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金紅
1242年,蒙古軍入侵四川,宋理宗緊急任命余玠為兵部侍郎、四川安撫制置使兼重慶知府,全權主持四川防務工作。
大敵當前,宋理宗如此信任余玠,是有理由的。余玠是窮苦人家出身,從小就沒法子拼爹,只能走讀書這條路子。16歲那年的一天,余玠上街買茶,與賣茶老人發(fā)生口角,進而發(fā)生肢體沖突。血氣方剛的余玠將老人推倒,不料老人倒地身亡。一下子,青年學生余玠成了通緝犯。書沒得念了,余玠一口氣逃到湖北,隱居在偏僻的農(nóng)村。30歲時,余玠投奔淮東制置使趙葵,投筆從戎,開始了他漫長的軍旅生涯。
當時,南宋最大的敵人是蒙古。有事沒事,蒙古軍隊總要到大宋的邊境搞搶劫,弄得皇帝很頭疼。而余玠恰恰是蒙古人的克星。自從他坐上軍事領導的位置后,幾次與蒙古軍隊較量,都大獲全勝。因為戰(zhàn)績輝煌,所以在蒙古軍隊再次來四川搶劫時,宋理宗第一個想到的人便是余玠。
臨危受命,分明是皇帝對自己的特別信任,余玠感激涕零,向皇帝表示:“愿假十年,手掣全蜀之地,還之朝廷?!庇喃d沒有吹牛。入川后,他一方面廣納賢才,另一方面修筑工事,恢復經(jīng)濟,安撫民心,統(tǒng)率十萬軍民到合州修筑釣魚山城;又在三江沿岸山險處筑十余座城池,形成堅固的山城防御體系。
進入四川的第一年,余玠便與蒙古軍隊PK了36次,取得全勝紀錄。1252年十月,不甘心失敗的蒙古軍隊卷土重來,余玠調集四川的精銳部隊,與蒙古人展開會戰(zhàn),這次,蒙古人的泡影依然破滅,不僅沒搶到任何財物,還損失了不少弟兄,大敗而回。就在這一年,戰(zhàn)功赫赫的余玠被提拔為兵部尚書,仍駐軍四川。
如果繼續(xù)這么干下去,余玠當年的誓言很快就會實現(xiàn)。然而,就在關鍵時刻,余玠的頂頭上司宋理宗掉鏈子了,因為宋理宗是個沒自信的CEO。
宋理宗為什么沒自信呢?這與他的出身不無關系。宋理宗原名趙與莒,他的身份證上寫的是:皇帝宋寧宗的遠房堂侄。這就很要命了,也讓人很奇怪,不是前皇帝的嫡系,又是怎么坐上大宋CEO的寶座的呢?原來,宋寧宗沒有兒子,要繼承天下,只能在宗室中找一個,找來找去,找到了宋太祖第四子的十世孫趙竑,立為太子。
但當時的權臣史彌遠不喜歡趙竑,他心儀的是趙與莒。在史彌遠的運作下,趙與莒被立為沂王。在史彌遠看來,趙竑的才干遠在趙與莒之上,將來對自己干政沒有好處。而且,趙竑也不待見史彌遠,總是叫嚷著將來登位后要干掉他,這讓史彌遠很是焦慮。為了除掉趙竑這顆定時炸彈,在宋寧宗駕崩的關鍵時刻,史彌遠聯(lián)合楊皇后假傳圣旨,將不知就里的趙與莒扶上了皇位。
趙與莒本來就不指望當這個CEO,如今被人強行推上了這個位置,只得趕鴨子上架。但他的內(nèi)心是無比惶恐的,假如哪天自己的故事被其他權臣復制,那自己不就成了第二個趙竑嗎?所以,宋理宗日夜思考的不是如何趕走蒙古人,而是假想著有哪些人要奪他的位子。
恰在這時,余玠的聲望如日中天,以左丞相謝方叔為代表的一群小人在宋理宗的耳邊開始黑余玠?!氨菹?,余玠現(xiàn)在手握大權,您要提防他??!”“陛下,余玠不尊重您,要不您試試,突然把他召回京城,他肯定不愿意回來。”
本來,余玠與謝方叔沒有過節(jié),但余玠得罪了一個叫姚世安的小人。在治理四川時的一次反腐行動中,余玠處理了姚世安,而姚世安與謝方叔的侄子是鐵哥們兒,于是,姚世安用巨款搞定了這個高干子弟,做通了謝方叔的工作,謝方叔利用職權,唆使一批早就對余玠眼紅的官員,死整余玠。
宋理宗的自信由當初的動搖到逐漸消亡。他漸漸相信了,余玠對自己是有威脅的,而且是巨大的威脅。眼下,試一試最重要。于是,宋理宗發(fā)出金牌令,讓余玠火速進京。
16天后,朝廷收到了從四川送來的急報:余玠病重。宋理宗一看,不相信,認為余玠是在裝病。自信心徹底喪失的宋理宗又簽署了一道命令:讓余晦接替余玠擔任四川主帥。
余晦做官口碑很差,既沒能力,人又歹毒。宋理宗做出這個人事任免的決定后,就連一直攻擊余玠的一個小人都看不下去了,勸道:“余晦這個人不合適,輕佻浮薄,不堪重任,他去四川,別說川人瞧不起他,就連蒙古人也會嘲笑咱們大宋沒人!”宋理宗不聽:“我做了決定,不允許反對!”
這個消息壓垮了余玠,在各種壓力之下,余玠服毒自殺。一代戰(zhàn)神,沒有死于敵人的箭矢,卻亡于愚蠢的皇帝之手。余玠死后的蝴蝶效應馬上顯現(xiàn):四川戰(zhàn)局發(fā)生逆轉,宋軍防線日漸惡化,宋軍將士深感寒心,士氣低落,四川人民又飽受蒙古人的侵略之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