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應(yīng)峰
年畫跟春聯(lián)一樣,象征著平安、富裕、喜慶和吉祥。新春張貼年畫是中國民間最普及的習(xí)俗,年畫寄予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大凡富足的人家,總喜歡懸掛老壽星、紫微星、福、祿、壽、梅、蘭、竹、菊等圖案。祈求生活安寧平靜的人家會張貼門神、灶王爺、關(guān)公像、鐘馗圖等。
中國年畫,始于唐代,至宋代逐步流行,明太祖提倡新年貼春聯(lián),如此一來,年畫在民間差不多全面普及了。明萬歷年間最流行的彩色套印木刻福祿壽三星圖、天官賜福圖等,刻工精致,迄今仍為民間效仿師法。楊柳青年畫,內(nèi)容豐富,花樣翻新,馳名中外,堪稱年畫中的上品。
相傳乾隆年間,河北勝芳鎮(zhèn)財主薛富貴從天津衛(wèi)回來,船過楊柳青,岸上有人操琴唱著地方小調(diào)《畫扇面》:“天津城西楊柳青,有個美女白俊英,妙手丹青會畫畫……”薛富貴被深深吸引,棄船登岸后,見古鎮(zhèn)白楊參天,垂柳拂地,店鋪繁多,車水馬龍。心想這等寶地怪不得乾隆爺會親口賜名。于是走街串巷,東瞧西看,見家家會點染,戶戶善丹青。他本不懂畫,可一到畫鄉(xiāng),卻為一幅幅花兒飄香,葉兒映翠的年畫著了迷,便買了一幅神筆妙手白俊英的《蓮年有魚》。回到老家將畫貼在墻上,薛家老兩口白天借著日頭看,晚上舉著油燈瞧,邊看邊夸:“這大胖小子多精靈,這蓮花荷葉多水靈,這金色鯉魚多鮮靈……”看著看著便打起盹來。仿佛間,見那畫上的胖小子,眉一挑,眼一動,腿一伸,腰一挺,從畫上跳了下來,孩聲孩氣地說:“老爺爺,老奶奶,想吃魚,我給逮,您老拿個木盆來?!闭f罷,一眨眼,又回到畫上。老兩口猛醒過來,夢中情形一說一個樣。
薛富貴心里一亮,找來個大木盆,對畫上的胖小子說:“木盆拿來了,我們就等著吃魚了。”說罷,上炕安歇。轉(zhuǎn)天早上,睜眼一看,木盆里果真有一條歡蹦亂跳的大鯉魚。薛富貴見魚起心,后來竟干起了賣魚的營生。畫中大胖小兒怕被薛富貴的錢臭玷污了自己的靈性,張起荷葉帆,架起蓮花船,抱著大鯉魚,沿著大清河,回到了楊柳青。一夜之間,那張畫成了一張白紙。薛富貴氣沖腦門,血往上涌,一口氣接不上來,嗚呼哀哉了。
年畫是中國社會歷史、生活、信仰和風(fēng)俗的反映,有木板、石印、膠板、水彩、圖案、單線平涂、炭彩、仿古等樣式。年畫制作是很繁瑣的,要經(jīng)過創(chuàng)稿、分版、刻版、套印、彩繪、裝裱等程序。最初以木版、石印為主。從大眾的心理出發(fā),木板的吉祥喜慶年畫,永遠(yuǎn)占著行銷的首席地位。但木版不易保存,用過幾年必需翻刻,翻一次便失去一部分神采。隨著科學(xué)技術(shù)的突飛猛進(jìn),年畫也有了很大的改觀,年畫創(chuàng)作出現(xiàn)了曾所未有的新面貌、新氣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