。
在與時俱進(jìn)的時代,一個族群民俗不免會遇到?jīng)_擊,甚至是被遺忘,但是這種民俗里蘊含的歷史文化的血脈,不但不會就此根斷,還將默默地滋養(yǎng)我們走向前進(jìn)的信心和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