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汝南高級中學 范仲昊
氧化還原反應是中學化學的重點,也是高考的熱點,氧化還原反應涉及知識面廣,解題規(guī)律性強,有一定的技巧,下面我們從幾個方面去重點剖析。
例1從礦物學資料查得,一定條件下,自然界存在反應14CuSO4+5FeS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Cu2S既是氧化產(chǎn)物又是還原產(chǎn)物
B.5molFeS2發(fā)生反應,有10mol電子轉移
D.FeS2只作還原劑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氧化劑、還原劑、氧化產(chǎn)物和還原產(chǎn)物的判斷,以及電子守恒的計算。分析元素價態(tài)變化,得的作用不相同的是( )。
A.2Na2O2+2H2O==4NaOH+O2↑
B.4Fe(OH)2+O2+2H2O==4Fe(OH)3
C.2F2+2H2O==4HF+O2
D.2Al+2NaOH+2H2O==2NaAlO2+3H2↑
解析:根據(jù)水中H、O元素反應前后的化合價分析,在反應Br2+SO2+2H2O==H2SO4+2HBr中,水既不是氧化劑也不是還原劑。A、B、D三個反應,水既不是氧化劑,又不是還原劑;C選項中,水中的氧元素化合價升高,水作還原劑。
答案:C
Cu2S僅是還原產(chǎn)物,A項錯誤。5 molFeS2和14 molCuSO4正好反應,反應過程中Cu得電子:14×1 mol=14 mol,S得電子:7×1mol=7mol,S失電子:3×7mol=21mol,反應中電子轉移了21 mol,B項錯誤。FeSO4中部分SO2-4是由FeS2中S元素失電子形成的,是氧化產(chǎn)物,C項正確。FeS2既作氧化劑又作還原劑,D項錯誤。
答案:C
例2氧化還原反應中,水的作用可以是氧化劑、還原劑、既是氧化劑又是還原劑、既非氧化劑又非還原劑等。下列反應與Br2+SO2+2H2O==H2SO4+2HBr相比較,水
例3已知常溫下在溶液中可發(fā)生如下兩種離子反應:Ce4++Fe2+==Fe3++Ce3+,Sn2++2Fe3+==2Fe2++Sn4+,由此可以確定Fe2+、Ce3+、Sn2+三種離子的還原性由強到弱的順序是( )。
A.Sn2+、Fe2+、Ce3+
B.Sn2+、Ce3+、Fe2+
C.Ce3+、Fe2+、Sn2+
D.Fe2+、Sn2+、Ce3+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同一氧化還原反應中物質(zhì)還原性的比較。在同一氧化還原反應中,還原性:還原劑>還原產(chǎn)物,結合Ce4++Fe2+==Fe3++Ce3+知,還原性Fe2+>Ce3+,又由Sn2++2Fe3+==2Fe2++Sn4+知,還原性Sn2+>Fe2+,所以Fe2+、Ce3+、Sn2+的還原性由強到弱的順序是Sn2+>Fe2+>Ce3+。
答案:A
例4已知Co2O3在酸性溶液中易被還原成 Co2+,Co2O3、Cl2、FeCl3、I2的氧化性依次減弱。下列反應在水溶液中不可能發(fā)生的是( )。
A.3Cl2+6FeI2==2FeCl3+4FeI3
B.Cl2+FeI2==FeCl2+I2
C.Co2O3+6HCl==2CoCl2+Cl2↑+3H2O
D.2Fe3++2I==2Fe2++I2
解析:由于Fe3+的氧化性強于I2的氧化性,所以在A選項中,不會有FeI3的生成;B、C、D選項中的反應都符合氧化性強的物質(zhì)制備氧化性弱的物質(zhì)這一規(guī)律。
答案:A
例5在強酸溶液中,下列各組離子因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而不能大量共存的是( )。
解析:在強酸溶液中具有強氧化性,Fe2+以還原性為主,二者能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
答案:D
例6下列離子方程式與所述事實相符且正確的是( )。
A.Ca(HCO3)2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
B.向含有0.4molFeBr2的溶液中通入0.3molCl2充分反應:4Fe2++2Br-+3Cl2
C.用惰性電極電解MgCl2溶液:2Cl-+
D.磁性氧化鐵溶于稀硝酸:Fe3O4+8H+
解析:向Ca(HCO3)2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溶液的離子反應為OH-==CaCO3↓+H2O,故A項錯誤。向含有0.4 molFeBr2的溶液中通入0.3 molCl2,首先氧化亞鐵離子,后氧化溴離子,反應的離子反應為4Fe2++2Br-+3Cl2==4Fe3++6Cl-+Br2,故B項正確。用惰性電極電解MgCl2溶液:Mg2++2Cl-+2H2O==Cl2↑+H2↑+Mg(OH)2↓,故C項錯誤。磁性氧化鐵溶于稀硝酸,只有形成的亞鐵離子被氧化,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3Fe3O4+28H+,故D項錯誤。
答案:B
例7實驗室將NaClO3和Na2SO3按71∶42的質(zhì)量比混合后倒入燒瓶中,同時滴入適量濃硫酸,用水浴加熱后產(chǎn)生棕黃色氣體X,測得NaClO3和Na2SO3恰好完全反應,則X是( )。
A.Cl2B.Cl2OC.ClO2D.Cl2O3
解析:先根據(jù)氧化劑和還原劑的質(zhì)量比求物質(zhì)的量比,再由物質(zhì)的量比求化學計量數(shù)比,最后按照氧化劑得電子總數(shù)與還原劑失電子總數(shù)推導X中氯元素的價態(tài)。
答案:B
例8Cu2S與一定濃度的硝酸反應,生成Cu(NO3)2、CuSO4、NO2、NO 和 H2O,當NO2和NO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1∶1時,實際參加反應的Cu2S與HNO3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 )。
A.1∶7B.1∶9C.1∶5D.2∶9
解析:設參加反應的Cu2S的物質(zhì)的量為xmol,被還原的HNO3的物質(zhì)的量為ymol,根據(jù)電子得失數(shù)目相等,有:x×(2+,又起酸性作用的HNO3的物質(zhì)的量為:(2x-x)×2=2x,所以實際參加反應Cu2S與HNO3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x∶(y+2x)=1∶7。
答案:A
例9在某強酸性混合稀土溶液中加入H2O2,調(diào)節(jié)pH≈3,Ce3+通過下列反應形成Ce(OH)4沉淀得以分離。完成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解析:分析已知反應物和產(chǎn)物,結合題意“調(diào)節(jié)pH≈3”可知缺項是 H+,Ce3+→Ce(OH)4,失1 e-,H2O2→Ce(OH)4,得2 e-,根據(jù)得失電子守恒,Ce3+前的化學計量數(shù)為2,H2O2前的化學計量數(shù)為1,再根據(jù)電荷守恒,H+前的化學計量數(shù)為6,最后觀察可知H2O2前的化學計量數(shù)為6,配平的方程式為2Ce3++H2O2+6H2O==2Ce(OH)4↓+6H+。
答案:21626H+
例10KClO3和濃鹽酸在一定溫度下反應會生成綠黃色的易爆物二氧化氯。其變化可表述為:
請完成該化學方程式并配平(未知物化學式和化學計量數(shù)填入框內(nèi))。
解析:此題考查氧化還原反應方程式的配平,用化合價升降法配平時,首先要分清氧化產(chǎn)物是Cl2,還原產(chǎn)物是ClO2,KCl中的Cl來源于鹽酸,化合價沒有變化,再配平氧化劑、還原劑、氧化產(chǎn)物和還原產(chǎn)物的計量數(shù),最后依據(jù)原子種類和個數(shù)守恒,配平其他物質(zhì)的計量數(shù)和補加未知物質(zhì)。
答案:2 4 2 2 1 2 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