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北方園藝》2018年第24期《羽扇豆套種對獼猴桃葉片和果實丙二醛含量的影響》(作者王小玲等)報道,以江西奉新8年生的紅陽、金艷和金魁獼猴桃為試材,采用羽扇豆套種的方法,研究了6—10月獼猴桃葉片和果實丙二醛(MDA)含量的變化,以期為不同品種獼猴桃抵抗自然高溫脅迫提供參考依據(jù)。結果表明,自然生長過程中,紅陽獼猴桃MDA含量最高,金魁次之,金艷最低。3種獼猴桃葉片MDA含量變化趨勢為先升高后降低,其中紅陽葉片MDA含量達到峰值的時間早于金艷和金魁。套種可顯著降低3種獼猴桃葉片MDA含量,紅陽、金艷和金魁葉片MDA平均含量分別降低了16%、30%和25%。而套種使金艷和金魁果實MDA平均含量分別降低了20%和31%,但未能降低紅陽果實MDA含量??梢姡煌J猴桃品種對自然高溫脅迫的耐性存在差異,金艷耐性最強,紅陽最弱。綜上所述,從生理和分子角度深入研究葉片和果實的抗逆性機理,有助于解決獼猴桃高溫脅迫后產(chǎn)量和品質下降問題。
(王世明/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