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高血壓的防控現(xiàn)狀一直不盡如人意,盡管各種科普宣教工作如火如荼,但是“低知曉率、低治療率、低控制率”的帽子仍然沒有甩掉。各大科普平臺的專家都在強調(diào)大眾應該通過積極改善生活方式來爭取保持機體自身的調(diào)節(jié)能力,如若確診為高血壓,且經(jīng)過改善生活方式后仍達不到理想血壓水平的時候,就更需要正確面對降壓治療(特別是藥物降壓)。但在醫(yī)院問診中仍然會遇到不少患者存在一些明顯錯誤的觀點,故在此梳理了幾條常見的“降壓誤區(qū)”并一一做解,大家一起來看看自己是否也犯了同樣的錯誤呢?
恰恰相反,大部分高血壓是沒有癥狀的。等到明顯感覺到身體因為高血壓產(chǎn)生了不適,情況往往不容樂觀?!盁o聲殺手”就此得名!所以大家要注重血壓測量,尤其是生活不規(guī)律、肥胖、長期過量飲酒、有高血壓家族史的人,建議至少每半年測量1次血壓。如果先前已經(jīng)檢查出高血壓,測量頻率還要更勤才行。
籠統(tǒng)地說,成人理想的血壓值為:舒張壓80毫米汞柱以下,收縮壓120毫米汞柱以下。但是只有達到一定程度才需要通過藥物降壓治療,具體標準如下:超過80歲的患者,收縮壓等于或超過150毫米汞柱和(或)舒張壓等于或超過90毫米汞柱;小于60歲的患者,收縮壓等于或超過140毫米汞柱和(或)舒張壓等于或超過90毫米汞柱;60~80歲的患者,如一般情況好,也最好使收縮壓等于或超過140毫米汞柱和(或)舒張壓等于或超過90毫米汞柱。
血壓如果只是高于正常值一點,可能通過改善生活方式就能恢復。但是對于合并糖尿病和腎病等“特殊”高血壓患者來說,較之一般高血壓患者該標準還要更嚴苛一些(降得再稍微低一點)!
按“理”是該這樣子,但現(xiàn)實是很多應該服藥的人以此作為拒絕降壓藥的理由就太牽強了。如果高血壓沒有得到及時有效地控制,就會在無聲無息中侵害健康的心、腦、腎等器官。
換言之,越早用藥控制好高血壓,也就越早將上述器官從血壓升高帶來的傷害中抽離,因此遠期預后也就越好,同時很小的用藥量就可以達到很好的治療效果,即一兩撥千斤。
醫(yī)學上那些“吃上不能?!钡乃幎嗍且驗樗幬锏囊蕾囆裕祲核庯@然不在這一行列。之所以有些高血壓患者活到老吃到老,是因為高血壓本身屬于“終身性疾病”且疾病已經(jīng)有所進展,不吃不行了。
當然也有很多早期高血壓患者對待自己的血壓非常謹慎,通過積極改善生活方式使其逐步恢復正常,最終得以減少劑量甚至階段性停藥。
不少患者服用降壓藥時會采取“見好就收”的方式——血壓降下來就停藥,血壓升上去就吃藥。這種跟著感覺走的做法看上去很機靈,實則會導致血壓始終處于波動之中,嚴重者甚至還會引發(fā)心肌梗死、腦梗死等并發(fā)癥。
當然高血壓也不是降得越低越快越好。收縮壓應當維持在110~140毫米汞柱之間,舒張壓應當維持在70~90毫米汞柱之間。凡事都要講究循序漸進,不可操之過急。太低太快可能導致腦血流灌注不足,反而會增加腦缺血的風險。
不少患者咨詢:我吃某某降壓藥一周多了,效果不是很明顯。去另外一家醫(yī)院問診,大夫給我換了一種藥,吃了半個月效果也不是太好。我是不是再換一種藥?
很多患者急于求成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頻繁換大夫、換藥實為下策。因為多數(shù)長效降壓藥需要2~4周甚至更長時間,才能充分發(fā)揮降壓效果,所以要耐心用藥,規(guī)范用藥。
與降壓有關的保健品在市面上琳瑯滿目,吃的、喝的、穿的、戴的一應俱全,打著“不用吃藥滿意降壓”的旗號在坊間流傳甚廣。效果真的這么好嗎?其實答案一目了然。
保健品畢竟不是藥品,除了安慰劑效應,很多夸大的功效根本沒有經(jīng)過科學的臨床認證。使用方法不當,非但不會治病還可能產(chǎn)生新的危險。
司空見慣如高血壓,頑固不化如高血壓。人們從認識到高血壓那天開始,就想方設法了解它和掌控它。但是到現(xiàn)在為止,放眼全世界都找不到哪種藥物或器械能夠根治高血壓。所謂的“靈丹妙藥”不過是博人眼球的噱頭,大家一定要擦亮眼睛并且到正規(guī)醫(yī)院規(guī)范診治。血壓正常對人體健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我們也越來越明確了與高血壓“和平相處”,似乎比“老死不相往來”更為現(xiàn)實可行。