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琳琳
(丹東市第三醫(yī)院精神三科,遼寧 丹東 118000)
慢性精神分裂癥屬于一種比較常見的精神疾病類型,患者的認知功能會受到一定的影響,且該病極易反復發(fā)作,對患者的生活、工作造成了十分嚴重的影響。筆者旨在探討行為護理干預對慢性精神分裂患者認知功能的影響,以期為慢性精神分裂患者認知功能的護理提供臨床實踐指導依據(jù)。
1.1 一般資料:隨機將本院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188例慢性精神分裂患者分到觀察組(n=94例)和對照組(n=94例)。所有研究對象均符合ICD-10關于精神分裂癥的診斷標準,精神癥狀基本穩(wěn)定,且未合并嚴重肝腎功能異常。觀察組中男性患者50例,女性患者44例;年齡35~60歲,平均(45.59±5.58)歲;病程1~10年,平均(5.64±1.18)年。對照組中男性患者51例,女性患者43例;年齡35~60歲,平均(45.56±5.59)歲;病程1~10年,平均(5.68±1.16)年。觀察組及對照組研究對象的基線資料均衡可比,均有P>0.05。
1.2 方法:觀察組施以行為護理干預,主要包括:①認知行為干預。首先將精神分裂癥的發(fā)病原因、治療手段、預后等相關知識詳細的解釋給患者及患者家屬,提高患者及患者家屬對疾病的認知。同時針對發(fā)病的誘因予以治療性糾正,幫助患者建立正確的行為方式,制定起床、飲食、洗漱、睡眠、服藥等的相關規(guī)定。為患者開展球賽、棋牌、游戲、歌唱比賽等業(yè)余活動。同時對患者實施適應性訓練,例如模擬患者出院后重新回歸社會的場景,并進行強化訓練,從而提高患者出院后的社會適應能力。②支持性心理護理干預。根據(jù)患者的性格特征、病情特點,為患者制定針對性的康復計劃,同時與患者進行積極的交流,讓患者了解到精神分裂癥的基礎知識以及自身的發(fā)病情況,了解患者發(fā)病的誘因,并分析導致患者發(fā)病的心理因素,對存在的心理因素予以針對性的心理疏導。了解患者的負性思維,并積極的糾正患者的錯誤認知,讓患者改掉自身的錯誤的行為、觀點、情緒,緩解患者的心理障礙,使其更容易回歸社會。對照組施以常規(guī)護理,主要包括用藥指導、監(jiān)測患者的生命體征、生活指導等。
1.3 觀察指標:采用社會功能評定量表(SSPI量表)評價兩組研究對象護理干預前后認知功能改變情況。
1.4 統(tǒng)計學處理:數(shù)據(jù)使用統(tǒng)計軟件SPSS19.0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以t檢驗作為組間比較的統(tǒng)計方法,以配對t檢驗作為組內(nèi)比較的檢驗方法,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護理干預前,觀察組、對照組研究對象的SSPI量表評分分別為(16.34±4.19)分、(16.45±4.28)分;兩組比較,P>0.05。護理干預后,觀察組、對照組研究對象的SSPI量表評分分別為(19.92±5.26)分、(17.12±4.69)分;兩組比較,P<0.05。
研究顯示[1],大多慢性精神分裂癥患者發(fā)病后其生活活動能力會出現(xiàn)一定程度的降低,且患者的社交水平下降,缺乏意志,導致其無法單獨完成自身在家庭環(huán)境下所扮演的角色,無法順利的進行工作、生活。慢性精神分裂癥屬于一個特殊的群體,其住院期間的護理效果對其預后十分關鍵。行為護理干預模式是在新醫(yī)學模式要求下應運而生的一種新型護理模式,其主要通過強化患者的正確行為模式,從而達到改善患者預后的目的[2]。本研究中,通過行為護理干預后,患者的SSPI量表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結果表明,行為護理干預可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癥患者的認知功能。分析原因可能是由于行為護理干預中,通過積極的宣教,將精神分裂癥發(fā)病的誘因、治療的手段、預后等相關知識詳細的解釋給患者,有效提高了患者對精神分裂癥相關知識的認知,使其認識到其生活中存在的錯誤認知及錯誤行為,并及時予以糾正,有利于患者形成正確的行為生活模式,對改善患者的預后具有十分積極的意義。通過心理行為干預,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應對能力及心理承受能力,并且還能提高患者的主觀能動性,有效的轉(zhuǎn)移了患者的注意力,提高了患者治療的信心[3]。此外,本研究中,根據(jù)患者的綜合評估結果,指導患者進行作業(yè)療法、藝術治療、音樂治療、森田治療等,有效改善了患者的不良應對方式,有利于促進患者的早期康復。
綜上所述,在慢性精神分裂患者中施以行為護理干預,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認知功能,對提高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具有十分重要的臨床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