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海濤 李瑞芹 鄭暹雄 黃曉忠
套細胞淋巴瘤是病理組織學形態(tài)多樣、惡性程度高、預后不良的一種非霍奇金淋巴瘤, 目前, 對于套細胞淋巴瘤尚不存在標準的治療方法, 雖然隨著靶向藥物的應用以及造血干細胞移植、大劑量化療等水平的提高, 使得套細胞淋巴瘤患者的疾病生存率得以提高[1], 但其仍然是一種不治之癥,尤其是疾病復發(fā)患者, 其生存時間則會更短。套細胞淋巴瘤主要是在老年人群中發(fā)生, 其常存在臟器功能紊亂的情況[2],因此, 應盡量尋找安全性高、效果顯著的藥物為患者實施治療。本文主要對套細胞淋巴瘤患者接受沙利度胺治療的臨床療效以及不良反應情況進行觀察分析, 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1月~2018年5月收治的20例套細胞淋巴瘤患者為研究對象, 其中男12例, 女8例;年齡48~73歲, 平均年齡(62.35±4.32)歲?;颊呔嬖谝欢ǔ潭鹊母鼓?、縱隔、腹股溝、腋窩、頸部淋巴侵犯, 其中4例患者存在腸道以及腸系膜淋巴侵犯, 5例患者存在骨髓侵犯, 6例患者合并體重減輕、盜汗、發(fā)熱等癥狀。為套細胞淋巴瘤患者實施免疫組織化學、細胞遺傳學、骨髓象、血常規(guī)、臨床等檢查確診。本研究已被倫理委員會批準, 所有患者均知情且同意參與本研究。
1.2 方法 患者在接受沙利度胺治療前, 均接受常規(guī)化療方案治療, 包括利妥昔單抗聯(lián)合環(huán)磷酰胺+表柔比星+長春新堿及潑尼松(RCHOP方案)、利妥昔單抗+環(huán)磷酰胺+阿霉素+長春新堿+潑尼松(CHOP方案)、氟尿嘧啶+順鉑(FC方案)、環(huán)磷酰胺+長春新堿+阿糖胞苷+地塞米松(COAD方案)、環(huán)磷酰胺+長春地辛+阿糖胞苷+地塞米松+博來霉素(COAD-B方案)、地塞米松+異環(huán)磷酰胺+順鉑+依托泊苷(DICE方案)、順鉑+阿糖胞苷+地塞米松(DHAP方案)、潑尼松(PDN方案)。
希臘患者實施沙利度胺治療, 同時為患者實施干擾素α-2b(IFNα-2b)治療, 皮下注射, 用藥劑量為300萬U/次, 每2天用藥1次。沙利度胺用藥100 mg/d。在患者治療的過程中加強其不良反應觀察, 若其不良反應>3級(參照NCI.CTC3.0進行分級)則停止治療, 或減少藥物使用量。在患者治療前以及治療1~2個月后, 為其實施心電圖、骨髓細胞形態(tài)學、CT、彩超、電解質、肝腎功能、血常規(guī)的檢測。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觀察患者的臨床療效以及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 根據(jù)Cheson標準, 將其療效分為完全緩解、部分緩解、疾病穩(wěn)定、疾病進展??傆行?(完全緩解+部分緩解+疾病穩(wěn)定)/總例數(shù)×100%。
2.1 臨床療效 20例患者中16例(80.00%)完全緩解, 2例(10.00%)部分緩解, 1例(5.00%)疾病穩(wěn)定, 1例(5.00%)疾病進展, 治療總有效率為95.00%。
2.2 不良反應 20例患者治療后第1~2天均出現(xiàn)發(fā)熱癥狀,16例患者出現(xiàn)肌肉疼痛、乏力、頭痛等癥狀, 6例患者出現(xiàn)關節(jié)痛癥狀, 10例患者出現(xiàn)便秘癥狀, 3例患者出現(xiàn)輕度嗜睡癥狀, 患者不良反應均≤2級, 實施對癥干預后, 其疾病得以緩解, 未有患者出現(xiàn)心動過緩、深靜脈血栓、過敏性休克等嚴重不良反應。
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 發(fā)現(xiàn)沙利度胺在套細胞淋巴瘤患者治療中應用可取得一定的價值, 沙利度胺可發(fā)揮免疫調節(jié)以及抗血管新生的作用, 抗腫瘤作用較好[3,4]。沙利度胺在套細胞淋巴瘤患者治療中的機制在不斷的深入研究, 其不僅可以刺激CD8+T細胞對IFN、白細胞介素(IL)-2釋放[5], 且可將細胞毒細胞IL-12、IL-6的生成量減少, 控制自由基對患者的脫氧核糖核酸(DNA)造成損傷, 且可對細胞因子的釋放進行調節(jié), 從而將細胞毒性T淋巴細胞與NK細胞的相關殺傷活性提高[6,7]。
IFN在淋巴瘤治療中應用的時間較長, 但是多數(shù)認為其僅能在低度惡性淋巴瘤中取得較好的效果, 而其侵襲性的淋巴瘤治療中應用則難以取得理想的效果[8]。但是臨床大量研究顯示, 其與其他抗腫瘤藥物聯(lián)合應用則可提高抗腫瘤效果。沙利度胺和IFN均可發(fā)揮免疫調節(jié)的作用, 可起到細胞因子分泌調節(jié)、細胞免疫活性增強等免疫增強作用, 其在套細胞淋巴瘤患者疾病治療和疾病進展控制中應用, 均可發(fā)揮重要的作用[9], 同時能夠在患者腫瘤血管形成時對其腫瘤微環(huán)境進行改善, 且可誘導腫瘤細胞的凋亡, 對其細胞周期進行干擾, 兩者之間能夠相互協(xié)同[10]。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 20例患者中16例(80.00%)完全緩解, 2例(10.00%)部分緩解, 1例(5.00%)疾病穩(wěn)定, 1例(5.00%)疾病進展, 治療總有效率為95.00%。20例患者治療后第1~2天均出現(xiàn)發(fā)熱癥狀, 16例患者出現(xiàn)肌肉疼痛、乏力、頭痛等癥狀, 6例患者出現(xiàn)關節(jié)痛癥狀, 10例患者出現(xiàn)便秘癥狀, 3例患者出現(xiàn)輕度嗜睡癥狀, 患者不良反應均≤2級,實施對癥干預后, 其疾病得以緩解, 未有患者出現(xiàn)心動過緩、深靜脈血栓、過敏性休克等嚴重不良反應。
綜上所述, 沙利度胺應用于套細胞淋巴瘤患者中可取得較好效果, 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 且不會導致患者出現(xiàn)嚴重不良反應情況, 患者易于接受, 對改善套細胞淋巴瘤患者的預后具有著積極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