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先對城建投融資體制現狀加以分析,然后在投資主體單一、融資渠道狹窄以及成本約束性不強相關方面,對城市建設投融資體制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總結,進而在擴大融資渠道、創(chuàng)新理念、盤活存量以及建設專項資金等相關基礎上,對城建融資體制改革對策進行詳細闡述。
關鍵詞:城市建設;投融資體制;問題與對策
在經濟社會發(fā)展之下,城市建設速度也在不斷加快。城市建設是一項十分復雜的工程,需要有足夠的資金作為支撐,在建設過程中需要有針對性的投融資體制與更多的融資渠道來獲取資金。城市建設過程中需要有政府部門的大力支持與參與,其中最重要的是發(fā)揮財政在城市建設投融資中的功能,提高各地區(qū)政府城市財政投融資能力,并且提升資金利用率。在社會的不斷發(fā)展之下,城市建設投融資體制存在相應問題,對城市建設與發(fā)展進程有著一定影響。
一、城市建設投融資體制現狀
從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企業(yè)投資主體地位、限定政府投資邊界的相關改革文件實施以來,地方政府打破了計劃經濟高度集中的模式,對投融資進行有效創(chuàng)新,讓投資主體更加多元化,獲取資金的渠道更廣闊,投融資方式也更加多樣化,構成了城市建設實施方案市場化的新格局。政府投融資體制當前依舊存在一些問題,對投融資數量增長與效率形成了很大影響,降低了市場資源配置作用。在最近幾年中,城建工作都在不斷探索新的工作方式與模式,并且獲得了重大突破,提升城市環(huán)境質量,為城市居民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環(huán)境。從當前政府投融資方式看,比較常見的有以下幾種投融資方式:其一是財政資金的直接投資,在經濟發(fā)展與財政收入不斷提升之下,政府財政實力也在不斷加強。財政預算資金是當前城市建設資金的主要來源,經過對于預算的合理編制,把預算外資金融入到預算中,將其與預算內資金一起運用,并且將其使用在公益性基礎設施建設中;其二是城建投資公司與土地收益,在城市建設的實際需求上看,構建以城市建設投融資為主要的城建投資公司,將其當做政府授權城市建設等相關的資產經營機構,也能夠在很大程度上發(fā)揮投融資作用,在此基礎上加快城市建設進程;其三是發(fā)行城市建設債券來吸引更多民間投資,這也是一種直接向社會融資的方式。目前我國客觀存在民間投資需求,國民經濟的不斷增長,城市居民收入也在不斷提升,通過投資可以提升資金的價值。所有,在城市建設中,城市建設債券也是一種投融資的方式。
二、城市建設投融資體制存在的問題
(一)投資主體比較單一
在當前的城市建設過程中,各個領域的建設都有其獨有的子公司,比如市政以及交通等相關方面,呈現出了資金分散、建設模式簡單以及壟斷經營等相關問題,這些公司有著代表行政府職能的業(yè)主地位,和政府以往成立的指揮部直接參與到投資與建設沒有太大差異。在這種情況下,城市建設投融資體制就出現單一的問題,讓城市建設的資金來源渠道比較少。
(二)成本約束不強
在當前實施的借貸模式中,主體一般是國有企業(yè),而投資主體是各個子公司,但最終承擔債務的卻還是各個地區(qū)政府部門。在這種模式下,各個子公司不但不承擔償債的風險,同時也沒有一定的約束機制,這樣就導致了各種違規(guī)問題的出現,同時也存在著損失與浪費資金的現象,這些都對城市建設過程有著很大影響。
(三)融資渠道狹窄
當前實施的投融資體制最大的問題就是融資渠道單一與狹窄,過于依賴銀行等相關的金融機構,這對于民間資金與企業(yè)資金投入城市建設領域有著一定的影響。在實際情況中,很多私營企業(yè)與外資企業(yè)都有意愿投入資金到城市建設中,但是沒有詳細具體的準入規(guī)則與標準,城市建設投資管理呈現出獨立性特點,這讓外界參與投資遇到了很大阻礙,限制了企業(yè)與個人參與到城建項目中,擊退了社會投資商的競爭性與積極性,也就阻擋了政府財政之外資金投入到城市建設項目中。這種現象和問題對于城市建設和發(fā)展而言是極其不利的,資金渠道的狹窄會導致城市建設資金的緊缺,從而影響城市建設進程。
三、城市建設投融資體制問題的解決對策
(一)創(chuàng)新思想觀念
長時間以來,城市建設傳統體制的影響比較大,很多人都對城市建設中公用行業(yè)的理解出現了偏差,經常關注的是社會公益性以及福利性,以為公用行業(yè)為社會提供服務是無償的,即便是收費也只是一種象征性和表面性。但是在實際情況中,若是忽視了公用行業(yè)經濟這一點屬性,則會導致這一行業(yè)的不斷消退。在城建過程中,公用行業(yè)是相當作用的一個部分。所以在以后必須要樹立經營城市的正確理念,將符合現代制度需求的組織形式來進行城市建設,建設城建資金良性循環(huán)機制,讓城建項目的實施有足夠的資金作以支撐,進而保障城市穩(wěn)定發(fā)展。
(二)擴大融資渠道
要想對城市建設投融資體制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有效解決,在實施體制的時候就要注重直接融資的方式。在這其中要充分利用資本市場,加快融資的進程,建設合理與科學的融資渠道,在此基礎上構建城建資金籌備、運用以及償還全過程的循環(huán)機制。這其中可以擴展民間資本參與到城市建設中的深入與廣度,適當降低民間資本進入城市建設的標準,積極領導民間資本進入到城建中。同時也可以構建多層次民營企業(yè)融資體系,以此加強民營企業(yè)能力。經過對當地城市的各大銀行信貸政策與服務項目的完善,以此加強民間企業(yè)的資金能力。在這其中還可以深化稅收減免與財政補助等相關政策,將各種政策有效落實在城市建設與企業(yè)運行中。在這過程中還可以在股權融資與債券融資結合方式上進行研究和探索,要充分挖掘出城市建設投資中的可盈利點,以此吸引更多的社會資本和外資進入到城市建設中,促使城建投融資進入市場,變成一種商品,進而吸引更多的社會投資資金。而通過這種方式的實施,能夠讓城市投融資渠道更多樣化,以此來節(jié)省政府投資,對限制城市建設發(fā)展的阻礙進行突破。
(三)盤活存量,實施政企分開運行模式
在經營城市過程中,對存量資產進行盤活,激活無形資產與增量資產是其中的關鍵內容與構成部分,彼此之間相輔相成。經過經營城市,讓城市資本構成投入、經營、增值以及再投入這種良性的循環(huán)機制,在真正意義上實現用城市養(yǎng)城市,用城市建設城市的目標,這樣才能夠為城市建設提供足夠的資金,讓城建投融資體制更有效。在城建投融資體制實施過程中,需要將政府企業(yè)分開,各自進行投資、建設和管理,這種模式的實施能夠解決傳統體制中等待、依靠、需要的現象,政府也能夠將更多精力轉入到為投資者提供服務中,為社會投資者建設優(yōu)質的投資環(huán)境。在這過程中政府要需要預防從統辦統攬職能定位往市場方向發(fā)展,然后再由市場主導功能走向極端。在城建投融資體制問題解決中,需要加強對政府監(jiān)管、主導以及調整控制作用,這樣才能夠讓城建投融資體制更加合理。
(四)加強資金的管理,建設專項資金
對城市建設資金的管理與監(jiān)督也是一個有效對策,在實際工作過程中首先要做的是對相關制度的建設與完善,讓所有的事務都能夠在規(guī)章制度基礎上進行。通過對規(guī)范性文件的編制與建設,在制度上加強對城建資金的管理,為其提供保障。在這過程中最重要的是加強審計監(jiān)督,將內部、外部、過程中的所有審計工作綜合在一起,其中包含了對城市公用工程合同、支付憑證、工程量等相關的審核,對資金支出的合法性與針對性進行有效控制,對城建項目費用使用進行嚴格審核,降低資金沉積現象出現的幾率,提升資金利用率。同時還需要發(fā)揮市場機制配置資源的能力,經過項目法人制度、設計施工承包制度以及項目代理等方式的實施,對城建項目管理體制進行創(chuàng)新,減少建設成本,提升投資效益。除此之外,為了能夠促使城市的穩(wěn)定發(fā)展,就需要提供足夠穩(wěn)定的資金來源。針對這個問題就可以建設城市建設發(fā)展的專項資金,還有可靠的貸款償還機制,以此保障城市建設永遠都有足夠的資金,并在此基礎上確保城市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四、結束語
城建是社會與國家發(fā)展的主要內容,是一項資金高度集中的事業(yè)。在城建過程中需要有可靠的投融資體制作以支撐,這樣才能夠為城建提供足夠的資金。在當前社會發(fā)展中,城市建設投融資體制存在一些問題,而經過對思想觀念的創(chuàng)新,對融資渠道進行擴大,建設專項資金等相關方式,讓城市建設投融資體制得到有效的改革與創(chuàng)新,并在此基礎上促使城市的穩(wěn)定發(fā)展。
參考文獻:
[1]祖剛.關于城市建設投融資機制創(chuàng)新的幾點思考[J].城市,2014,(11).
[3]白茹.地方政府投融資平臺發(fā)展現狀及對策[J].今日財富,2016,(12).
作者簡介:王璇,青島市即墨區(qū)城市開發(fā)投資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