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圖猜字
觀察四幅圖,根據(jù)畫意各猜一個帶有“童”旁的漢字,寫在空方框里。
換字寫新字
將“童”底部的“里”換成其他字,成為新的漢字,注意換上字的筆畫數(shù)。
填一填
請把“兒”“牧”“漁”“山”四字分別填入古詩句的括號里。
①( )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
②( )童下宵網(wǎng),霜禽竦煙翅。
③野客留方去,( )童取藥歸。
④借問酒家何處有,( )童遙指杏花村。
⑤( )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
⑥( )童歸去橫牛背,短笛無腔信口吹。
⑦( )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⑧日長睡起無情思,閑看( )童捉柳花。
成語接龍
十八個成語接龍,開頭是“童”,結(jié)尾還是“童”,請你按順序連一連。
讀故事擺九宮
孩童擋楊輝
南宋時,臺州府的地方官、數(shù)學家楊輝出外巡游。走著走著,前面?zhèn)鱽砗⑼暮敖新暫脱靡鄣挠柍饴?。楊輝忙問怎么回事,差人說:“有個孩童不讓過。”
楊輝覺得奇怪,連忙下轎詢問孩童說:“你為何不讓本官從此經(jīng)過?”
孩童答道:“不是不讓經(jīng)過,我是怕你們把我的算式踩掉,我還沒做出來呢!”
“什么算式?”
“就是把1到9的數(shù)字分三行排列,不論直著加,橫著加,還是斜著加,結(jié)果都等于15。這道題先生要學生下午一定要把它做好?!?/p>
楊輝連忙蹲下身和孩童一起算了起來,直到天已過午,才算出結(jié)果。
楊輝帶著孩童找到先生,問道:“那道題好像是《大戴禮記》書中的吧?”
先生笑著說:“是啊,這道題就是其中的數(shù)學游戲題。不過這里面到底有什么規(guī)律,我也說不上來?!?/p>
楊輝回到家中,反復琢磨,一有空閑就在桌上擺弄著這些數(shù)字,終于發(fā)現(xiàn)了一條規(guī)律。他把這條規(guī)律總結(jié)成四句話:“九子斜排,上下對易,左右相更,四維挺出?!本褪钦f:一開始將九個數(shù)字從大到小斜排三行,然后將9和1對換,左邊7和右邊3對換,最后將位于四角的4、2、6、8分別向外移動,排成縱橫三行,就構(gòu)成了九宮圖。
同學們,按上面的方法你會擺這個九宮圖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