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家松
摘要:現(xiàn)代建筑結構,主要以鋼筋混凝土結構為主,意味著鋼筋混凝土結構施工質量直接影響到建筑整體施工質量,并對后續(xù)建筑功能的發(fā)揮具有著決定性的影響。因此,建筑施工中,尤其是鋼筋混凝土結構施工中,十分注重施工技術的應用。在科技發(fā)展迅速的新時代,不斷有新型施工技術推廣應用在鋼筋混凝土結構施工中。本文主要以鋼筋混凝土結構施工為主,在闡述鋼筋混凝土結構優(yōu)勢及特點的基礎上,就建筑施工中的鋼筋混凝土結構施工技術要點展開深層次的剖析,旨在為鋼筋混凝土結構施工提供一些具有參考價值的建議。
關鍵詞:建筑施工;鋼筋混凝土結構;施工技術要點
現(xiàn)代建筑中,無論是民用建筑,還是工業(yè)建筑,鋼筋混凝土結構在實踐施工中有著廣泛的應用,意味著其施工質量對建筑整體施工質量有著決定性的影響。因此,鋼筋混凝土結構施工中,施工技術的應用,受到了廣大施工人員的高度重視。尤其近些年來,建筑施工質量要求日漸提高的背景下,更需要注重鋼筋混凝土結構施工技術的應用,特別是一些施工技術要點,更是實踐施工中重點考慮內容之一?;诖?,本文對建筑施工中的鋼筋混凝土結構施工技術要點展開深層次的分析具備一定的現(xiàn)實意義與理論價值。
1.鋼筋混凝土結構優(yōu)勢特點分析
鋼筋混凝土結構相比其他結構而言,除了具備較好的承載能力之外,還具備諸多優(yōu)勢,總結起來,主要涉及到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建材取材相對容易,原因在于鋼筋混凝土結構中砂石與砂土材料所占比重較大,鋼筋、水泥等材料使用量占據(jù)比例較少,然而砂石與砂土材料屬于本地區(qū)材料,較容易獲取。二是抗震、抗沖擊性能較為優(yōu)越,鋼筋混凝土結構實踐施工中,通常以整體澆筑方式為主,可獲取較為優(yōu)越的整體性能,進而獲取較好的抵御地震與風浪沖擊的能力[1]。三是具有較好的耐火、耐久性等特征,同時鋼筋被包含在混凝土當中,不易出現(xiàn)腐蝕,并且在火災發(fā)生之后,鋼筋處于混凝土的保護下,也不會很快達到軟化溫度,避免了整體結構遭到破壞,可進一步增強建筑整體結構的穩(wěn)定性與安全性。四是具備較好的可模型,在實踐中,可結合建筑實際要求,設計出各種形狀的結構,可隨意控制建筑結構[2]。五是鋼筋混凝土結構主要以鋼筋與混凝土為主,在實踐建設中,鋼筋混凝土融合了鋼筋與混凝土兩者的優(yōu)點,從而使得鋼筋混凝土結構具備較大的剛度、抗拉以及抗壓性能[3]。同時,通過合理配置鋼筋,可增強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延性與防震性等。
2.鋼筋混凝土結構施工技術要點分析
2.1復合箍筋施工技術要點
以往的復合箍筋施工,具體操作程序如下,在外箍套內箍,并不會施工外箍拉拉筋方式施工。外箍、內箍的施工,主要以封閉方式開展,整個過程中,耗費了大量時間,并且難以取得良好成效,尤其是面對以下幾種情況時,施工更是具備挑戰(zhàn)性。一是混凝土鋼筋結構中鋼筋呈現(xiàn)縱向分布狀態(tài);二是鋼筋分部較為嚴密,難以開展外箍、內箍施工;三是箍筋直徑偏大,需具備一定的動力方可完成施工。在施工具有一定難度的情況下,直接出現(xiàn)的問題主要有少設箍筋等[4]。一旦在框架梁柱施工中,出現(xiàn)上述情況,將會直接削弱結構的安全系數(shù)。因此,在實踐施工中,需選擇合理開口箍筋施工技術,可有效放置傳統(tǒng)復合箍筋施工問題。其具體操作為,借助開口彎鉤,向下緊靠縱筋,促使其緊緊勾住外箍。需強調的是梁柱混凝土結構施工中,鋼筋的開口彎鉤應該直接勾住縱筋,即可。
2.2鋼骨柱骨梁模板施工技術要點
一旦鋼骨柱截面大小超過1.2米,并且鋼骨梁高度超過80厘米時,在外側模板施工中,需設置必要的對拉螺桿,其主要目的在于保證鋼骨梁柱施工符合具體要求。需強調的是在鋼構件安裝過程中,需嚴格按照模板圖紙規(guī)范要求做好每一環(huán)節(jié)的施工,并在腹板預留相應的對拉螺桿孔洞,同時需要做好鋼骨腹板開孔截面損失率控制,一旦無法超過25%,需做好補強處理,為了辨別識記,還需要在螺桿孔洞位置上,做好標識處理工作,通常以紅油漆為主。這一舉措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方便后續(xù)施工人員施工中,誤穿錯孔洞,可有效減少失誤問題的出現(xiàn),進而有效促進施工質量[5]。
2.3預制墻板吊裝施工技術要點
預制墻板吊裝施工之前,需要工作是做好清潔工作,避免外墻出現(xiàn)油污、灰渣等雜物,同時施工環(huán)境較為干燥或者非常干燥,通常需要在做好清潔工作之外,需進行必要的噴水,確保墻面的濕潤。但是在此環(huán)節(jié)中,需要避免出現(xiàn)積水問題。鋼筋端頭處,不斷出現(xiàn)翹起等現(xiàn)象,尤其是鋼筋表面不得出現(xiàn)銹蝕等問題,可保證安全性能。在實踐施工中,需結合施工圖紙,做好外墻放線工作,例如外墻定位線、外墻安裝控制線等,其主要目的是保證外墻安裝精度可控制在一個較為精準的范圍內。值得注意的是在鋼筋混凝土結構施工中,鋼筋的合理配置,直接關系到鋼筋混凝土結構施工質量,因此,為了保證鋼筋分布的合理性,必須進行必要的檢查工作,意味著需要在強身頂部安裝插筋鋼板定位器,其主要是為相關人員檢查鋼筋位置提供方便,可將鋼筋位置的設置誤差控制在3毫米之內,外部長度、頂點標高誤差控制在15毫米以內。外墻預制構件拼縫標高時,需要結合施工圖紙,并嚴格按照當中的規(guī)范要求,控制標高,可借助墊片做好找平工作。在具體操作中,需借助墨斗做好墊片的標識,避免后續(xù)施工出現(xiàn)問題。同時,可針對墊片問題,最好相應的超測記錄。為了被避免灌漿料溢出,需借助彈性XPE條,寬度控制在4厘米,將縫隙粘貼起來,可防止溢出的灌漿料污染外墻。在墻線這一工作完成之后,接下來的工作就是完成外墻夾心保溫板上的XPE條粘貼。在實踐粘貼中,需密切注意橡塑棉條順直,并保證其厚度比墻下縫隙高且略大,方可避免漏漿問題的發(fā)生。
在預制墻板吊裝時,需借助吊裝梁,并在起吊之前,做好吊環(huán)檢查工作,確保檢查無誤之后,繼續(xù)實施下一環(huán)節(jié)的起吊,并且整個過程中,需要保持勻速上升,避免構件與預制墻板發(fā)生磕碰事件,出現(xiàn)邊角損壞問題。在預制墻板上升至距離墻面0.5米左右時,需及時停止降落,需操作人員在手扶的情況下,引導預制墻板緩慢降落,在此過程中,工作人員需借助鏡子,觀察下層預留連接鋼筋是否對準預制墻體底部鋼筋套筒,觀察無誤之后,可緩慢將預制墻板降落在墊片上,停止預制墻板的降落。最后一環(huán)節(jié)就是做好墻體安裝工作,在安裝之前,需要對墻體的垂直度進行一個檢查,在檢查結果控制在5毫米范圍內的情況下,可進行吊鉤脫鉤操作,并進行墻板頂部水平位移調節(jié),其主要是保證水平垂直度的控制效果。
3.結語
總而言之,建筑的發(fā)展,由于鋼筋混凝土結構作為現(xiàn)代建筑主要結構,意味著現(xiàn)代施工需不斷提高鋼筋混凝土結構施工技術的重視度,并在實踐中,充分考慮建筑的實際情況,合理應用鋼筋混凝土結構施工技術,方可保證鋼筋混凝土結構整體施工質量,進而為保證建筑整體結構的穩(wěn)定性夯實基礎。相信在科技的不斷發(fā)展下,鋼筋混凝土結構施工技術也會隨之完善,今后的鋼筋混凝土結構施工質量將會得到進一步提高,為推動建筑行業(yè)的發(fā)展做出突出貢獻。
參考文獻:
[1]劉倩.建筑施工中鋼筋混凝土結構施工技術要點[J].居舍,2019(11):61.
[2]孫海增.房屋建筑鋼筋混凝土結構預制樁施工技術要點分析[J].居舍,2018(30):71.
[3]何洋.鋼筋混凝土結構建筑工程施工技術要點分析[J].四川水泥,2018(10):83.
[4]袁勁松.房屋建筑施工中鋼筋混凝土結構施工技術的應用分析[J].工程建設與設計,2018(18):195-196.
[5]李瀚杰.分析建筑施工中鋼筋混凝土結構施工技術[J].現(xiàn)代物業(yè)(中旬刊),2018(09):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