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改革時間

2019-01-09 09:04策劃本刊編輯部
中國工人 2018年12期

策劃 | 本刊編輯部

采寫 | 本刊記者 李瑾

圖片 | 于文國

1986年10月,寶鋼一號高爐爐前工在爐前合影

1978年1月,北京的深冬。

凜冽的西北風夾雜著紛飛的雪花,撲向灰蒙蒙的低矮樓群。破舊不堪的四合院里,炊煙伴隨著煤餅燃燒的味道,彌漫在行人寥寥的陋巷。

這一年的《人民日報》,繼續(xù)接連不斷地刊登著“抓綱治國”的報道。甚至在它刊登的北京電視臺節(jié)目預告表里,依然不乏這樣政治化的詞匯。

依照這份提前刊出的節(jié)目安排,1月21日18時35分,北京電視臺—4個月后的5月1日,它才更名為中央電視臺—播出了電視新聞專輯《抓綱治國初見成效》。

堅冰尚未解凍,貧瘠的中國大地顯得焦躁不安,仿佛在等待著夢醒時刻。

5月11日,《光明日報》發(fā)表特約評論員文章—《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石破天驚,桎梏思想的樊籬潰決了第一道關口。

12月18日,北京。歷時5天的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悄然開幕。

同一天晚上,安徽鳳陽小崗生產(chǎn)隊里,18戶沒有外出要飯的農(nóng)民秘密集會,決定包產(chǎn)到戶,連夜抓閹分牲畜、農(nóng)具和丈量土地。17個農(nóng)民的指印和3個圖章落在保證書上—“我們干部作(坐)牢殺頭也干(甘)心、大家社員也保證把我們的小孩養(yǎng)活到十八歲”。

12月22日,十一屆三中全會閉幕。新中國成立29年以后,中國共產(chǎn)黨終于完成了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中國改革開放的歷史新時期由此開啟。

浪潮席卷而來,沒有誰能夠置身其外。

我們和我們的時代,就這樣進入波瀾壯闊的改革時間。

這是改革開放的第一年,打破堅冰正在讓中國的發(fā)展面臨“驚險的一躍”。無論是吳運鐸、戎冠秀、馬恒昌還是張秉貴,或許都沒有意識到一次偉大的革命正在慢慢發(fā)生。

假如還有來生

1978年,改革開放的曙光照亮祖國的山河。

這一年,吳運鐸回到了自己鐘愛的工作崗位,擔任五機部第二十研究院副院長、副總工程師。黨組織給他的政治結論是,在“文化大革命”中立場堅定,“一切罪名純屬陷害”。

炸斷四根手指,炸瞎了左眼,身上大大小小留下了無數(shù)傷疤……所有的這一切,都無法讓這位“中國的保爾”放棄為黨工作的執(zhí)念,忙碌起來依然像戰(zhàn)爭年代一樣“瘋狂”。

這一年,82歲的戎冠秀第五次當選全國人大代表。得知消息的那一晚,老人激動得徹夜難眠:“我還不老,要跟上年輕人的腳步,一起建設四個現(xiàn)代化?!?/p>

在戎冠秀的心中,永遠不會缺少革命者的激情。每天清晨,這位全國勞動模范都會背起糞筐去拾糞。在她看來,“勞動可不是一般的事情,它是一個大事情”。

這一年,71歲的馬恒昌還是住在那處灰白外墻的平房里。緊鄰公共廁所和垃圾堆,下水道常常堵塞,雨天泥濘不堪,冬天污水成冰。

此時,馬恒昌已經(jīng)擔任了13年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委員。但是,在這位曾經(jīng)叱咤中國工業(yè)戰(zhàn)線的全國勞動模范身上,工人階級的本色依然生動而鮮明。

這一年,張秉貴還站在他最鐘愛的糖果柜臺。從“一抓準”到“一口清”,這樣的“一團火”成為北京百貨大樓的傳奇,如同春風傳遞給南來北往的每一個人。

在北京,張秉貴是最受尊敬的人。公共汽車上,買過糖的乘客主動給他讓座。公共浴室里,素不相識的人主動為他搓背:“我是您的顧客,今天就讓我為您服務一次吧!”

這是改革開放的第一年,打破堅冰正在讓中國的發(fā)展面臨“驚險的一躍”。無論是吳運鐸、戎冠秀、馬恒昌還是張秉貴,或許都沒有意識到一次偉大的革命正在慢慢發(fā)生。然而,他們都在用自己生命的最后時光,繼續(xù)著對祖國的忠誠。

1985年5月,馬恒昌第一次抗拒了組織上的決定,堅持離開友誼醫(yī)院,乘上北京到齊齊哈爾的火車。他說:“北京不能再呆了,花錢太多了,那都是工人的血汗錢??!”

兩個月后,馬恒昌因癌癥醫(yī)治無效去世。臨終時,他的眼角流出兩顆熱淚,沒有遺言。

1987年5月,張秉貴胃穿孔大出血,被緊急送進醫(yī)院,診斷發(fā)現(xiàn)癌細胞已經(jīng)大面積擴散。他說:“我這一輩子,在柜臺上用盡了全部的力氣,可以畫個圓滿的句號了?!?/p>

139天后,張秉貴去世,安葬在八寶山革命公墓。

1988年1月,戎冠秀病重住院??悼饲遐s到病床前執(zhí)手相望,聶榮臻專門送去一束藍色的勿忘我。彌留之際,老人神志恍惚:“孩子們,好好養(yǎng)傷,養(yǎng)好了消滅敵人?!?/p>

1989年8月12日,戎冠秀去世。她用自己的一生,詮釋著中世紀意大利詩人但丁的名句—“世界上有一種最美麗的聲音,那便是母親的呼喚?!?/p>

1991年5月2日,吳運鐸因肺心病復發(fā)搶救無效,停止了呼吸。幾個小時前,他還接待了三批來訪者。在與死神抗爭的最后日子里,他無比眷戀著黨和祖國:“假如我有來生來世,我還要把一切獻給黨!”

今天,戎冠秀的故事依然在被人們傳誦,張秉貴的半身銅像靜靜佇立在北京王府井大街,以馬恒昌命名的班組始終是勞動者的標桿和旗幟。當然,還有吳運鐸留下的那一句話—“在困難面前退卻的人,從來不可能成為生活的強者?!?/p>

這些感動中國的勞動榜樣,就這樣離開了沸騰的生活。如果把中國比作一列開往富強美好的列車,他們已經(jīng)無緣欣賞愈加絢麗的風景。

但是,所有前行者的精神財富,都讓我們擁有更多的勇氣,迎接改變中國的鳳凰涅槃。

做最好的工匠

1980年,技校畢業(yè)生李斌成為上海液壓泵廠的一名青工,最大的夢想就是“學一手好技術,當一個好工人”。

沒有人能夠想到,這個憨厚的小伙子能夠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更沒有人想到,23年后會有“李斌技師學院”的誕生。

這時的中國,“喇叭褲”已經(jīng)悄然流行。每個傍晚,提著錄音機的青年人涌進公園,在飛揚的塵土中跳起迪斯科舞。美國合眾國際社發(fā)自廣州的報道稱,中國人開始關心如何得到手表和電視機。澳大利亞旅行者對于中國的感受是,“簡直像退回到20年代,他們太窮了”。

所有的這些—物欲和時尚—似乎都與李斌無關。就像一顆螺絲釘,李斌牢牢地釘在生產(chǎn)第一線,成為馴服進口機床的優(yōu)秀技術工人。老廠長禁不住連聲夸贊:“有一個李斌,工廠就可以起步;有十個李斌,企業(yè)就能振興?!?/p>

2016年3月,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上海代表團會場,全國人大代表李斌第四次和習近平總書記一起審議政府工作報告。李斌說,“提升技術工人的技能刻不容緩”。習近平回復,“我們要想辦法調(diào)動一線工人、制造業(yè)工人、農(nóng)民工的積極性”。

5個月后,根據(jù)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要求,全國總工會牽頭相關部委開始研究制定《新時期產(chǎn)業(yè)工人隊伍建設改革方案》。中國技術工人的命運,由此變得更加光明。

1991年12月,上海證券交易所門外,一位股民用望遠鏡隔著玻璃遠眺大廳內(nèi)電子屏幕上隨時刷新的股票交割信息

在上海,包起帆的名聲絲毫不遜于李斌。他的左手大拇指有一道深深的傷疤,那是在上海港務局碼頭當裝卸工時被鋼絲繩留下的印記。中國工業(yè)水平的整體落后,使得成千上萬的一線勞動者只能直接用手去進行危險的操作。

李斌走進工廠的那一年,在連續(xù)14個小時飛行1.1萬公里后,一架巨型藍白灰三色寬體客機降落在北京機場。后來的報道說,“這是中國以每架1.56億美元購買的3架波音747SP巨型噴氣式客機中的第一架”。

騰空而起的波音747客機,讓包起帆和每日勞累的工友們對現(xiàn)代科學技術目瞪口呆,深切感受到落后生產(chǎn)力帶來的刺痛。1981年,親眼看到3位工友死在木材裝卸作業(yè)現(xiàn)場后,30歲的包起帆暗下決心,要靠科學文化知識把工友的生命從“虎口”里奪回來。

1992年2月16日,上海柴油機廠舉行簽訂勞動合同大會

1994年5月22日,上海第一家民企工會在一片爆竹聲中正式掛牌亮相

3年以后,一套完整的木材抓斗裝卸工藝系統(tǒng)成功誕生,從此不再需要工人直接捆扎木材,包起帆也被大家親切地稱為“抓斗大王”。

1994年,包起帆報告會走進中南海,這位工人發(fā)明家的名聲愈加爆紅中國。千般顯赫,他的創(chuàng)新之路卻從不停歇。他用自己的17項發(fā)明金獎,去鼓舞每一位普通的勞動者:“我們可以沒有學歷、資歷和背景,但只要努力學習、用心做事,照樣能夠取得成功。”

包起帆名揚中國的時候,竇鐵成還只是中鐵一局電務公司一名普通的電務工。初中文化程度的“先天障礙”,絲毫沒有影響他最終成為技術的強者。

1999年,單位財務部門配備了辦公電腦。竇鐵成請求財務人員,“晚上幫你們看著辦公室”。多少個不眠之夜過后,他終于學會了直接用電腦設計繪制技術圖紙。

2008年,竇鐵成的事跡傳遍中國。人們記住了這位飽經(jīng)滄桑的漢子說的一句話:“最優(yōu)秀的人永遠在超越自身,奉獻他人。在生命本質(zhì)的最高層面上,工人和哲學家沒有差別?!?/p>

7年以后,中央電視臺播出八集系列節(jié)目《大國工匠》。這部充滿主旋律的電視專題片所展示的勞動者們,沒有進過名牌大學,沒有拿過顯赫文憑,只是在平凡的崗位默默堅守,追求職業(yè)技能的完美和極致。普通勞動者的極致精神和非凡技藝,令人折服,并迅速引發(fā)社會巨大關注,熱度持續(xù)不退。

2018年,在工會組織的全力推動下,“大國工匠”成為中國社會最耀眼的“勞動明星”。打開人們常用的那款瀏覽器,“大國工匠”可以搜索到149萬個網(wǎng)頁。改革開放40年造就的諸多新詞匯中,它屬于最耀眼的那一個。

為愛義無反顧

改革開放首先意味著思想的解放,意味著舊有的價值體系必然遭遇洶涌的沖擊。

1979年3月,《詩刊》雜志公開發(fā)表北島的朦朧詩《回答》—“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銘??窗桑清兘鸬奶炜罩?,飄滿了死者彎曲的身影?!?/p>

這段詩句中的叛逆意識,震撼著正在學習思考和判斷的一代人。他們嘗試用“黑色的眼睛”去“尋找光明”,在黎明初現(xiàn)的天空發(fā)現(xiàn)答案。

這一年9月,在毛澤東逝世3周年紀念日前夜,新華社播發(fā)了毛澤東1956年8月24日對音樂工作者的談話全文。毛澤東認為,中國應當學習外國的東西,“非驢非馬也可以”。

不同思想的碰撞,讓容易躁動的年輕人陷入迷茫。1980年5月,《中國青年》雜志發(fā)表潘曉來信《人生的路啊,怎么越走越窄》,直言“任何人,不管是生存還是創(chuàng)造,都是主觀為自己,客觀為別人”。6萬多封讀者來信涌入北京,引發(fā)一次人生真諦的大討論。

遠在長春的蔣筑英顯然沒有參加這次討論,這不僅僅是因為他的時間已經(jīng)全部填滿了科研工作,更因為他早已找到了中國知識分子應有的信仰—“人的生命是有限的,黨的事業(yè)是永存的。要看到國家的需要,要為國家解決實際問題?!?/p>

科學的春天里,蔣筑英的理想展翅翱翔。作為長春光機所的業(yè)務骨干,他接連被派往歐洲學習。第一次出國,他把半年省吃儉用結余下來的外匯,為所里買了一臺英文打字機、一部錄音機和20部電子計算器。他似乎忘記了,他的家只有14平方米,擠著兩代四口人。當然,他更忘記了自己一直夢想有一張書桌,這樣就可以不用再趴在床板上研究課題。

生活簡陋少人問津,理想依舊無比堅定。那個年代的知識分子,就這樣孤傲地挺直脊梁。

當蔣筑英的名字成為中國知識界的頌揚榜樣時,鄧稼先依舊在羅布泊過著枯燥的科研生活,日復一日。這位最終簽字確定中國原子彈設計方案的人,在學術刊物和科研聯(lián)絡中消失,甚至連妻子也不知丈夫究竟在執(zhí)行什么樣的保密任務。

空投預試,降落傘沒有打開,彈體摔碎了。鄧稼先在荒漠中找到殘骸,仔細檢驗碎片。然后,他拍下了第一張自己的工作照。他知道,嚴重的放射性侵害已經(jīng)發(fā)生。

1985年7月,鄧稼先離開羅布泊回到北京,被確診為直腸癌。他無力地倒在病床上,平靜地告訴妻子:“我知道這一天會來的,但沒想到它來得這樣快?!?/p>

1986年7月16日,鄧稼先被授予全國五一勞動獎章。13天后,他全身大出血,不幸去世,終年64歲。張愛萍將軍賦詞悼念:“君視名利如糞土,許身國威壯河山?!?/p>

生活簡陋少人問津,理想依舊無比堅定。那個年代的知識分子,就這樣孤傲地挺直脊梁。

1995年1月,從5萬名紡織女工中脫穎而出的18名女工被培訓后在上海虹橋機場舉行登機儀式

此時此刻,蔣筑英已經(jīng)離開人世4年了。4年前的一次科研出差,讓這個身高一米八的“大個子”倒在了成都。離開長春的時間是凌晨5點,即便這樣早的行程,他還是沒有忘記給妻子煮好早飯的粥,沒有忘記為孩子煮好兩個雞蛋。

成都醫(yī)院持續(xù)20個小時的搶救,沒有挽回蔣筑英的生命。醫(yī)生們覺得簡直不可思議,這位患有化膿性膽管炎、敗血癥、急性肺水腫的危重病人,竟然剛剛沒日沒夜連續(xù)工作了兩天。

27年后,93歲的吳大觀開始了同死神的最后抗爭。依靠視力只有0.3的右眼,這位中國航空工業(yè)和航空發(fā)動機設計研制事業(yè)的主要創(chuàng)始人,研發(fā)成功中國第一臺噴氣發(fā)動機和第一臺渦扇發(fā)動機。中國的航空發(fā)動機水平,終于穿越黑暗、迷霧和險灘,站到了世界的前臺。

2009年3月18日,吳大觀永遠閉上了眼睛。生前,他用10萬元積蓄交了最后一次黨費。他當年的辦公室被保留下來,一張老式的寫字桌,一個放大鏡,一把計算尺,一幅巨大的發(fā)動機研制圖。它們默默地停留在那里,留住了那段曾經(jīng)激情燃燒的歲月。

中國的改革開放是一次前所未有的長征。包括鄧稼先、吳大觀、蔣筑英在內(nèi),每一位充滿理想主義的知識分子,都在為著現(xiàn)代化的未來拼命奔跑。當他們最終無力倒下的時候,依然化成一座精神的豐碑,默默佇立在這個國家的來路,深情地祝福著我們,祝福著之后的時代。

底層的清貧者

中國社會的很多進步,盡管屬于歷史的必然,卻往往顯現(xiàn)為源自偶發(fā)的人物和事件。

1982年的蔣筑英之死,讓更多中國科研工作者的生存狀態(tài)得到強烈關注。人們驚呼,“為什么不能讓他們得到稍微好一些的工作和生活條件?”聶榮臻、方毅、胡喬木先后公開表態(tài),呼吁徹底肅清“左”的影響,真正落實知識分子政策。

一束無聲的永恒之光,帶來了有聲有色的世界。伴隨著改革開放的進行,中國知識分子的命運迎來了又一次轉折,開始擁有平等、體面的生活。

1984年,帶著中科院計算所的20萬元,柳傳志創(chuàng)立聯(lián)想公司。如今,這位74歲的全國勞動模范依然名震江湖,“大概擁有聯(lián)想集團不到1%的股份”。最新的《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中,聯(lián)想集團排名第240名。

但是,生活的路途不會讓所有勤奮的人都得到財富的成功。志向,能力,承擔一切苦難的堅持,擁有這些并不意味著就可以遠離清貧。

1981年,馬永順從黑龍江省鐵力林業(yè)局退休。伐木33年,這位新中國第一代林業(yè)工人一共放倒了3.65萬棵大樹。

1997年4月29日,北京人民大會堂湖南廳,全國勞動模范、全國先進工作者和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的代表,列隊等待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接見

“砍倒了多少棵,我就要補種多少棵”,這是馬永順的目標。到了退休的時候,還差8000多棵樹沒有栽上。沒有二話,這位退休工人回到工作過的林場,10年義務栽樹7000棵。

這時,馬永順已經(jīng)78歲了,生怕有生之年栽不完最后的1000多棵樹。于是,他組織全家19口人一起上山植樹。進山路遠,他從每月357元的退休工資里,大方地拿出200元租車費。到了山上,老人興奮地喊起了伐木號子。

同樣有著造福自然理想的退休工人,還有在太原鋼鐵公司工作一輩子的李雙良。1983年,當他退休回家的時候,放心不下的是公司南門外那座足有5個天安門廣場大小的渣山。

600多人,300多輛小平車,65部手扶拖拉機……當年“五一”勞動節(jié),李雙良沒要國家一分錢,帶著這支隊伍沖向7層樓高的渣山。第一個月,8萬多噸廢渣清走了,近4000噸廢鋼鐵回收了。整整50年來,這座渣山第一次開始變矮變小。

治渣第10年的時候,渣場總資產(chǎn)達到2億元。李雙良放棄了2000萬元的政策獎勵,依舊領取每個月800元的退休工資。他從不后悔自己的選擇,內(nèi)心安寧快樂。

和馬永順、李雙良同樣立志恢復自然的,還有遠在毛烏素沙漠邊緣的王有徳。

1985年,王有德來到寧夏靈武白芨灘防沙林場,被沙漠吞噬良田、房屋和公路的景象深深震驚,由此立志,“要讓沙漠綠起來”。

治一畝沙需要180元,國家撥款的補助費只有60元。每畝120元的缺口,王有德帶著工友掙錢去彌補。在20多年人進沙退的搏斗中,每年治沙造林3萬畝,一道45公里長、10公里寬的綠色屏障,出現(xiàn)在毛烏素沙漠的西南邊緣。

昔日那個皮膚白皙的年輕人再也看不到了,今天的王有德雙手黝黑粗糙,老繭叢生,指甲縫里鉆滿了摳不出、洗不凈的泥土。但是,他用自己的青春留住了綠色,留住了春光。

馬永順、李雙良、王有德默默造福自然的那個年代,空氣污染指數(shù)還遠遠沒有走進中國人的生活,北京街頭的落葉被掃在一起隨手燒掉。華北大地的“五小作坊”擴散著毒氣濃煙,潔凈的河流嗚咽著混入摻雜有害成分的生產(chǎn)廢液。享樂的欲望像沙漠一樣吞噬著躁動的人們,清貧者在世俗的眼光中成為無能的象征,占有財富、放縱欲望的沖動無法控制。

1996年1月17日,遼寧鞍鋼下崗人員,進行再就業(yè)培訓

1984年4月,中國第一家西式快餐店義利快餐廳在北京開業(yè),人們津津有味地品嘗著漢堡包、熱狗和法國炸土豆條。

4個月后,成千上萬的人們從中國各地奔向佛山,搶購佛山信托投資公司公開發(fā)行的股票,以求從中國的最新一次資本實驗中分得一份好處。

1985年2月,臺灣歌手鄧麗君的照片出現(xiàn)在《中國青年報》上。4月,英國最著名的威猛樂團亮相北京工人體育館,第一首曲目的名稱是《在你搖擺起舞前請叫醒我》。

1988年8月,中國先后發(fā)生3次搶購商品和提兌存款的風潮,一些地方的日用百貨、糧油食品和金銀首飾幾乎被一搶而空,惶恐不安的銀行儲戶則爭相提取存款。

1990年12月,新中國第一家證券交易所19日在上海正式對外營業(yè),時任上海市長朱镕基提醒世界,應當從這里感受到中國的開放政策不會改變。

1992年3月,廣東珠海率先重獎科技人員,高級工程師遲斌元獲得100平方米住房、26.7萬元獎金和一輛奧迪轎車。繼1984年和1987年以后,中國第三次經(jīng)商浪潮動地而來。

……

這些時代的喧囂,走在懸崖峭壁間的郵差王順友無從知曉。從接過父親傳給自己的馬韁繩開始,這位四川涼山馬班郵路的鄉(xiāng)郵員就安心于一個人、一匹馬的生活,默默行走。

孤身上路,沒有人能分擔近乎殘酷的艱苦。山洞,牛棚,樹林,雪地。每一年,王順友獨自行走的日子,都要超過330天。20年,他沒有延誤過一個班期,沒有掛失過一個郵件,相當于在雪域高原上走了21次“二萬五千里長征”。

改變歷史命運的力量,離不開那些底層的清貧者。他們把自己羸弱的肩膀挨在一起,挺起脊梁和胸膛,支撐著共和國改革開放的根基。

人們總是驚訝于明艷的鮮花,卻習慣忽略那些默默無聞的綠葉和土壤。

改變歷史命運的力量,離不開那些底層的清貧者。他們把自己羸弱的肩膀挨在一起,挺起脊梁和胸膛,支撐著共和國改革開放的根基。

恪守初心之輩

1978年,知青大批返城,宗慶后從農(nóng)村回到杭州,在校辦廠做推銷員,郁郁不得志。

1986年,42歲的宗慶后開始創(chuàng)業(yè),承包一家校辦工廠。有報道說,“在被命運遺棄了大半生之后,宗慶后這次緊緊抓住了命運給予的一絲可能”。白天,他騎著三輪車送貨。晚上,他給員工煮飯煲湯。

2007年,宗慶后登上《福布斯》全球億萬富豪排行榜,以11億美元位列第840位。2010年,更以70億美元位列第103,位居中國內(nèi)地第一。

今天,盡管互聯(lián)網(wǎng)的神話已經(jīng)把所有憑借實業(yè)起家的“首富”打落寶座,宗慶后的財富卻依然足以令人瞠目結舌。但是,在娃哈哈的王國里,宗慶后還是那個為員工蓋樓買房的“家長”,繼續(xù)保持著每年除夕夜與員工共餐守歲的習慣。

宗慶后說過,他最看重的榮譽是全國勞動模范。從為自己創(chuàng)造財富,到為社會創(chuàng)造財富,這才是每一位成功者最清晰的前路。

改革開放給每一個人帶來了不同的可能。這種超過以往任何時代的選擇性,顯然容易讓人陷入迷失,忘掉了自己的初心。唯有那些意志堅定的人們,才能始終恪守著初心的方向。

1980年,楊懷遠主動辭去上海海運局輪船政委的職務,回到船上擔任服務員,重新扛起那根服務乘客的扁擔。

1997年11月,楊懷遠退休,留下的是6000多首服務順口溜,40多萬字的服務經(jīng)驗,還有天南地北的乘客寫滿47根扁擔的贊譽。

17年間,企業(yè)領導和員工的收入差距不斷拉大,一線勞動者的社會地位持續(xù)下滑。面對這些,楊懷遠對于自己當年的選擇,后悔過嗎?迷茫過嗎?失落過嗎?

沒有人知道答案。但是,人們可以相信的是,35個在輪船上度過的春節(jié),1360個放棄的休息日,足以讓一顆不忘初心的心,獨自快樂滿足。

同樣經(jīng)歷過崗位轉換的,還有那位名聲顯赫的“鐵姑娘”。

1980年9月,郭鳳蓮收到昔陽縣委組織部的通知,“即日起調(diào)離大寨村,工資定為行政24級”。這一刻,她默默地哭了,默默按照組織安排來到山西晉中果樹研究所。

1991年,郭鳳蓮重新回到大寨,成為大寨村第8任黨支部書記。

第二年年底,“中國大寨羊毛衫廠”在北京舉行新聞發(fā)布會。郭鳳蓮說,經(jīng)受時代浪潮沖擊的大寨,不會忘記昨天,也不會看不到大寨的今天和明天。

這是社會轉型的時代。歡呼與喧囂,興奮與躁動,眺望與迷惘,前行與陣痛……猝不及防,驟然而至。40年恪守初心之輩,在官衙,在鄉(xiāng)野,是“居之不倦,行之以忠”,是“清心為治本,直道是身謀”,是“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無處不青山”。

1979年,33歲的邱娥國從部隊轉業(yè),成為南昌市廣外派出所的一名戶籍民警。他把100多位居民的戶口遷進南昌,卻把80歲的母親、5個兄弟和16個侄兒、侄女的戶口留在農(nóng)村。在戶籍警的崗位上,他穿街走巷的行程達到12萬公里,日復一日,風雨如常。

1983年,從海軍退役的張云泉進入江蘇省泰州市信訪局,從此把愛和同情送給上訪群眾,把恨和憤怒潑向霸道之徒。22年間,他的手指被咬得露出骨頭,他的鼻腔被拳擊到噴射鮮血,他的左眼視力更從1.5被打成0.15,但是,這位“一號接待員”卻成了泰州的青天。

1988年,44歲的孔繁森準備第二次進藏工作。告別家鄉(xiāng)的時刻,他為母親梳完頭,跪倒在地號啕大哭。他不知道這一走,快90歲的母親還能不能等到他再回來。

6年以后,孔繁森在工作途中遭遇車禍,不幸遇難。噩耗傳來,一直神志不清的母親忽然對家人說:“俺三兒回來了,快點香!”

8.6 元,這就是孔繁森給母親留下的財產(chǎn)。然而,數(shù)不清的哈達敬獻在他的靈前,堆得像潔白的雪山。

1999年,桂希恩走進河南省上蔡縣文樓村,帶走了11支試管血樣?;氐轿錆h,11支血樣中,竟然有10支被確認為艾滋病。頂住壓力,他秘密前往北京報告真實狀況。很快,中央派出艾滋病防治工作組來到文樓村,這里成為中國第一個免費治療艾滋病的村莊。

2003年4月,世界衛(wèi)生組織在北京舉行新聞發(fā)布會。官方表態(tài),“非典疫情已經(jīng)得到控制”。鐘南山直言:“什么現(xiàn)在已經(jīng)得到控制?根本就沒有控制!”SARS的真相由此揭開,這位從醫(yī)幾十年的中科院院士用講真話的勇氣,成為人們心中的英雄。

初心的力量,就這樣鼓舞著那些有志者,傳遞溫暖的善意,喚醒社會的良知。它讓中國改革開放航船上的每一個人,彼此忠誠相擁,融合你我,永遠相親相愛。

跨世紀的遷徙

1995年1月,蘇北睢寧。18歲的朱雪芹扛起鋪蓋,與家鄉(xiāng)漸行漸遠。

這一年,發(fā)源于1978年改革開放大幕初啟時的農(nóng)民工流動大潮,已經(jīng)進入到第17個年頭。這個新的社會階層的出現(xiàn),正在希冀中經(jīng)歷磨難,在嬗變中等待淬火重生。

這一年,廣東珠海一家外資企業(yè)里,韓國女老板咆哮如雷,120多位農(nóng)民工含淚跪倒一片。來自南陽的打工者孫天帥寧死不跪,在辱罵聲中丟掉了工作。

朱雪芹來到上海的11年后,中國農(nóng)民工總量達到了1.3181億人。在中國社會轉型的特殊時期,他們就像大草原上遷徙的野馬,奔向每一處哪怕只閃爍著最微弱希望之光的角落。

2005年5月15日,武漢長江五橋橋頂正在休息的農(nóng)民工?!督?jīng)濟日報》高級記者鄧維問:“參加過五座大橋建設的請舉手!”結果,他們?nèi)寂e了手

2007年3月8日,北京。人民大會堂。

正在舉行的十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宣布,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選舉中,“在農(nóng)民工比較集中的省、直轄市,應有農(nóng)民工代表”。

歷史航行的巨輪,就這樣又一次駛入一個重要的時間點。

2008年1月21日,廣東省十一屆人大一次會議舉行第三次全體會議,佛山市三水區(qū)新明珠陶瓷集團銷售員胡小燕成為全國第一個當選全國人大代表的農(nóng)民工。

5天以后,重慶市三屆人大一次會議舉行第三次全體會議,重慶建工市政第一有限公司路面處農(nóng)工班班長康厚明當選第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

再過3天,已經(jīng)從縫紉工成長為上海華日服裝有限公司工會副主席的朱雪芹,和習近平一道出現(xiàn)在上海市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64人名單中。

當朱雪芹把這個消息告訴遠在農(nóng)村老家的父母時,老人喜極而泣。

2008年3月,十一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在北京舉行。農(nóng)民工胡小燕、康厚明、朱雪芹聯(lián)袂亮相,以最高國家權力機關組成人員的身份走進人民大會堂。

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朱雪芹特意穿上了淺灰色的職業(yè)套裝。她說自己愿意用這種方式讓農(nóng)民工們知道,“知識可以改變命運”。

廣東代表團的分組討論會上,溫家寶總理聽完胡小燕的發(fā)言,忍不住對時任廣東省委書記汪洋說:“這個代表選得好,你們看她講得多慷慨激昂?!?/p>

從此,胡小燕在農(nóng)民工眼里成了更耀眼的明星,甚至有人找她索要溫家寶的電話。在北京開會的十幾天里,月收入只有3000多元的胡小燕,竟然花了1500多元錢的電話費。她說:“我感覺全世界都在看著我。”

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履職期間,朱雪芹領銜提出1份議案,先后提出14份建議。就連最苛刻的西方記者都不得不承認,讓農(nóng)民工在中國最高權力機關表達利益訴求,中國民主政治的這次偉大嘗試獲得了成功。

5年以后,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即將開幕。這一屆全國人大代表中的農(nóng)民工代表,從上一屆的3人增加到31人。朱雪芹當選連任,胡小燕成為了一名公務員,康厚明則出現(xiàn)在全國黨代會的會場。中國“草根階層”的權利保障,日顯高層次和多樣化。

沒有了胡小燕和康厚明的相伴,朱雪芹并沒有感到孤獨,因為還有30位新的農(nóng)民工代表和自己站在一起。他們每個人的身后,都是一支龐大的外來務工者大軍。

毫無疑問,利益群體多元化正在成為中國社會最重要的特征之一,不同群體利益的差別性與同一群體利益訴求的一致性,需要借助協(xié)商才能實現(xiàn)各方利益的最大公約數(shù)。

在國家最高權力機關這個平臺上,一旦農(nóng)民工全國人大代表真正成長起來,農(nóng)民工與資本博弈的天平就不會再像以往那樣傾斜,法律和決策的制定將會進一步公平和公正,中國農(nóng)民工階層的利益訴求才能得到更加直接有效的表達。

今天,胡小燕落戶佛山,康厚明落戶重慶,朱雪芹落戶上海。在人生發(fā)展的通道上,他們都完成了自己的身份轉型。在不遠的歷史轉角處,千百萬農(nóng)民工都將像胡小燕、康厚明、朱雪芹一樣落戶城市,成為中國新型產(chǎn)業(yè)工人隊伍中的一員。

中國農(nóng)民工群體從產(chǎn)生、發(fā)展到融入的歷史,就是中國改革開放和走向現(xiàn)代化的歷史。

2.8 億中國農(nóng)民工的未來,正在徐徐拉開新時代的大幕。

走向光明未來

1984年10月1日,北京,天安門廣場。

2006年5月28日,夜戰(zhàn)中的北京鳥巢工地

在80歲的鄧小平身旁,簇擁著頭發(fā)花白的老戰(zhàn)士,他們和50萬北京市民一起注視著6000名軍人和武警從眼前走過,洲際彈道導彈和新型坦克首次亮相,94架軍機在空中呼嘯飛過。當群眾游行隊伍走過天安門時,大學生們用竹竿挑起這樣一幅橫標—“小平你好!”

2013年4月28日,北京,復興門外。

這是中國工運歷史的璀璨時刻—黨和國家最高領導人第一次走進全總機關大樓。習近平總書記向會議室里的65位勞動模范揮手致意,郭鳳蓮、竇鐵成、郭明義等激情澎湃。

聽完9位勞模代表的發(fā)言,習近平充滿感情地說,人世間的美好夢想,只有通過誠實勞動才能實現(xiàn);發(fā)展中的各種難題,只有通過誠實勞動才能破解;生命里的一切輝煌,只有通過誠實勞動才能鑄就。

6個月后,中國工會十六大在北京舉行,許振超、郭明義順利當選中華全國總工會兼職副主席。中國政治的歷史格局里,中國工人階級又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來自青島港的“金牌工人”許振超,吊車司機的崗位很普通,吊裝貨物的工作很單調(diào)。

然而,機會來了。2002年4月27日晚上,裝載3400個集裝箱的地中海法米婭貨輪靠港,8臺橋吊一字排開。在許振超的指揮下,橋吊隊以339箱的出色成績,一舉打破了單船自然小時內(nèi)336箱橋吊裝卸的世界紀錄。15個月后,這一記錄再次被刷新為381箱。

另一位全總兼職副主席郭明義,同樣有著自己的人生傳奇。

1982年,郭明義復員轉業(yè),進入鞍鋼礦山公司齊大山鐵礦。他從部隊帶回來的紀念品,就是一本《雷鋒的故事》。

27米高的牙輪鉆,20米高的電鏟車,6米高的電動輪汽車,這就是采場公路管理員郭明義的工作崗位。但是,在他的抽屜里還有140多張匯款單,那是寄給180多個希望工程孩子的學費。這些年來,他累計無償獻血近6萬毫升,相當于一個正常人全身血液的十多倍。

當選全總兼職副主席后,郭明義每月4000元左右的工資沒變,每天提前2個小時上班的習慣沒變,住房依然只有60平方米,女兒結婚時沒有辦一桌酒席。

郭明義不抽煙,不喝酒,能說一口流利的英語。當然,他也會玩麻將,也會玩“斗地主”。家人聚會,他也要跟著摸上幾把。從1984年通過干部考試,他的行政級別長期不變,一直是最普通的科員。但是,付出的幸福,他自己知道,自己享受。

在許振超和郭明義成為全總兼職副主席的那一年,51歲的巨曉林還是中國中鐵電氣化局集團的一位技術員。

1979年,巨曉林高考落榜,在家務農(nóng)。8年以后,他成為工地上的一位農(nóng)民工,開始面對縱橫交錯的電桿和接觸網(wǎng),還有猶如天書的圖紙、70多本工作筆記,230多萬字的學習記錄,最終讓他成為電力接觸網(wǎng)施工的“工人專家”。

2016年1月,中國工會改革創(chuàng)新的浪潮,把54歲的巨曉林推上歷史的前臺,以農(nóng)民工身份當選全國總工會兼職副主席。其時,北京市人大會議正在舉行。豐臺區(qū)代表團的討論會場上,巨曉林被請到最中間的位置。

直到今天,巨曉林還是更習慣被稱為“巨師傅”,絲毫沒有“巨主席”的架子。作為兼職副主席,他沒有秘書,沒有司機,工資、獎金仍由企業(yè)發(fā)放,和過去一樣還是6000余元。

2018年10月,“大國工匠”高鳳林當選全總兼職副主席,他要用手里的那桿焊槍,在中國工會和技術工人之間,焊接出最緊密的連心橋。

高鳳林的“出道”時間,其實遠遠早于許振超、郭明義和巨曉林。1996年,34歲的高鳳林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3年以后,高鳳林受邀在中央電視臺《實話實說》特別節(jié)目亮相,廣被追捧。2006年,丁肇中教授主持的世界反物質(zhì)探測器項目受困低溫超導磁鐵的制造,高鳳林出手相助,難題迎刃而解。如今,他更成為中國最有名的為火箭焊接心臟的人。

40年,多少人無而有,生而死。

40年,多少事小而大,盛而衰。

40年改革開放,就這樣改變著每一個普通的中國人。我們奮斗的樣子,我們散發(fā)職業(yè)魅力的瞬間,我們閃耀人性光輝的時刻,都是這個偉大時代的印記。所有的細節(jié)匯聚起來,融合成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成為中國故事足以打動人心的情節(jié)。

2003年10月15日,長征二號火箭尾部發(fā)出巨大的轟鳴聲,總重487噸的火箭和神舟五號飛船騰空而起,中國人第一次飛向太空。有記者問:“你在太空的時候有沒有看到上帝?”楊利偉回答:“我看到了—全國人民就是我的上帝?!?/p>

毫無疑問,中國的改革開放,就是改變中國命運的“上帝之手”。

這是影響中國未來的改革時間,已經(jīng)開始,永不結束。

這是寫入中國歷史的關鍵節(jié)點,我們和我們的時代,致敬來路,再次出發(fā)。

改革時間

我們和我們的時代

人物索引

(依照文中出現(xiàn)先后排序)

吳運鐸 全國特等勞動模范(1917—1991)

戎冠秀 全國勞動模范(1896—1989)

馬恒昌 全國勞動模范(1906—1985)

張秉貴 全國勞動模范(1918—1987)

李 斌 全國勞動模范

包起帆 全國勞動模范

竇鐵成 全國勞動模范

蔣筑英 全國勞動模范(1938—1982)

鄧稼先 全國勞動模范(1924—1986)

吳大觀 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1916—2009)

柳傳志 全國勞動模范

馬永順 全國勞動模范(1914—2000)

李雙良 全國勞動模范

王有德 全國勞動模范

王順友 全國勞動模范

宗慶后 全國勞動模范

楊懷遠 全國勞動模范

郭鳳蓮 全國勞動模范

邱娥國 全國先進工作者

張云泉 全國勞動模范

孔繁森 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

感動中國人物(1944—1994)

桂希恩 全國先進工作者

鐘南山 全國先進工作者

朱雪芹 全國勞動模范

胡小燕 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

康厚明 全國勞動模范

許振超 全國勞動模范

郭明義 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

巨曉林 全國勞動模范

高鳳林 全國勞動模范

楊利偉 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